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10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soft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体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5年9月收住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中,对感染患儿的痰液、血液、眼分泌物、脐部分泌物、皮肤脓疱液等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分析检出的多重耐药菌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此期间共收治新生儿3346例,检出多重耐药菌102株,其中大肠埃希氏菌ESBL(+)为主要的多重耐药菌(65.56%),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ESBL(+)(18.62%),再次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4.7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多重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耐药菌株对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莫匹罗星及部分氨基糖甙类耐药率低。结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本地区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
  【关键词】多重耐药菌;病原菌;耐药性;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31-02
  多重耐药菌是指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其定义为一种微生物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而不是同一类三种。近年来,由于提高了对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认识,发现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增加的趋势,为了进一步探讨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现将我院近几年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回顾分析2011年9月-2015年 9月我院 新生儿科收治病例3346例中 ,感染标本细菌培养检出多重耐药菌株的10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多重耐药菌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2011年卫生部颁布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性的细菌。
  (二)方法
  1、标本来源:包括痰液、眼分泌物、脐部分泌物、血、皮肤感染部位的脓疱液。
  2、方法:所有标本均在在使用抗生素治疗之前留取。血培养以同时在两个部位采血,结果均为同一菌株作血培养的阳性标准。痰液由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吸取。其他送检标本均经局部严格消毒后留取。
  二、结果
  (一)一般情况:共收治新生儿3346例,细菌培养检出多重耐药菌102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为:3.04%,其中男64例,女38例。入院时诊断:新生儿肺炎68例,新生儿结膜炎14例,脐炎12例,新生儿脓疱病7例,败血症1例。多重耐药菌感染中,新生儿肺炎占首位(66.67%)。见表1
  (二)病原菌感染部位以肺部占首位,其次为眼部、脐部、皮肤和血液。病原菌分布情况:在培养出的多重耐药菌中,大肠埃希氏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奇异变形杆菌。见表2
  (三)耐药性分析:(1)、本地区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ESBL(+)(包括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为主,对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耐药率较高,對添加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2)、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头孢菌素类的耐药率较高,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未发现耐药菌株。
  讨论
  我科近4年来住院病人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在3.04%,其中大部分病原体来源于痰液、眼分泌物和脐部分泌物,由于本地区为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卫生文化水平不高,卫生习惯差,加之不规范的使用抗生素,青霉素类、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孕妇及新生儿感染中使用频率较高,导致耐药性增加。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越来越突出,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给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及院内感染的防范带来极大的挑战。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中主要致病菌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肺炎亚种,对添加了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性较低,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
  本地区新生儿肺部感染重的患儿可首选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过程中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合理选用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部是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主要发生部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耐药性可导致患儿的住院时间长,住院费用增加,病死率升高。首先要加强对产ESBL(+)细菌的检测,根据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同时要加强隔离和消毒,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其次,要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卫生宣教,尽可能地降低新生儿多重耐药菌感染率。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试行).中华医学杂志,2001,81:414-320。
  [3]李耘 ,李家泰.ESBLs在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中的检出率及耐药性比较.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151-158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控制性降压诱导的缺血缺氧脑损伤Caspase-3表达及凋亡程度。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正常组(Ⅰ组),控制性降压组(Ⅱ组,平均动脉压降至基础值的45%组),乌司他丁降压前给药组(Ⅲ组,控制性降压前30min静注乌司他丁10*104IU/kg),乌司他丁降压后给药组(Ⅳ组,控制性降压开始后30min静注乌司他丁10*104IU/kg),乌司他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心电监
期刊
【摘要】肝胆与心在经络、情志、气血等生理方面关系密切,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因肝胆情志失调所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本文从和法、清法、消法、温法、补法总结了从肝胆论治冠心病的一些治法方药,同时强调胆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希望为冠心病的临证治疗提供一些理论及临床依据。  【关键词】冠心病;肝胆;综述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
期刊
【摘要】目的 调查低龄产妇妊娠结局现状,对其现有的妊娠期间的管理方式做简要的探讨。方法 收集105例在我院妊娠的低龄产妇的分娩情况,调查其对现有的妊娠期管理的满意度和妊娠末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低龄产妇正常分娩率为65.7%,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率为34.4%,前三种分别为早产、低体重出生和自然流产。低龄产妇在妊娠期间对管理的照护环境、知识培训和支持期望三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55.1%、73.2%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行PICC 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 年2 月~2015年10 月乳腺癌患者28 例,治疗方法均为术后化疗行PICC。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14 例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患者14 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化疗;PICC;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固定与否对术后引流总量、带管天数、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6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131例术后第二天起用绷带将患肢上臂捆绑于躯干,131例术后不予固定上肢,仅口头叮嘱患者限制上肢活动。结果:捆绑组和对照组引流总量、带管时间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捆绑患肢上臂能有效减少引流总量、缩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呼吸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TNF-α、
期刊
【摘要】目的 对6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进行诊治,分析诊疗效果及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6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对其采取对症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6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均成功取出节育器,其中18例患者在取环过程在中出现取环困难现象,通过相应处理后均成功取出。导致18例患者出现取环困难的主要原因节育器部分或完全嵌顿、宫颈粘连、断环残留及无法找到;宫内节育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根据实际病情,接受对症治疗,观察本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仅有1例死亡病例,其余患者均预后良好,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治疗后,患者平均动脉压、白细胞及甘油三酯水平逐渐恢复正常,同时血气指标、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44例乙肝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均行保守治疗,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44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显效21例、有效19例、2例无效、2例患者死亡。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终末期可导致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死亡率高,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出血,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乙肝;肝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