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来源 :阅读(书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女,汉族,中共党员,1929年2月生,江苏镇江人,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曾任全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她长期躬耕于中学语文教学事业,坚持教文育人,推动教育部将“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她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用一生诠释对教育事业的追求
  于漪说:“当我把生命和国家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就觉得我永远是有力量的,我仍然跟年轻人一样,仍然有壮志豪情。”尽管已是90岁高龄,于漪依然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矢志不渝地播撒更多育人的种子。
  于漪的执教生涯,和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紧密相连。作为新中国培養的第一代语文教师,她一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钻研语文教学,为学生开启了万千世界;她提出的“教文育人”“德智融合”等主张,在全国教育界产生重大影响;她培养的三代特级教师,至今仍是新时代教师的领军人物;她著作等身,为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从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到“改革先锋”,再到“人民教育家”,于漪用一生诠释了一名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追求。
  为学生打造“发光的课堂”
  1951年从复旦大学教育系毕业以来,于漪在教育领域耕耘了68年。
  “我梦想的课堂,不只教师是一个发光体,每个学生都是发光体,这才叫教学。”于漪认为,教课就是“用生命歌唱”,每一堂课的质量都影响到孩子生命的质量,而她心中最美的场景,就是一个“发光的课堂”。在教学实践中,她注重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积极性,率先倡导将“我讲你听”式的线性教学结构改为网络式、辐射性的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产生广泛影响。
  “上于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享受。”追忆当年在于漪老师的课堂上的感受,于漪的学生、原上海闸北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葛起裕说。葛起裕至今仍记得一个细节,于漪上课时,总要让学生先自习,再启发、引导他们自己谈感受、提问题,还常用粉笔在讲台角上写一些字或做个符号。直到多年后,葛起裕才得知,原来她是在记下不同学生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因材施教。
  之所以能把语文课上得“引人入胜”,成为“爆款”,是因为于漪将很多功夫下在了课堂之外。
  课前,她会逐字逐句地推敲备课内容,把上课的每一句话写好、背下来,并反复训练。在从家走到公交车站的时间里,她脑子里一遍遍“过电影”,课堂上应该怎么开头、如何展开、怎么发展,怎么掀起高潮,怎样结尾……课后,她会写“教后记”总结反思,一面记下学生的“闪光点”,另一面记下自己的不足。
  从1976年起,一位青年教师随堂跟踪了于漪的3000多节语文课,发现于漪每节课都不重复,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
  正是这样的执着探索,使得于漪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引领人。
  为学生点亮心中明灯
  “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你首先要了解他。”于漪认为,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1978年,她提出了教文育人的教育改革思想,20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片面注重语文学科工具性的风气,她坚持弘扬人文的教学主张,在她的推动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被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从而深刻改变了语文教学的模式。进入21世纪,她又提出语文学科要“德智融合”,并充分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价值,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相融合,真正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学科主渠道、课堂主阵地,强化教师对育德的重视。直到今天,于漪仍不断强调,基础教育是要“育人”,不是要“育分”。
  在她看来,语文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里面凝聚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情结、民族思维方式、民族智慧。“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教育,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语言文字要有骨肉亲情。”她努力通过自己的课堂为学生树魂立根,构建精神家园。
  “我一直认为自己身上挑着千钧重担,一个肩膀挑着孩子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于漪说,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教师自己首先就要成为大写的人。
  在新教师培训中,她多次引用英国小说《月亮与六便士》来阐明观点:首先心中要有月亮,也就是理想信念,去真正敬畏专业、尊重孩子,还要有学识,如此才能看透“六个便士”,看透物质的诱惑。“满地都是便士,作为教师,必须抬头看见月亮。”
  除了扎根教学实践,于漪还致力于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了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师徒带教”方法,亲自带教全国各地青年教师,在教室里听课后要评课,还手把手演示带教,先后培养出三代特级教师,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级教师”团队。
  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育人是一代师表,教改是一面旗帜。”
  主讲近2000节省市级以上公开课、写下数百万字教育著述、培养出三代特级教师……从教六十余载,于漪在我国教育界享有极高声望。但她认为,自己就是教师当中的一滴水,她只是一个草根教师。
  “我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个‘格’不是用量化来衡量的,而是国家的要求、人民的嘱托。”如今,90岁高龄的于漪依然密切关注我国教育事业的变化发展,不遗余力地传递自己对教育的认知和理念,为语文教育建言献策。会场里、课堂上,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为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办好“家门口的好学校”,她倾注心血;面对语文教育追求功利化的现象,她积极谏言;2019年9月,上海等六个省市的高一年级启用国家教育部统编的语文等三科新教材,于漪又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改提出建议,研究如何使用好新教材……
  2018年,她将自己多年来的经历汇编成《于漪全集》一书,8卷700万字的文集以“一辈子学做教师”为主线,涉及办学理念、语文教育教学、学生德育工作、青年教师培养等,展现了于漪的教育理论成果。这也是首部来自基础教育教师的全集。
  “我一辈子的生命,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对于漪而言,教育既是职业,更是人生理想,“如果下一辈子还让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摘自《中国妇女报》)
其他文献
阿英(1900-1977) ,安徽芜湖人,原名钱杏邨。现代著名剧作家、文学理论家、文艺批评家,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一生著述丰富,涉及文学、文艺理论、文艺批评、戏剧、电影文学史、美术史等多方面。  熟悉上海掌故的人,大概都知道城隍庙是中国的城隍,外国的资本。城隍庙是外国人拿出钱来建筑,而让中国人去烧香敬佛。到那里去的人,每天总是很多很多,目的也各自不同。有的带了子女,买了香烛,到菩萨面前求
期刊
在滞留巴黎的时候,在羁旅之情中可以算做我的赏心乐事的有两件:一是看画,二是访书。在索居无聊的下午或傍晚,我总是出去,把我迟迟的时间消磨在各画廊中和河沿上的书摊。关于前者,我想在另一篇短文中说及,这里,我只想来谈一谈访书的情趣。  其实,说是“访书”,还不如说在河沿上走走或在街头巷尾的各旧书铺进出而已。我没有要觅什么奇书孤本的蓄心,我之所以这样做,无非为了自己的癖好,就是摩娑观赏一回空手而返,私心也
期刊
读《袁中郎全集》,感到清风徐徐扑面,精神阵阵爽快。  明末的这位大才子一度做吴县县令,上任伊始,致书朋友们道:“吴中得若令也,五湖有长,洞庭有君,酒有主人,茶有知己,生公说法石有长老。”开卷读到这等潇洒不俗之言,我再舍不得放下了,真是非常的飘逸。中郎一生最爱山水,最爱朋友,难怪他写得最好的是游记和书信,不过,倘若你以为他只是个耽玩的倜傥书生,未免小看了他。《明史》记载,他在吴县任上“听断敏决,公庭
期刊
傍晚六点钟左右;乳白色的晕雾笼罩到蔚蓝的海面上;透过这片晕雾,秋天的太阳把它那金色的光芒撒在蔚蓝的海面上,白天的炎热已渐渐消退了,微风拂过海面,象是大自然午睡醒来后呼出的气息一样;一阵爽神的微风吹拂着地中海的海岸,把夹杂着清新的海的气息的花草香味到处播送。  在这片从直布罗陀到达达尼尔,从突尼斯到威尼斯的浩瀚无垠的大海上,一艘整洁、漂亮、轻捷的游艇正在黄昏的轻雾中穿行。犹如一只迎风展翅的天鹅,平稳
期刊
11月27日,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领读者培训会在南京召开。江苏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江苏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局长焦建俊,省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韩松林,省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副局长、省全民阅读辦副主任李贞强,以及来自全省各设区市全民阅读促进会、省各有关单位代表出席此次会议。本次领读者培训会邀请了深圳、上海和本省的阅读专家及著名阅读组织代表授课,全省近300名领读者参加培训。  省
期刊
夏目漱石(1867-1916)小说家,出生于江户时代的东京。曾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系及同校的研究生院。1890年,作为文部省留学生前住英国留学,归国后开始创作,并发表了作品《我是猫》。1907年,进入朝日新闻社工作,其后从初次发表的《虞美人草》到绝笔《明暗》,一直在不停探究现代人的不安与“内在的他人”这一现象。   终生租房而居  夏目漱石曾说过:“我这一生的目标并不是要建造自己的家。”这是与这
期刊
在少年时代,我就渴望拥有一间自己的图书馆。那时,我所在的小县城只有一座规模很小的图书馆,藏书甚少而且借阅不便。每次走进那间昏暗的、弥漫着灰尘气息的图书馆,我的目光就像燕子一样充满期待地一次次从那些残破不堪的书籍上掠过,最后总是无可奈何地跌落下来。书架上充斥着内容拙劣的流行读物,鲜有令我感兴趣的图书。沮丧不断地聚集,竟然激发了我的一个梦想——建立一间自己的图书馆,只收藏自己喜欢的书籍。  后来上了大
期刊
读书的姿势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躺着读,这是陶渊明所标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而大多数文学爱好者就是这样读的。其特点是没有固定的目的,真所谓博览群书。这种读书姿势联系着一种态度,那就是读着玩的,读得顺就读下去,读不顺即使睡着了也无所谓。这种读法,是一种休息、消遣,也许还是一种享受,日积月累自然也可以增长知识,丰富精神生活,领悟人生的意义。但是,除非是天赋特别好的个别人,一般人要想迅速有效地提高自己某一方
期刊
一生为国铸核盾,一世甘做淡泊人,一腔热血化春雨,献身国防科技事业的杰出科学家林俊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流管、胃管、减压管和输液管,林俊德反复叮咛着需要交接的某重大国防科研项目相关资料。  这一刻,是2012年5月31日11时09分。在生命的最后一天,林俊德强忍着剧痛,坚持伏案工作长达74分钟!  林俊德,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某
期刊
民間工艺源自百姓日常生活,取材简单,成本低廉是其显著特色。流行于广东东莞一带的莞草编织,也是如此。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中出土的座席,历史学家就清晰地考证注明“莞席,以麻线为经,莞草为纬编成,素娟包缘”的字样,这表明东莞的草织品在汉朝已经受到了王室的青睐。  东莞的草织品可以分为水草类、草绳类、草辫类、绳席类、辫席类、草席类。  以芥黄席为例,其制作流程是,先从莞草中挑取全白、细长的草,再用芥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