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ER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组合作”这一教学行为运用的频率不断提高,但透过这些“轰轰烈烈”的表面现象,我们会发现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肤浅与浮躁。本文着重对语文课中的无效讨论作归因分析,并通过教学实践,对“小组合作”的有效性作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 小组合作 有效性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这部分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一直主导着新课改的进程,并一度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词。特别在语文课堂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室里三五成群,热闹非凡,小组合作开展的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但透过这“繁华”的表面,不难发现这种外表光鲜“小组合作”,与新课改理念的貌合神离,显得那么的肤浅与乏力:没有观点的交锋,也没有视野的拓展,更谈不上思维的碰撞,形不成结论的统一。最后成为少数精英分子的对话和教师的“一言堂”,大部分学生成了看客,或充当摆设,空耗宝贵的时间。其结果优劣没有互补,反而加剧了两极分化。这种说法虽有危言耸听之嫌,但浮躁虚华的事实却不容质疑。
  难道“小组合作”境遇只能如此尴尬?对此,本人学习了有关小组合作的教学理论,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结合教学实践,作了探究性的尝试。
  一、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失效的原因剖析。
  小组合作是指学生同伴在学习小组内交流互动的一种学习方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语文学习中,同伴互助十分必要。所有学生围绕着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各种思想观点相互印证补充,相互碰撞启发,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就“说者”而言,将自己的观点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对自己言语能力的锻炼和印证;就“听者”而言,听取同伴的想法,可以丰富自己的认识,便于形成新的思路、新的观点。从这一层面来说,无论听和说,均能从中受益,这就是“结伴效应”。“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方式运用得好,对于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小组合作”本应该是行之有效的,为什么在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呢?那是实施过程出了问题。纵观“小组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其一、供讨论的问题不切合学生实际。有些问题太偏太难,学生无法讨论,如:“为什么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这样的问题凭着中学生的认知水平难以作答,课堂讨论势必冷场。有些问题过于浅显,无需讨论。如:“《苏州园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本段有哪些通假字?”学生只要依据原有的知识储备就能筛选出来,并且答案基本是唯一的,这样的讨论完全是浪费时间。
  其二、小组合作前没有组织分工,也没有明确要求。课堂上,一抛出问题,便让学生4人一组围坐起来讨论。于是乎,少数尖子学生发言时,而顽皮学生则趁机尽情聊天了。学生们各说各的,以为说过了就算是参与了讨论。教师则不去了解是不是每位学生都参与了讨论,是怎么讨论的,讨论中有多少次激烈的思想交锋。这样的讨论效率之低可想而知。
  其三、时间仓促,所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的教师在情景导入后就接连抛出四五个问题,立即让学生讨论。由于学生对这些问题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前理解”,讨论时难以产生观点的交锋,难以撞出智慧的火花。讨论时,学生还没有充分发挥,又草草收场,讨论只停留在表面上。
  其四、教师的作用发挥不佳。学生分组讨论时,有的教师只是漫无目的地在教室转悠,有的则站在讲台上袖手旁观,有的教师虽然介入了学生的讨论,但只是给学生答疑,没有顺着学生的思路将问题引向深入,这样的介入,说得重一点是剥夺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剥夺了学生尝试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效果适得其反。
  其五、汇报讨论结果,往往只是部分精英学生自说自话,没能代表全组意见;或者,讨论后学生的回答仍然是言不由衷,只好再由教师抖出“包袱”。耗费了那么长时间组织讨论,最终仍然不能形成有价值的结论,空耗了众多学生的宝贵时间。
  但是,笔者始终坚信,只要操作得好,“小组合作”一定是有效的,并且是高效的。
  二、实践与反思:有效“小组合作”的新尝试
  针对“小组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笔者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语文课中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作了大胆的尝试。下面是以初中语文课《济南的冬天》的教学为例,紧紧围绕着“小组合作”展开的语文课堂教学新尝试。
  1. 课前准备
  为使“小组合作”有序实施,课前先作好分组、分工等工作。根据本班实际,以4人为单位组织讨论小组。然后进行角色分工,角色包括:主持人、书记员、质疑者、发言人。各角色明确分工,各司其责,轮流承担。
  2.问题设计
  问题质量的高低,是能否有效组织“小组合作”的关键。富有技巧的提问能够诱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发展创新,能给学生指明清晰的思路,并诱导学生按照这一思路,自然地深入到课文中去。本节课,根据文本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本班学生实际,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供学生讨论:
  ① 济南的冬天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呢?
  ② 整体表述和局部描写中,你最欣赏的地方在哪里?请说出欣赏的理由。
  ③ 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
  3.明确要求
  “不以规矩,无成方圆。”为使讨论有序、高效,在学生讨论之前,提出以下几点要求:
  ①独立思考5分钟,并把主要观点写在课堂笔记本上。
  ②讨论时不得随便离开座位,不讲与讨论内容无关的话。
  ③组内发言时,要清楚表达,不重复他人观点;要控制音量,既让组内同学听清楚,又不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④要学会倾听。不得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要努力记住别人发言的要点(可适当做些笔记),并适当借鉴吸收。
  ⑤要善于提出不同看法,大胆质疑。
  4.教师介入
   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以同伴的身份,介入学生的讨论。如第一组同学讨论到“作者是如何写的”这一问题时卡壳了,教师就适当地加以引导:这是作者通过对冬天的北平、伦敦、热带的天气特点与济南的天气特点相对比,以此烘托出济南的冬天响亮、温情的特点。第三组同学讨论到“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南’与‘冬天’位置互换”这一问题时,众说纷纭,争执不下,教师就适时地进行点拨:《济南的冬天》因“冬天”为中心词,见此马上会生冬天之感:朔风扑面,大雪纷飞,厚雪冰棱,无一不透出一股袭人的寒气。可读过全文,响晴取代了暗晦,寒冷被温暖替换,作者在结尾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特有的温情,确实胜人一筹 ;第五组同学讨论到“修辞手法的运用”时,得出的结论过于肤浅,教师则适时追问:文章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在整体表述上收到了什么效果?而在局部的描写上又收到了什么效果?如用“好像日本看护妇”比喻小山矮松顶着白雪,用“地毯上的小团花”比喻“小灰色树影”;用“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比喻“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些写到底有什么效果?然后再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的理解就深刻得多了。
   5.汇报讨论结果
  各小组发言人将组内讨论所形成的共识或主要分歧意见作小结疏理,代表整个小组作中心发言。如第一个问题,第一小组的一位学生代表全组发了言:我认为作者心中充满了感激,因为济南的冬天给了他与北平和伦敦不同的、特别温柔的感受。教师则鼓励其他同学提出质疑与辩解。另一同学说:我认为作者怀着喜悦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在济南这么温柔的地方过冬,作者自然是很喜悦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同学都相继提出自己的见解,还有的学生提到:作者是怀着怀念、依恋的心情来写这篇文章的,作者肯定是想念济南了。此时,教师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出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供学生参考,如:“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浓浓的真情,浓浓的爱。
  三、分析与跟进:“小组合作”的有效策略
   针对“小组合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亲身体验,笔者觉得要使“小组合作”这一形式在语文教学实际中真正发挥足有成效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是确保“小组合作”有效性的关键
  供学生讨论的问题既不应该是学生稍加思考就能给出唯一答案的,也不应该是远离学生生活、漫无边际、无从下手的。高质量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击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有效开启学生的思维。这类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开放性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是多元的,需要学生通过互相启发来拓展思路方可作答。许多文学作品的教学,都可以通过设计几个开放的问题引发学生讨论,如纪伯伦的《浪之歌》中,作者到底寄托了怎样的情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深层地解读文本。
  ⑵聚焦性问题。这类问题往往凝聚了整个文本的主要信息,对于解读文本而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需要学生通过反复推敲才能准确把握。如教学《老王》这篇文章,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聚焦性问题”:作者最后为什么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个问题实际上包含了好多子问题:一是,“不幸者”显然指老王,那么,老王的“不幸”主要表现在哪里?这么多不幸之中,什么是最大的不幸?二是,“幸运的人”显然指的是作者本人,作者真的很幸运吗?(不)那么她为什么觉得自己幸运呢?三是,作者及其家人对老王不好吗?(很好)那么为何对老王还心怀愧怍呢?像这样的问题,有必要组织“小组合作”,而且是非“讨论”无以彻底解决。
  ⑶集体性作业。这类作业光凭学生个人,在有限的课堂内不足以完成,需要进行分工协作才能完成的,有必要分小组实施。
  此外,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高质量的问题。问题来自于学生,又交还给全体学生来讨论,学生兴趣更浓,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任务驱动”是推进有效讨论的原动力
  有些“小组合作”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不高,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任务驱动”,即没有责任到人,教师又无暇顾及每一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有些学生就可以从中偷懒,趁机闲聊。
  要有效实施“任务驱动”,首先要明确分工,让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一定的角色。4人小组,可以设置主持人、书记员、质疑者、发言人;6人小组,可以再加上观察员、检查员这两个角色,“观察员”主要负责对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作评价,对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提建议;“检查员”主要负责督促小组成员遵守小组合作规则,并即使纠正违规行为。每个角色各司其责,轮流承担。除此之外,还要求每位同学都必须在主持人的统一领导下,按一定顺序轮流回答问题,人人都要谈出自己的观点,都要参与争论。责任到人,“小组合作”才有效果。
  3、独立思考,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前提
   讨论前,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是十分必要的“前理解”。切不可一抛出问题马上分组讨论,学生个体没有自己的大致看法,讨论交流势必流于肤浅。只有让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再参与小组合作,才能迅速地从其他同学的发言中获取相关信息,与自己原有的认识相碰撞,进而构建新的思想。能够在观点的碰撞中激活大家的思维,这样的“小组合作”才是真正有效的。
   4、强化交流技能的学习,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基础
  对于“小组合作”而言,强化交流技能的学习与操练,十分必要。由于没有组织交流技能的学习与操练,课堂上一开放,就乱成一团麻,教学效果则大打折扣。
  杭州大学教育系的陈燕博士在《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一文中,将交流技能分解为“听取”、“求助”、“反思”、“自控”、“帮助”、“支持”、 “说明”、“建议”、“协调”等十项技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逐一落实到位。只有这样,学生具备了比较强的交流技能,养成了良好的交流习惯,才能确保“小组合作”的有效实施。
   5、教师适时介入,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保证
  学生“小组合作”,不等于教师“全线退隐”。课堂讨论中,教师“不作为”,让学生放任自流,这样的“小组合作”注定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适时介入”。
  教师到底何时介入、怎样介入比较合适呢?根据笔者的经验,学生“前理解”卡壳时,教师要及时介入,巧妙点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同伴”角色介入,或对其他同学的观点提出质疑,或故意摆出不成熟的观点,以引发学生的深入探讨;学生讨论初步形成结论时,教师则以“平等中的首席”的身份介入,列举出多种看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维。
  总之,只要深入研究,大胆实践,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一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坦:《合作学习——原理与策略》,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2. 王坦:《合作学习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陈燕:《合作学习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
  4.乔治•雅各布斯等:《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能》
  5.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9.
   6.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 要:围绕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研究进行阐述,逐一探讨了合理创设教学情景、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等情景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情景教学法   小学语文学科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对小学生正确价值思想观念的养成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创新教学手段,制定适合学生的发展
本文结合作者本身及本校具体情况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描述,并结合当前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实际,得出教育科学研究和自主课题研究是两个有效的途径的结论.
学生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其对新鲜的事物能够保持较强烈的兴趣。运用声音、图像和视频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我的课堂中,我发现计算机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可以重现各种运动过程,更有利于我们探究某些结论,好多数学规律在电脑的演示下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摘 要:针对山区生态林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林业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短缺、育林规划不科学等,进行综合有效的分析,并详细介绍大力发展山区生态林业的重要性,提出山区林业发展问题解决对策,如完善山区生态林业法律法规、适当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提升育林规划方案的科学性等,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帮助。  关键词:山区生态林业;发展问题;解决途径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
启发式教学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在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  依据巴甫洛夫的观点,学习需要这种心理状态起源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客观要求,其原始形式乃
高校本科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非常密切的一种教育类型,分析其专业设置是否与区域产业结构相适应,关系着高等教育是否充分发挥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同时关系着高等
实验教学在物理学科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搞好实验教学,是大多数物理教师研究的课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以我校学生情况分析,我认为农村中学搞实验教学应有所不同,应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拥有自己的硬件设施,但由于具体情况不同;如:缺少一般实验材料,气候影响,学生的不同等等,决定了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应有自己的特点,应从实际出发,有效地在农村学校中实施物理实验
就业是民生之本,残疾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往往因病致残,因残致贫,因此就业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与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在就业方式、就业质量、就业率等方面都处于劣势
2012年8月,国务院六部委(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保监会)联合发文《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拉开了全国范围内政府购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服务的序幕。它是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社会保障服务领域的有益探索,是运用保险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有力举措。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施行三年来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的态势并存,总结现有经验,破解发展难题,服务于推进政策全面落
[摘要]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论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 教学改革 问题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按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