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异位诊治63例分析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iu5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6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进行诊治,分析诊疗效果及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6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对其采取对症治疗方法,观察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6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均成功取出节育器,其中18例患者在取环过程在中出现取环困难现象,通过相应处理后均成功取出。导致18例患者出现取环困难的主要原因节育器部分或完全嵌顿、宫颈粘连、断环残留及无法找到;宫内节育器异位位置主要为子宫表面、肠壁、直肠子宫陷凹、膀胱、大网膜等,各个位置均有可能出现合并症状,合并症状以穿孔最为常见。结论 在为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时,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针对取出过程困难的患者,可通过宫腔镜、腹腔镜及X线片等方式进行有效定位。
  【关键词】宫内节育器;异位;节育器嵌顿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035-01
  宫内节育器是常见长效避孕措施,节育器宫内发生异位是比较多见的并发症,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对6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诊疗体会进行总结,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3年7月——2015年8月63例宮内节育器异位患者,患者年龄34-50岁,平均年龄(46.7±2.8)岁。上环年限3-17年,平均年限为(10.9±4.1)年。63例患者中,已绝经4例,未绝经5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相关诊疗标准[1],且对我院的相关诊疗措施知情同意。
  1.2排除标准[2]
  (1)合并严重感染者;(2)合并其他妇科严重疾病者;(3)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4)代谢严重紊乱者;(5)精神疾病或语言障碍导致无法正常进行交流者。
  1.3诊疗方法
  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要对其进行常规 X线或B超检查,针对节育器部分嵌顿患者,通常情况下借助宫腔镜即可顺利将其取出。4例绝经后节育器嵌顿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前为其应用扩宫棒,并在此基础上使用米索前列醇片(置入在患者阴道内)阴道内,注意整个操作应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宫腔镜退出后,采用取环器取出节育器。若发现存在节育环残片,可再次将宫腔镜置入其中,在直视的条件下采用异物钳将其取出。
  针对嵌入较深患者,可充分采用腹腔镜对其进行处理。在腹腔镜的有效监视下,采用电切环将患者子宫内膜、肌层切开,进而充分暴露节育器,而后采用取物钳将其取出。整个操作过程要密切观察是否存在宫腔出血损伤,若B超检查发现节育器异位在子宫外部或出现完全嵌顿现象,可首先使用宫腔镜对患者宫内情况进行检查,然后将腹腔镜置入患者腹腔内部,同时置入相应的操作器械,进而对患者盆腔情况进行有效探查。发现节育器位置后,要采用相关器械将其沿着患者子宫壁缓缓取出。观察创面是否出血,若出血,则采用电凝方法进行有效止血。针对无法取出节育器的患者,可行床头X线照射,进而对节育器位置进行有效定位,若发现节育器异位至膀胱位置,可采用膀胱镜进行检查,并邀请泌尿外科专家进行会诊,协助取出节育器。
  1.4指标观察
  观察患者临床诊疗效果,并作好统计。节育器取出困难标准:(1)节育器存在部分嵌顿现象,且无法直接取出;(2)节育器取出操作过程中会导致患者疼痛,延长节育器取出时间;(3)需要用力才能取出,但用力过大后会导致节育器变形。嵌顿严重时,需要剪断环丝才能取出节育器。
  2.结果
  2.1总体治疗效果
  6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均成功取出节育器,其中16例患者在取环过程在中出现取环困难现象,通过相应处理后均成功取出。
  2.2具体治疗情况
  具体治疗情况见表1。
  取环过程中,18例患者出现取环困难现象,导致取环困难的主要原因节育器部分或完全嵌顿、宫颈粘连、断环残留及无法找到等,结果见表2。
  2.3并发症发生情况
  异位位置合并症情况见表3。
  3.讨论
  宫内放置节育器属于长效避孕措施,且自身具有较好的经济性。但是,节育器放置过久后,很容易嵌顿在宫内,导致取出困难。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对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63例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干预,均成功取出节育器,其中18例患者在取环过程在中出现取环困难现象,通过相应处理后均成功取出。
  同时,术后对18例患者取环困难患者进行分析,认为导致取环困难的主要原因为节育器部分或完全嵌顿、宫颈粘连、断环残留及无法找到;另外,对异位位置的合并症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宫内节育器异位位置主要为子宫表面、肠壁、直肠子宫陷凹、膀胱、大网膜等,且各个位置均有可能出现合并症状,合并症状以穿孔最为常见。
  上述研究结果与权威文献报道结果基本相符[3],提示临床在为患者提供诊疗时,要立足于患者实际病情,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针对取出过程困难的患者,可通过宫腔镜、腹腔镜及X线片等方式进行有效定位,进而保证其顺利取出。
  根据多年实际经验认为,一些育龄期妇女在使用宫内节育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现影响因素,对女性生殖健康产生重要影响。为此,要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宫内节育器情况,及时发现脱落现象,进而有效减少带器妊娠。临床在对患者实施诊疗工作,要对患者自我保健意识进行强化,进一步减少节育器异位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潘卫平. 腔镜诊治宫内节育器异位3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17:2853-2854.
  [2]李从青,张妤,王文艳,等. CT三维重建技术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宫内节育器异位17例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11:863-865.
  [3]赵永民.腹腔镜在宫内节育器盆腹腔异位诊治中的应用1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01:184.
其他文献
【摘要】肝脏作为结直肠癌主要转移的器官,受到癌症细胞的严重损害。目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主要方法为手术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切除治疗能够彻底治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指征范围愈加广泛,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方案,能够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主要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分析。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冠心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变窄、堵塞而引发的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导致的心脏病[1],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除了高血压、肥胖、吸烟等高危因素外,血脂水平的异常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2]。调脂治疗对于冠心病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九十年代以来,调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也是颇有进展,对于降低其冠心病的发病率,和延缓冠脉综合征的发展,降低心肌缺血事件频率,都有长足进展。最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牙齿修复中应用全瓷冠和金属烤瓷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诊治的240例实施牙齿修复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20例患者实施金属烤瓷冠修复,观察组的120例患者实施全瓷冠修复,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后的一般情况。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实施牙齿修复后的临床有效率比较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控制性降压诱导的缺血缺氧脑损伤Caspase-3表达及凋亡程度。方法:6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5组,每组12只:正常组(Ⅰ组),控制性降压组(Ⅱ组,平均动脉压降至基础值的45%组),乌司他丁降压前给药组(Ⅲ组,控制性降压前30min静注乌司他丁10*104IU/kg),乌司他丁降压后给药组(Ⅳ组,控制性降压开始后30min静注乌司他丁10*104IU/kg),乌司他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心电监
期刊
【摘要】肝胆与心在经络、情志、气血等生理方面关系密切,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因肝胆情志失调所导致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上升,本文从和法、清法、消法、温法、补法总结了从肝胆论治冠心病的一些治法方药,同时强调胆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希望为冠心病的临证治疗提供一些理论及临床依据。  【关键词】冠心病;肝胆;综述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
期刊
【摘要】目的 调查低龄产妇妊娠结局现状,对其现有的妊娠期间的管理方式做简要的探讨。方法 收集105例在我院妊娠的低龄产妇的分娩情况,调查其对现有的妊娠期管理的满意度和妊娠末期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低龄产妇正常分娩率为65.7%,不良妊娠结局的出现率为34.4%,前三种分别为早产、低体重出生和自然流产。低龄产妇在妊娠期间对管理的照护环境、知识培训和支持期望三方面的满意度分别为55.1%、73.2%和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行PICC 的护理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 年2 月~2015年10 月乳腺癌患者28 例,治疗方法均为术后化疗行PICC。随机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14 例为对照组,实施护理干预患者14 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情况及并发症情况。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化疗;PICC;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
期刊
【摘要】目的:对比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固定与否对术后引流总量、带管天数、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6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两组:131例术后第二天起用绷带将患肢上臂捆绑于躯干,131例术后不予固定上肢,仅口头叮嘱患者限制上肢活动。结果:捆绑组和对照组引流总量、带管时间及皮下积液的发生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捆绑患肢上臂能有效减少引流总量、缩短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EV1%、FEV1/FVC%呼吸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TNF-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