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德育寓于美育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85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教育背景之下,立德树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教育理念,号召所有的一线教师主动投身于德育教育,全面改善学生的品德意识与心理健康。其中,音乐学科是实施美育的基本科目,可以切实丰富小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其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点,同样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小学生的情感发育与文化感悟。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在美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切实优化音乐学科的教学环境。本文将结合本校校本课程,以葫芦丝这一民间乐器教学为例,从全面整合竹文化、在葫芦丝演奏中渗透品格教育、借助师生互动优化行为规范三个角度来分析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如何在葫芦丝教学过程中整合美育与德育。
  关键词小学音乐;葫芦丝;美育;德育;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139-01
  随着我国教育部所提出的校本课程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小学音乐教学也开始全面开发乡土资源,积极构建了特色化音乐校本课程。而葫芦丝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乐器,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而且还可以为歌曲伴奏,便于小学生产生丰富的音乐体验,使其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好奇,自觉传承与创新我国传统文化,从而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思想意识与品德发展。因此,我校以葫芦丝教学为抓手开展了音乐特色校本课程教学,积极借助葫芦丝来整合美育与德育教育,全面发展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全面整合竹文化
  众所周知,葫芦丝是用竹子制成的,而竹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古人经常以竹喻人,将一些人文精神赋予到竹子身上。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在葫芦丝教学中全面整合竹文化,切实优化小学生的文化意识,便于小学生在竹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直、坚韧与宁折不弯的品德意识。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可以组织跨学科教学,不必固守音乐教学的界限。
  在葫芦丝教学中,笔者先组织小学生观察、了解了竹子的中通外直生长习性与外形特点,十分修长、挺拔,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一席重要之地,体现着虚心、气节与正义之气,也表现出了竹子不畏逆境与艰辛、宁折不弯的品格,有着君子美称。为此,笔者还整理了我国自古以来用竹子喻人的古诗词作品,详细整理了我国人民与竹子之间的密切联系。如此,小学生就可以在竹文化的熏陶下对竹子产生不同的看法,既能从美学观点去欣赏竹子的外形特点,也可自觉继承竹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而切实将德育教育融于美育之中。同时,小学生也可在竹文化的熏陶下对葫芦丝的制作、演奏产生好奇,能够以最佳的精神面貌去学习葫芦丝知识。
  二、在葫芦丝演奏中渗透品格教育
  在小学音乐课程中组织葫芦丝教学是为了丰富小学生的乐器演奏、音乐体验活动,由此作用于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健康发展。因此,小学生要认真学习葫芦丝的基本指法、演奏技巧等基础知识,认真进行葫芦丝演奏练习。在此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及时渗透品德教育,让小学生时刻接受美的熏陶与净化,同时还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踏实、努力、不畏挫折、不怕困难等品德教育。
  就如在学习葫芦丝的持法知识时,笔者就以规范的动作演示了葫芦丝的演奏指法,告诉学生手指要放松,自然垂成弧形握住葫芦丝,且指肚要放在气孔的周围,在吹奏时会产生共振。由于小学生的持法一直都不规范,所以笔者就耐心纠正,对学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是,有不少学生表达出了放弃之意,指出自己的手臂很酸,而且手指也十分僵硬,不愿意继续学习葫芦丝的持法,认为这些姿势不能帮助自己提高的葫芦丝演奏能力。对此,笔者会耐心安抚学生情绪,同时告诉学生规范的持法可以帮助学生减轻肌肉负荷,是提升学生演奏能力的基本要求,希望学生可以耐心学习,不要总是喊苦喊累,要懂得谦虚好学、不卑不亢、不骄不躁,不可因为一时的困难而轻言放弃,也不可急于求成。
  三、借助师生互动优化行为规范
  现在教育学中有研究表示,教师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最为直接、深远的群体,他们的评价、言行会成为小学生进行行为模仿、价值判断的基本依据。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在葫芦丝教学中必须要时刻铭记自己的教育职责,全面警醒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态度,尽可能传递出正能量思想,让小学生接受真、善、美的熏陶,从而自然而然地优化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促使小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
  在与小学生相处的时候,笔者会时刻保持专业的教师形象,从来不会敷衍任何一个学生。比如,在葫芦丝站姿知识教学中,笔者就一直昂首挺胸地站着,绝对不会佝偻身子,呈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另外,在葫芦丝演奏教学中,筆者也从来不会偏心,充分尊重学生,坚持公正、公平地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宽容学生不足。
  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课程中开发并实施葫芦丝教学可以切实丰富音乐活动,让小学生产生丰富的美学体验,同时也可将德育教育渗透于方方面面。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积极优化葫芦丝教学,将美育与德育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完善小学生的思想感受与品德发展,切实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尹静.以美育德以德育人——浅谈小学音乐课程的德育渗透[J].当代音乐,2017(22):49-51.
  [2]戴娜.“小葫芦,大作用”——谈小学葫芦丝课堂体验式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8(13):154-155.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当今时代契合国家教育方针的重要课程,可以向小学生传授基本的道德伦理知识与法律知识基础上,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具备高尚的德行。生活化教学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在突出课程趣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有效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学习兴趣;道德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全中國人民的思想情感更是离不开优秀的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体现一个民族甚至整个国家的价值所在,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让高中生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这对培养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提高思想素养都有极大帮助。不仅如此,优秀传统文化还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传统文化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的重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将培育学生数学能力当作教学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使用最多的是题海战术,忽视了“错题集”的应用。学生若可以有效地管理错题,在其中获取一定的学习经验,并将其应用到今后的习题练习中,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减少学生的习题数量以及学习负担。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初中数学“错题集”的整理及运用方法,为广大初中数
摘 要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是当前教育下数学教师应该关注的重点,简约课堂要保证教学过程中的简洁性,要求教师在完成计划教學目标任务的前提下,坚持简约性原则,在简短的时间内完成每节课重点部分的讲授,使得学生可以有清晰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现有的实践表明,简约课堂教学可以缩短教师教学时间,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主要以实际案例出发
摘 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或许有人会说:我见有些孩子很早就偷东西呀。其实孩子不同年龄的“偷”有不同的情况。孩子的心灵是一片广袤的土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则是播种培育的过程。如果家长种下邪恶,孩子就会滋长邪恶,泯灭良知;如果家长培植仁爱,孩子就会尊重仁爱、同情宽容。  关键词物品所有权;家园共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A,C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08-0031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归纳、总结、思考等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大有助益。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体现状来看,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特别是在创新方面。基于此,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创新角度入手,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与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创新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学以致用”是每一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从小学数学教学开始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原理、理论和概念,还能培养学生洞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因此本文分析应用意识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的有效措施,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意识;小学;数学教学;重要性;学以
摘 要数学在学校教育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氛围枯燥沉闷,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很难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数学知识,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并没有自己的思考,解题时也很难灵活使用知识点,这些都导致了学生讨厌数学、甚至放弃数学。真正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的天地,教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自由、愉悦的课堂环境,为发展学生的能力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
摘要文章对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开展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索,在教学中围绕三个维度进行了尝试:利用文章脉络,培养学生分析性思维倾向;设开放性推理判断,培养学生认知的成熟度;恰当课外补充,激发学生求知思维倾向。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3-0188-02  批判性思维是建立在良好判断基础上,使用恰当的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质量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以此可见课堂教材的重要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教师对课堂教材的理解比较局限,大部分教师对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不够充分,仅仅只限于一些课堂内容,使教学质量不能得到提升。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要不断学习课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这些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效率。下面本文就以初中生物教材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