小兰的心事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1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凌晨三四點钟的时候,小兰忽然醒了。
  蚊帐里一片漆黑。一声长长的火车汽笛的鸣叫从村子东面传来——它从村庄上空飘过,从水田、桑林和茶地的上空飘过,再往西,一座大山把它挡住了,它折回来——当它又一次传进小兰的耳朵,声音像被谁削走了一块,呜……这一声火车的号叫比先前的那一声要柔弱得多,听起来像是从大山深处发出来的。
  小兰认为山腰里也建了一条铁路。每次小兰提起这事,大人们都摇头否认,他们说铁路在村子的东面呢,山里没有铁路。白天小兰被大人们说服了,到了晚上,她又断定自己是对的。她想,可能是芒萁丛或者金樱子和桃金娘的枝子把铁路遮盖起来了吧。
  小兰翻了个身,她摸了摸旁边,草席子是温的,母亲不在床上。母亲去哪儿了?小兰有点儿心慌。她支起身子叫了声:“妈妈。”
  楼下的灯亮着,微弱的光线顺着木头楼梯爬上来,在将要接近楼板的地方,那缕光线像被一把刀斩断了一样,刀子把小兰眼前的世界分成了黑黄两半。
  小兰又躺下来,她想,母亲会在楼下干什么呢?这样一想,她睡不着了。
  7岁的小兰已经心事重重。有一次她半夜醒来,突然想到母亲会死,她想到有一天母亲会消失,这个世界上会再也没有母亲。天哪!她想,原来活着是这样的,原来还得面对这么一个可怕的谁也解决不了的难题。那一刻她几乎透不过气来。
  她震惊、恼怒,有一种被生活欺骗了的感觉。她每天在田野上奔跑,采覆盆子,剪马兰头,捉萤火虫。玻璃上结出霜花的时候,她就开始盼着下雪;冬雪化尽,她又等着远处的山腰变成粉色——那是桃花开了,春天又到了。
  小兰以为生活是一块填色板,那里有永远填不完的空白,她只管往里填充就行——现在她知道了,她突然想到,有一天世界上会没有母亲……恐惧、焦虑、压抑一齐朝小兰涌来,她侧过身,猛地抱住了熟睡中的母亲的手臂。
  “阿二。”母亲在楼下叫唤小兰父亲的名字。不知道是由于夜晚的空气过于浓稠,还是黑暗对声音的吸纳,明明就是楼上楼下,小兰觉得母亲的声音像是发自遥远的另一个世界。
  隔壁床上的父亲被叫醒了,他翻身起来,窸窸窣窣穿衣,提裤子,皮带的金属扣发出叮叮的声音。小兰想,糟糕,真的出事了。
  房间里又出现了小兰熟悉的味道。那是安静的冬夜里的味道:时钟嘀嗒嘀嗒走动,雪子沙沙沙飘落在瓦砾上,村头传来几声狗吠和火车的一记长鸣。那样的夜晚,小兰总觉得大伙儿离她很远,大伙儿离她的家很远,她是多么孤单啊!
  小兰竖起耳朵,她听到母亲语速飞快,正在向父亲陈述一件事情。父亲没有说话,他在“哟嗬,哟嗬”吆喝猪圈里的猪,同时还有棒子打在猪背上的声音。
  随后,父亲和母亲开始争论,紧接着大门吱嘎一声,父亲出门了,屋子里又恢复了寂静。小兰听着母亲的脚步声从房间挪到走廊,厨房的门被推开,灯吧嗒打亮,锅铲发出叮当声,铜瓢沉入水缸,碰到缸壁的时候它又咚的一下,水哗啦啦入锅,灶膛里麦秸秆噼里啪啦响起来。
  十分钟后,小兰听到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大门哐当打开,一个陌生的嗓音开始说话。
  那个人声音粗鲁,一会儿清嗓子,一会儿打哈欠。他问了一个什么问题,父亲在旁边低声回答,然后,母亲也加入他们的队伍。霎时,凳子碰撞声、锅勺落地声、脚步声乱成一团。
  小兰终于躺不住了。等她扶着楼梯边的栏杆慢慢下楼,外面的喧嚣声已经停下来。
  大门敞开着,那个声音粗鲁的家伙好像走了。屋里光线昏暗,桌子边只剩下父亲、母亲和一个平时很少来家的伯伯。
  母亲两眼红肿,看见小兰,她惊讶地问:“你怎么起来了?还早着呢,快回去睡。”
  小兰摇摇头,她踮起脚尖朝猪圈里看了看,里面的猪不见了。她在团匾里找到了四只猪腿、几刀白肉。
  伯伯在砖窑里做事,父亲请他来是为了商量猪肉的去处。
  母亲说:“昨晚就不对劲儿,半夜不放心,起来看看,已经不行了。血放得还算及时,内脏也扔了,最好的一点儿肉想必还能吃。快出栏的一头猪,总不能就这么没影儿了。”
  伯伯说:“白天我去问问,食堂总要买肉的。”
  父亲说:“你就说肉是白的,是好肉。”
  天快亮了,母亲让伯伯留下来吃早饭。她提起刀子割一块肉,小兰站在旁边,她想,现在可以尽情多割一些了。
  灶膛里的火重新点燃,肥肉吱吱冒油,屋子里香气扑鼻。母亲煮了一锅挂面,面汤红彤彤的,上面漂着青蒜叶。
  小兰哧溜哧溜地吃,她说:“面条真好吃,很久都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面条了。”这时候,她看到母亲在抹眼泪,她的心沉下来。
  到了晚上,伯伯又来了。伯伯来的时候,小兰站在门槛儿上,看到伯伯面带愧色,她的心又一下揪紧了。
  伯伯坐的还是早上那把椅子,父亲坐在他对面,母亲立在灶前,她要赶在夜深之前把团匾里的猪肉熬成猪油。父亲特意换了一只大瓦数的灯泡,屋里的光线变得像白天一样明亮,让小兰有一种过年的错觉。
  不一会儿,熬成焦黄色的油渣儿装在大海碗里端上了桌,同时端上的还有一碟酱油。伯伯和父亲沉默着,一口一口地喝着黄酒。
  母亲说:“有什么办法呢?事情已经这样了。”她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又有了笑容。不过她转身时那声轻轻的叹息,小兰还是听到了。
  小兰的心情已经不像白天那么沉重了。“一切都会过去的。”她想。这是小兰的经验。她小小年纪就已经知道,只要给点儿时间,心事也会像果实一样熟透,熟透的果实会从树上掉下来。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作为地域文化版图中的重要地标之一,“齐文化”已经日益成为解读张炜等鲁籍作家创作的重要路径。而作为一位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作家,张炜本人历年来也在反复强调自己的作品同齐文化之间的关联。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都是通过分析作品中的“神秘”、“放浪”、“胡言乱语”等等来阐述作品所受到的齐文化滋养。事实上,齐文化还有一层重要的内涵,那就是它具有“海洋文化”的特征。张炜早期的重要作品《古船》正是在这个意
期刊
有人说,一把好刀是做菜的灵魂,菜若是没切好,就很难在后续的煎炒烹炸过程中呈现完美的菜品。在庄励眼中,此言差矣,好刀固然重要,但执刀之人需具备娴熟的刀工。试问,普通人能用好屠龙刀吗?金庸先生一定会说,绝无可能!因此庄励一直认为,一口好锅,才是做菜的根本。  庄励是我们部门新来的一枚“小鲜肉”,90后,长得高大帅气,毕业没两年,从银行跳槽到了我们公司。  他确实有一口好锅,听说是托同学专门从日本高价带
期刊
天露出鱼肚白,斧子搡醒横在床尾的锤子,说:“起来!给哥买药去!钉子爱死睡,针戳屁股几个窟窿都不醒。”当地兴“子化音”,说啥舌头都带个“子”。搡了三下,锤子睁眼,问:“买啥子药?”“安眠药!”“药堂还没开门呢!”“哦,到娘屋里找一颗子!”  娘屋里门关得严实,进不去。  没找到药,斧子一宿没睡,回笼觉也睡不成了。  初三下学期,还差一个月毕业,斧子突然想起一件事,心里毛着想去做。犹豫了一晚上,一大早
期刊
老曹爱喝酒,老曹郁闷啊!  老曹是我们船上的机工长,俗称机头,负责机器设备日常维修保养,抢修突发故障。故障小,两三个小时修复的,还算好;四五个小时的,就有些吃不消了。值班人员可以替班休息,老曹不行,老曹是机工长,必须坚持在第一线。时间久了,老曹也扛不住,55岁了,油味儿闻多了还晕船。等故障排除了,老曹回到房间,浑身的油汗洗尽,已散了架,连望眼窗外是白是黑的念头都没有了。什么也吃不下,只有那一杯高度
期刊
当下的孩子们和过去的孩子们不一样了,不是同一个人类了。真的。单说一点,现在的孩子们说出的话,让人一愣一愣的,我服。反正我喜欢看他们说出的各种惊句,幽默,机智,切中要害,而且往往有一种含泪微笑的模样。我真不知道他们怎么会说出那些话。依我看,可能我有点儿倚老卖老,我都觉得他们的人生还没开始呢,或者刚刚开始,他们怎么看透结局的?这真让我困惑,但我服。我们那时候不行,傻。  说了这么一大套什么意思?这么回
期刊
一个少年在父母双亡的那一年,发誓要成为一位让世人景仰的音乐家。他在一个雨夜出走了,决定去另一个城市著名的音乐学府拜师学艺。  车站在郊外,他去车站的途中碰见一个老太婆慢吞吞地在前面走着。不一会儿,老太婆摔了一跤,少年忙跑上前把她扶起来。老太婆说:“善良的孩子,我能帮你实现一个心愿。”少年说:“你帮不了我什么,我只希望自己有一段好运气。”老太婆说:“我马上到家了,你继续朝前走,會有好运气。”  少年
期刊
都后半夜了,老金还是睡不着。窗帘留了一条缝儿,月光见缝插针,把云影钉在墙上。远远地传来火车的鸣叫。那种鸣叫,对老金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是火车司机。  那时候,火车司机不直接叫火车司机,而是被人尊称为“大车”。老金姓金,就叫“金大车”。  老金从床上坐起来抽烟,心脏有点儿难受。在一个房间休息的两个徒弟——他的副司机和司炉,都睡得呼呼的,一个咬牙,一个放屁。  老金休息的地方是大桥镇铁路公寓,天亮
期刊
老家北大街东首,最早有四间青砖瓦房,是公社设在这片的供销社。记得有三个人站柜台,主任姓詹。老家人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姓。  起初,老家人喊他詹主任。他嘻嘻哈哈地说:“屁主任,不就是个站柜台的,天天站着?喊俺老站就中。”  慢慢地,老家人见他随和,不拿架子,都喊起“老站”。  老站不是本地人,撇着一口南方口音。四十多岁,个头儿不高,微瘦,腰板总是挺得笔直,只是右手少了两根手指。不过,他左手噼里啪啦能打
期刊
西藏阿里军分区,成立于1968年4月1日,至今已经50年了。  那一年,从河南省中牟县征召了500名新战士,成为阿里军分区第一批士兵。  1969年,我入伍分配到阿里军分区卫生科,那年16岁多一点。一进营地,耳膜马上被一水的河南中牟话浸泡。卫生科负责训练我们的老卫生员,都是早一年军龄的中牟士兵。他们教会了我最初的医学知识和军人的果敢忠诚,我至今把其中的一位,亲切地称作“师父”。在奇苦的高寒征战缝隙
期刊
中午,院子里热气蒸腾,平日老爱在院子里东啄西寻的几只芦花鸡,全钻进了后院的灌木丛下,给自己刨个浅坑,摊翅伸腿地贪点儿土湿气儿,院中破碗里拌的麦麸鸡食,谁都不肯去看一眼,连最擅长窃食让人防不胜防的麻雀,也不知躲哪儿去了。半大小狗四眼,仗着被人宠爱,死皮赖脸地贴地平躺在电扇下,跟人共享凉风。电风扇有些年头了,被无法抗拒的电力催逼着,老牛拉重车般缓缓地转动着,并不时咯吱一声,像是叹气,吹出的也不是凉风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