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政治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开动脑筋,创新设计,革新方法,不断探索,势必可以冲击学生疲惫的神经,重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上好政治课堂教学最后一环节,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克服虎头蛇尾现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 效率 最后一环节
  教学工作是一项服务于学生的工作,如果能在每节课的最后一环节采取非凡的措施来使服务增值,那教学成效势必非同一般。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指向集中于某一对象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就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7-10岁儿童连续注意约在20分钟,10-12岁约在25分钟,中学生大约在35至40分钟。对于每天连续上8节课的中学生来说,这种长期的听课,注意力已无法集中了,身心疲惫不堪。如遇到他们感兴趣的科目还好些,如果遇到不喜欢的科目,那效果就更是寥寥了。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开动脑筋,创新设计,革新方法,不断探索,势必可以冲击学生疲惫的神经,重新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开拓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如何上好政治课堂教学最后一环节,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克服虎头蛇尾现象,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人在政治课堂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和各位同仁一起探讨商榷。
  一、归纳知识框架法
  这种方法是运用提纲或图表把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总结新学知识,又注意点面结合,既能突出重点,又有利于学生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当然,归纳是学习的较高层次。教师不仅要归纳出这节课的要点,更要使学生感觉出自己是如何进行逻辑归纳的。渐渐地在后来的课中,即可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一二三。让学生归纳、总结既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可当堂检测学生的听课效果,真正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学以致用。
  二.、时政要闻落实重点法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指出“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必须与生活相联系,甚至必须与生活打成一片。”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也不能脱离现实的生活,教师应该将抽象的理论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发生的身边的时事新闻事件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最后一环节应充分利用好新闻资源,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理论的认识与理解。比如在上《国际关系的决性定因素:国家利益》时,在最后的几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材料利比亚战局,播放各国对利比亚的态度及其背景原因。如法国和英国的基本态度是,在卡扎非政府不停火的情况下,盟国对其须实行更有力的军事打击。英法两国指责北约对利比亚的军事干预强度不够,要求扩大打击程度。德国外长再次反驳盟国对本国在安理会投弃权票的批评,指出德国不是为了和这件事摆脱关系,也不会将自己隔绝于国际问题之外,只是不能参与对利比亚的军事打击行动,但愿意以其它方式协助北约。中国、俄罗斯否决了联合国安理会涉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在利比亚问题上各国态度不一,原因何在?结合背景材料学生思考回答。在课堂教学最后一环节落实巩固了重点: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国家间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时政要闻落实重点法能在整个教学环节中起到最后的点睛之笔。
  三、比较识记法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识记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辨别记忆对象,抓住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记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将本节课讲授的不同概念规律或新知识与具有可比性的旧知识采用叙述、列表等方法加以对比。以此帮助学生加速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开拓思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这种方式的结尾,一般用于表达形式非常相近、知识结构十分相似或学生常易混淆的概念、原理的内容。比如学完《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后,学生对民主监督的四种渠道,和前面所学的民主决策的四种方式经常混淆。在刚刚接受新知识后,比较与旧知识的不同点,由于新知识的印象深刻,故有省时且收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的教学结尾时,占用一点时间采用比较式的分析则可使学生准确地区分相关知识,加深对民主监督的四种渠道的理解,从而有效地避免这种知识的负迁移现象。
  四、知识拓展和延伸法
  新课标的实行最大的特点是增加了许多旧教材所没有的综合探究活动,作为一线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 ,实践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让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比如在授课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利用最后10分钟拓展和延伸知识。用多媒体展示材料: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种带有时代文化色彩的语言——网络语言,正悄悄的出现在生活中,并被年轻人所热情演绎着。诸如“886” “7456”“菜鸟”“粉丝”“凉粉”“玉米”“美眉”等等。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网络语言。学生分组讨论,思维大碰撞,,各抒己见后教师将知识予以提升:网络语言曾经让家长和老师们很头痛,因为他们常常对孩子随口嘣出的“语言”而不知其所云,我们不能去追捧这些时髦的网络语言,但也没必要过份去排斥,因为它同时也反映了汉字的内涵总是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着。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两点:一是旗帜与方向问题。二是改革问题。A、旗帜与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发展中华文化的根本准则;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一点不能动摇。B、文化改革——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党和国家也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正是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单位注入了生机活力,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也极大丰富了文化市场,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中华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正书写新的篇章。在争辩和老师的讲解中,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和延伸,爱国主义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五、设疑过渡法
  所谓设疑,就是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有意设置障碍,制造疑惑,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学习,进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从现代思维科学的角度看,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生疑(设疑)释疑再生疑的过程。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小疑则小有收获,大疑则大有收获。教师在课堂教学最后一环节要“无中生有”“投石激浪”, “精心设疑,巧布疑阵,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唤发学生学习兴趣,追问下一个是什么,下一个为什么。比如在上《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最后,设疑:今天我们懂得了价格为什么会波动,原因有两个:一是供求影响价格,二是价值决定价格。大家想一想,价格的波动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课后聚焦某一商品(比如鸡蛋或猪肉等等)了解它的过去一段时间的价格,现在的价格,分析它为什么会波动,并思考它的变动对你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你是生产者,你会怎么办?在新知识生长处设疑,较好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自觉参与教学的过程,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要上好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对老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个教学过程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安排,留够一定的时间做一个好的结尾,让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要有概括性、启发性、拓展性和延续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公式可循。政治课堂教学最后一环节也是如此,其方法远不止上述几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知常,又要晓变,因材施教,用自己的心血设计出具有特色富于实效的结尾方式。
  参考文献:
  1、《改变传统政治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作者:吴向华
  2、《让“收官之作”为教学添彩——浅谈政治课堂的结尾艺术》作者:骆利群
  
其他文献
实验教学在物理学科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搞好实验教学,是大多数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以我校学生情况分析,我认为农村中学搞实验教学应有所不同,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拥有自己的硬件设施,但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如:缺少一般实验材料,气候影响,学生的不同等等,决定了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应有自己的特点,应从实际出发,有效地在农村学校中实施物理实验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往往因病致残,因残致贫,因此就业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在就业方式、就业质量、就业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2012年8月,国务院六部委(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保监会)联合发文《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全国范围内政府购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的序幕。它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社会保障服务领域的有益探索,是运用保险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有力举措。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施行三年来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的态势并存,总结现有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服务于推进政策全面落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改革 问题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按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
【摘要】 “小组合作”这一教学行为运用的频率不断提高,但透过这些“轰轰烈烈”的表面现象,我们会发现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肤浅与浮躁。本文着重对语文课中的无效讨论作归因分析,并通过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作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小组合作 有效性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这部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一直主导着新课改的进程,并一度成为
关键词:体验科学 认识事物的平台  一直以来,科学课以其贴近生活,可操作性强而受到欢迎。作为一位科学教师,我也一直引以为豪,但我也常感觉到大部分学生在实验躁动以后的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实验可能只是一场show,看过了也就见识过了,至于结论,早有前人总结出来,解题正如做数学题一般枯燥无味。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真正趣味所在,以使他们能对科学课保持恒久的兴趣,并能主动探索科学问题呢?这正是科学课急
美术学和其他的学科有所不同,其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造水平以及创新能力.在美术课堂上,学生不仅可以学到很多绘画的技巧,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与文化内涵.新课程标准
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可见让学生学会自觉地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谈谈自己的拙见。  1.在备课中体现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
杜郎口中学在教改中制定了量化指标:课堂气氛要热烈,学生敢说、敢上黑板、敢下桌讨论.课堂的本质在“学”而不在“讲”,要把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学.讲也是学的一种方式,但不能
在语文活动中,如何渗透德育素质培养,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我们本着“既教书又育人”的意识和“让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感,促使自己去发现,去总结各种方式方法,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