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队员的个性化与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校本化

来源 :少先队活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ao0714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理念的确立,改变课程观念,结合学校实际,加快少先队教育的变革,融入和推动课程改革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少先队工作者的责任。
  少先队活动校本课程亦因校而异,以其多样化和很强的自主性、本土性、针对性满足队员的需求和兴趣,对学校课改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要实现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校本化,需要落实三个关键。
  一、更新观念 找准定位 转变角色
  如果我们在活动的设计、组织和评价的过程中能够真正体现以队员为主体,问需于童,问计于童,我坚信我们不但能设计出受队员喜爱的活动,而且能够让队员对活动的意义入脑入心。因此,作为辅导员应该做到正确定位,做队员成长的引导者,队员活动的指导者、合作者、帮助者、促进者,做到眼中有队员、手中有队员、心中有队员。
  眼中有队员——辅导员要做伯乐,尊重队员,做队员的亲密朋友和引导者。要学会发现每位队员的长处,同时关注不同年龄队员心理的差异和特点,要在活动设计和目标的制定上体现层次性、差异性,要让每位队员都能在队活动中找到自己生命中的闪光点。
  手中有队员——学会倾听,把舞台让给队员,让队员参与活动设计,做一个指导者、合作者。运用少先队自动化的理念,在少先队活动课程的设计与活动的前期准备中发挥队员的自主能动性,以队员为主体,让队员参与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活动环节的设计,避免包办代替,既减轻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也使队员在参与备课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教师要不断的换位思考,以儿童的视角看世界,理解孩子的思维方式,才能设计出受队员喜爱的队活动。
  心中有队员——队活动的开展要不断创新,避免机械、重复,做一个关怀者和促进者。例如,今年我们在全校进行了队活动满意度调查,队员们普遍反映学校的升旗仪式过程和形式上缺乏新意,老师的讲话内容有时没有兼顾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缺乏吸引力。针对队员们的反映,我们及时调整了升旗仪式的活动内容,由原来的老师主讲到队员广泛参与,根据不同的主题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受到了队员欢迎。
  二、优化活动 注入内涵 加强体验
  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优化活动形式,注入活动内涵,加强实践体验,提升育人品质,是开展队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增强活动的丰富性
  儿童有共同的活动兴趣爱好又有各自独特的倾向。个性的独特性在共同活动中逐步显露、发展、加强、积累并转化为一定的特长。结合学校艺术办学特色,学校少先队着力于通过艺术活动来提高队员的修养,开发队员的智慧和潜能,促进队员人格素养的和谐发展。我们的做法是:1.构建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艺术校本课程,如《少儿中国画》探索将中国传统绘画技巧与南翔的乡土文化以及少先队活动题材掠影相结合捕捉生活中的美。2.依托学校艺术社团的建设,鼓励队员自治管理、团结合作、携手并进,学校现有铜管乐和爵士乐、中国画、戏剧、舞蹈、摄影、古镇探秘等社团31个,参与队员为总数的67.8%。3.是积极开展校园艺术活动,营造浓郁的校园艺术文化,每年的校园达人秀、小小书画家、我是单词王等活动,让队员在表演、欣赏、竞技中学会展现自我,包容悦纳。
  拓展活动的自主选择性
  自主自愿是少先队活动最基本的特点。为了使队员愿参与、自主自动地参与活动过程,结合快乐活动日活动,我校有效地开发利用教师资源为队员开设丰富多彩的快乐活动日校本课程,如我校音乐教师陆华琼老师爱好编织而且手艺精湛,学校便利用陆老师这一特长为对编织有爱好的学生开设了手工编织课;副校长蔡朝贵老师根据自己对魔术喜爱研究为一年级的小朋友们开设了魔术妙妙手探究课;物理老师黄博文喜爱电玩、机器人,学校便根据黄老师的特长为喜爱机器人的小朋友们成立了机器人社团。目前,学校已经为队员们开出了100多门校级特色课程供队员自主选择。
  加强活动的实践体验性
  实践性,是少先队教育的基本属性。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将队员自身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使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队员的自我因素融为一体是少先队体验教育的育人优势。我们结合南翔的地域特点和乡土文化开发了“爱家乡、知荣辱”体验教育校本课程。由社会学科老师、探究课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带领队员开展南翔古镇探密五个一活动。即:看一看家乡的古迹、品一品家乡饮食、寻一寻古代的先贤、访一访当代的名人、赞一赞家乡的变化为探究内容,以队员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队员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探索、了解南翔的乡土文化及其形成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促进队员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深化活动的探究性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学的过程》一书中指出:“学习者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于独特的个人特色的知识。”怀着好奇心来探索自然和社会,包括自我的奥秘,是队员们参与少先队活动的内驱力。结合学校探究性活动课程,我们在“爱家乡、知荣辱”社会实践课程的实施中采取了探究性活动的形式,在课程设置上我们采取了小课题探究、角色体验、情景扮演、学科融合、成果展示等多种形式,有效地转变了队员的学习方式,提升了队员的学习力。
  三、关注过程 多元评价 激励成功
  新课改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的理念、方法及实施的过程中,关注对评价主体的激励作用,促进其成长发展,少先队雏鹰奖章的多元评价模式为学校评价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注活动的过程性,实现动态的、全面的评价
  少先队活动评价指标的确立既要全面考虑队员参与活动的过程,更要关注队员在活动过程中的创新能力和个人发展。例如我们在七年级爱国立志章评价指标当中将收集资料、交流合作、创新能力、成果展示等四个方面作为评价指标,全面评定队员的争章过程,体现了对队员参与活动动态的、全面的评价。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发现每个队员的闪光点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使队员得到全面充分评价的保障。例如,我校七色花礼仪队员的评选,我们通过设立好孩子章、小能手章、我最棒章、我能行章等一系列充满童趣、贴近队员生活的校本特色奖章对队员进行评价,在队员的《七色花开伴我成长》评价手册上我们采用了队员自评、小组互评、辅导员、任课教师、家长综合评价,激励孩子们勇敢地迈出成长的每一步,让每个并不完美的孩子,找到自己生命的闪光点。
  探索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激励队员不断成长
  评价方法的多样性使队员的个性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彰显。为充分考虑到队员的个性差异,使队员得到适切的评价,我们采用通过填写成长手册、交流汇报、颁发奖章、向家长发放小喜报、晒成长日记、校园梦想秀展示等多种形式帮助队员来回顾自己的活动过程,展示队员在活动中所取得的收获,对队员在活动中的总体表现进行总结,对活动中的突出事例和个人利用多种媒介进行表扬和肯定,以各种方式激励队员不断成长。
  总之,少先队活动课程的校本化以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因校而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本土性,对满足队员的个性需求,促进队员全面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他文献
儿童诗教学应立足于文本,读与悟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表达,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在儿童诗《秋天》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努力使
人人皆可能成为诗人,只要善于体验和把握诗人的情感,善于捕捉思维的灵感,能用恰当的语言形式将诗心表现出来,你就是一位诗人。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诗歌欣赏与写作实践,激发学生
作为苏州传统文化、非物质遗传的代表,昆曲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昆曲就已经走入校园,笔者所在学校也因此成为“京昆进课堂”的试点学校,在这20余年间,昆曲已经成为学校少先队员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这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传承,就要把昆曲与学校的少先队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昆曲艺术结合在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中,以少先队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知晓昆曲的
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是主要学习目标。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偏小,人生阅历不够,词汇积累不多,语文能力不强等缺陷,每次面对作文都非常头痛,不知
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建筑业在发展上前途无量,各种的建筑企业纷纷兴起,但是一个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需要有核心的科技,因为建筑的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
以上汽青岛清洁能源客车建设项目边坡为例,对锚定板墙支护体系进行改进,使单级锚定板墙支护体系满足18 m高回填土边坡的支护需求。设计中采用高强度预应力锚索作为拉杆,在各
近年来,小学教育逐渐摆脱陈旧的授课模式,开始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小学生迅速领悟所学知识,增强学习积极性。在新课改制度下,学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进入轨道交通建设的高峰期,地下空间与地铁车站的整合需求突显。本文重点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不同的地下空间与地铁站结合方式。主要有地铁车站设计预留地下空间开发、
当前,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关注语文教学的文体意识。而对寓言这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重要文体进行专题研究,顺应时代要求,也便于反思推进。针对听课过程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中国稻米》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等单位协办的全国性水稻科学技术期刊。设有“专论与研究”、“品种与技术”、“各地稻米”,“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