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讲台?生命就歌唱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gr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漪老师说,我一走上讲台,生命就开始歌唱。
  这是语文教学最为精彩、最为神圣的时刻。
  这是语文教师最真诚、最美好、“最教育”的状态。
  语文教学就是生命的歌唱,是教师与学生的合唱,领唱者是教师,但有时也会是学生。
  如果给这首生命之歌取个名字的话,叫作:用语文来育人,让人来创造语文。这名字其实是语文教学的宗旨与境景,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旋律,是每个语文教师心中的歌。
  一、生命的歌唱:语文教学的意蕴和气象
  生命的歌唱,将语文教学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崇高境界,让语文教学富有生动、丰厚而又深刻的意蕴,形成一种特有的气象,大气、辽阔、深远、美好,理想的追求,文化的追索,价值的照耀,一切的一切都在这气象之中。
  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本身就是一首生命之歌。曾记否,孔子带领学生在泗水河畔,慨叹“逝者如斯夫”,在游春中,通過语言文学抒发自己内心对时间流逝的深切感受,对意义流淌的领悟;曾记否,苏霍姆林斯基,常常领孩子在果树林里观察、思考,让词语有了生命的色彩,鲜活起来,明丽起来;曾记否,李吉林在多少个清晨,在郊外田野,和孩子们一起用来自心中的语词去描绘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感悟……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源自母语文化,母语是民族生命的创造,母语认同,是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是母语文化的生命咏唱。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家,是生命的共同体;家,是由价值愿景和理想信念支撑的,正是因为此,语言有生命,语文有生命,语文是有祖国的,语文是民族的血脉和魂灵。语文歌唱起来,是民族的血脉沸腾起来,是民族的魂灵挺起脊梁,是万里长城永不倒的壮美之歌,是母亲河永不停息的长江之歌与黄河颂。语文教学怎能不歌唱呢?语文教师怎能不歌唱呢?
  活泼泼的儿童,充盈着无限的生命创造力,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支生命之歌。众所周知,儿童是活泼泼的,处在生命最为旺盛的时期,像是一棵向上长的树,枝叶繁茂,将会长成好大一棵树;像是一条永远奔流的河,拍打着两岸,唱着歌向着未来。生命需要生命之水的浇灌、滋养。倘若,教育是一座冷冰冰的机械;倘若,语文是干涸的河床,失却了生命,那么,活泼泼的儿童将会在这样的教育前丢失了生命的活力,也必将会在这样的语文教学前生命之花枯萎、凋零。语文教学要给儿童以生命的呵护,给儿童以生命更大的活力;反之,儿童又将会以自己的生命让语文的生命更有魅力。当语文的生命与儿童的生命在课程、课堂里美丽相遇的时候,生命之火定会激情燃烧,生命之歌定会唱响。为了儿童的活泼泼,为了新时代的“少年中国说”,为了民族未来的伟大复兴,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支生命之歌。
  教师的使命在于用自己的灵魂与塑造语文的生命、学生的灵魂。于漪老师说,我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了深刻的道理。一辈子做教师,是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无限忠诚,是生命的永存、青春的永驻,一辈子学做教师,则是对教师专业的永远追求,是终身学习让教师生命永远年轻,永远活力四射。语文本应有生命,但语文的生命需要激活,需要擦亮。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当是语文生命的激活者,语文生命之火的点燃者、语文之星的擦亮者,是学生生命的照亮者。无需论证,一个语文教师生命不歌唱,语文怎能歌唱?学生怎能生命活跃、创造无限呢?不过,需要讨论的是,当下有些语文教师生命没有歌唱起来,语文成了应试的工具,语文成了分数、升学率的奴仆,语文之火就会熄灭,学生的生命就会被压抑,智慧之花被摧残。让语文教师生命歌唱起来,语文才有希望,学生才会有活力。
  语文教师讲台上的生命歌唱,意蕴是丰富的。生命的歌唱,首先意味着生命的全部投入,全心全意,专心致志,心无旁鹜,生命的投入,既是一种精力的集中,更是精神的饱满与站立。其次,意味着生命的澎湃,为母语的纯洁与美丽,为语文教学的崇高使命与境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而激情燃烧,蓬勃的生命应和着民族复兴、祖国昌盛的节拍。创造的激情、生命的澎湃可以成就一个教师。再次,意味着语言的狂欢。大家都知道,语言的狂欢是苏联人文学者、哲学家巴赫金首创的。他对“狂欢”作出了解释:“狂欢是不分演员和观众的演出,所有人都不是作为观众观看,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参与到狂欢中。”接着他又为“狂欢语言”作了阐释:把自然语言或抽象概念的语言“转化为同它相近的艺术形象的语言”。这些阐释都不太好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他是将语言狂欢用在对话中的。语文教学的生命歌唱,是在对话中,让学生成为参与者,进行语言的转化,与艺术作品产生连接、转化,连接的过程,就是语言狂欢的过程。生命的歌唱可视作这一过程的展开与实现。这一诗意的表达还是“很哲学”的。
  所以,语文教师的生命歌唱,其深沉的意义不在字面,而在他生命的内部。语文老师们,让我们像于漪老师一样,一站上讲台,生命就开始歌唱吧。
  二、语文教师的生命之歌: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之歌
  语文教师的生命需要歌唱,问题是生命为谁而歌唱,在歌唱什么,究竟是怎么歌唱的。毋庸置疑,语文教师的生命歌唱,主旋律非常鲜明,那就是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唱的是育人之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育人的初心。中华文化传统中,“立德”为人生“三不朽”之首;“树人”的思想精髓熠熠闪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如今,“立德”与“树人”自然走到一起来了,凝炼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中华文化的深处走来,又将引领我们走进新时代。语文教学是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服从于也要服务于这一根本任务,要通过改革,探索立德树人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的特点,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假若语文教学偏离这一根本任务,便会失去了方向,生命的歌唱会走调、变调,语文教学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价值。   立德树人,首先召唤我们语文教学要转向、转型,即从单纯地传授语文知识、片面追求成绩、分数至上,转向育人。这一转向,不是对知识、成绩、分数的否定,而是要以育人为宗旨,以育人为统率,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让成绩、分数为育人服务。这一转向自然涉及另一个问题,即语文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问题。语文的工具价值任何时候都不能轻慢更不能忽略,但语文不是一般的工具,它是内蕴并承载着人文性、人文价值的工具,具有方向性、精神性、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自然融为一体,正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自然融为一体,就不存在谁主谁辅、谁先谁后的问题。道理很简单,人是一个整体,育人也是一个整体性推进的过程,育人需要工具,工具要为育人服务。这种融为一体,聚焦于教师的使命与智慧上:教书育人。
  当然,问题还没有这么简单。习近平说,立德树人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立德树人首先要下功夫,要刻苦钻研、积极探索、创新创造;其次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全面推进,五育并举,整体育人,根本任务才能真正落实。显然,语文教学改革,也必须在这六个方面下功夫。语文教师的生命歌唱,在主旋律的领唱下,还应有一些主题旋律。如果作些分解的话,有以下四个主题旋律。
  主题旋律一:用语文育人。清华附小校长、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人學语文的,我是用语文来教人的。”这是对语文教师角色、任务、功能准确的定位。语文育人,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质和育人的特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为我们开辟了语文育人的思路:凝炼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人质疑,核心素养是关于人的,学科不是人,哪有什么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会不会又回到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去?所质疑的问题让我们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学科是为人服务的,其内蕴着育人的丰厚元素,学科核心素养就是将这些元素提炼出来,凝炼成育人的核心素养,这是对育人的学科贡献,这肯定不是知识层面的学科本位,也不会回到知识本位上去。对此,我们必须坚信,还必须深入探索。
  主题旋律二:师生共同育人。育人是语文教师的职责,不过,我以为育人应当是个共同体,准确地说,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自己担起育人的责任,还要组织、协调各种力量共同育人,其中包括学生。学生不仅是语文的学习者,也是语文教学的参与者,在语文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一如前文所述的“语言狂欢”,学生当是“狂欢”的主角。学生之间应当互相帮助,因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指出,学习不仅是个人的事,也是集体的努力;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不仅接受教师教育,也可以启发教师、帮助教师,因为教室里只有两种人:学生教师、教师学生。育人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师生、伙伴一起过美好的语文生活,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发展共同体,育人就在其中。
  主题旋律三:师生共同创造语文。语文是人在生活中创造的。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语文,不仅是传承文化、弘扬文化,而且也是发展文化,这是创造的过程。教师与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探究、发现语文的新知识、新经验、新理念,建构学习的范式,这本身是一个育人的方式和过程,这让语文育人走向新境界。理论与实践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传统经验在新的时代都必须实行两个“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语文教学应当以此为基本遵循。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让学生既有质疑能力,又有开放视野,更有积极态度。
  语文教师就是在语文教学改革中,唱响立德树人的主旋律,让生命歌唱起来。这首立德树人的生命之歌,发出了语文教学时代的强音。语文,成了学生成长的家园。
  三、丰富的安静:教师生命歌唱的文化状态和内心的自由
  语文教师的生命歌唱,一定是昂扬、奋斗的,但这绝不意味着语文教学要热闹、要火爆,要张扬。教师的生命歌唱,发自肺腑,源自灵魂深处,既热烈、火红,又平静、淡定、从容,这好比是一座湖,湖面是安静的,但湖水是激荡的、奔涌的,甚至是澎湃的、汹涌的,周国平先生将这样的状态唤作“丰富的安静”。教师的生命歌唱就是这样的状态:安静,并非静止;丰富,亦并非热闹、浮躁。这是文化状态和内心的自由。
  当下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安静下来。放眼看去,语文教学改革风生水起,一片改革的新气象。首先,这肯定是好事。课改以来,语文教师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卷入”了改革的浪潮,沉寂的局面被打开,教师们为探寻语文教学的规律而刻苦钻研,为自己的教学特色、追求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而苦心孤诣地研究、建构。语文教学,这门古老的学科,需要被搅动、被打开、被激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地方、有的学校,有的教师,没有把握好度,同时受社会上浮躁之风的影响,教学改革以及个人的专业发展沾上了功利的色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探索语文教学模式当作兴奋点,而忽略了基本规律问题。教学模式需要建构,但教学模式建构谈何容易,不是说有了几个环节、几个步骤就是模式了,模式是理论化的实践,实践化的理论,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成的。况且,模式不是面具,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教学模式说到底是学习模式。这样的热闹式的追求我们要摒弃。二是把形成教学特色作为改革的兴奋点,而忽略了特色真正宗旨与价值。与教学模式一样,教学特色当然需要追求,当下语文教学同质化的现象尤为突出,教学特色的追求与形成可以形成和而不同的教学风格。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特色是在长期实践基础上经验的改造、优化、提炼而成的,是一个反思、完善、提升、概括的过程,刻意地去总结往往适得其反。再说,教学特色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偏离了这一宗旨和核心价值,教学特色不能真正形成,即使形成也毫无意义。三是把教学主张的提炼与形成作为兴奋点,而忽略了对学生的研究。在这方面兴奋起来,再兴奋一点也无可厚非。与前面两个问题讨论的重点一样,教学主张是个性化(包括学科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现在名师成长,动辄就是某某教学主张。另外,我很赞同××语文的命名,但教学命名不是同一格式的,应有多种表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教学主张一定要建立在儿童研究的基础上。以上几个方面只是一些例举,想说的是,兴奋点究竟放在哪里,什么样的兴奋才是合适的。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就容易淡忘规律,“溢”出其他一些偏差以至错误来。这样的兴奋、热闹,我们是反对的。语文教学改革需要安静。
  安静与静止、封闭、僵化肯定不是一回事。真正的安静,内心是不安分的。不安分,其实是不满足,有改变、突破、求新的激情与欲望,是创新精神的一种表现形态。所以,在提倡语文教学改革要安静的同时,还要提倡、强化教师的改革、创新,亦即追求安静的丰富、丰富的深厚、深厚中的深邃与新意。值得注意的是,当下语文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够积极进取的现象和倾向。主要表现为:一是惰性。教学改革止于习惯和传统,缺少改革的激情与行动。比如备课,从网上寻找现成的教案或教学实录,“档”下来,毫不费力。这样的教学怎能有适宜性、创造性和个性化呢?这也太“安静”了,太安稳了。二是惯性。凭着往常的经验行事。经验是可贵的,但有时经验又是相当可怕的,犹如优秀是卓越的敌人一样,过于依赖经验,而经验不改造、不发展、不突破原有的框架,会导致失败。有的语文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惯性让其平庸,以至走向失败。三是“钝性”。“钝性”是指缺失对事物的敏感性、悟性与灵性。尽管也想改进、改革,但缺少自己的想法,缺乏创意。这样的语文教学改革往往是迟滞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以上三个方面,都不是真正的安静,而是保守、落后,走上讲台,生命没有歌唱,改革的激情没有沸腾,更没有燃烧起来。
  丰富的安静应聚焦在哪里呢?我以为要在以下问题上既安静下来,又不安分起来,而要丰富起来,要兴奋起来,要沸腾起来,要歌唱起来。其一,语文教学改革要进一步回到基本问题上去,即回到教学改革、语文教学的规律上去。只有把准基本问题,加强研究,深入探索,才能直抵教育的本质与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其二,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下功夫。中国风,母语美;母语亲,祖国情;母语深,民族魂,用母语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和精神。其三,语文教学改革要进一步培育、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树立基本价值观念,培植必备品格、增强关键能力,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之任的时代新人打好基础。
  走上讲台,生命就开始歌唱。这一诗意的表达,表达的是语文教师的情怀、理想、信念,以及探索、创造的精神。从语文教师的讲台,从他生命歌唱中,我们看到了语文更灿烂的未来。
其他文献
北京宝洁技术有限公司是美国在华独资的14家分公司之一,50多名员工都是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大学本科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1997年10月在海淀试验区党工委的帮助下成立了党支
Robonova-I是高性能的仿人形机器人,主要用于教学、竞赛与娱乐等领域。Robonova-I除了可以用脚走路外,更可以表现各种高难度的仿人动作,可实现跑步,翻跟头(侧翻、前滚翻、后
当前,正值全省上下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大好时机,根据中央安排,我省又作为第一批开展“三讲”教育的单位,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搞好“
在一次同学聚会上,有位多年没见过面的高中同学郑重地递给我一张名片,上面除了印有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之外,还赫然印着“中共党员”四个烫金字。老同学是在一家基层信
每当谈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特质的字——“悟”,便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悟是什么?悟是主体通过感受、理解、体会而获得的一种能触类旁通的知觉或直觉,是主客体的交融、渗透与契合,是一种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审美体验,通俗地说,就是心领神会。  就语文学习来说,悟是阅读主体对语言材料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言语体悟与生命体验的融合。语言的领悟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由于一直以来在教学中充斥着大量单调乏
期刊
封建社会的官吏常用微服私访的办法取证办案或体察民情。据说这一招很灵,兴师动众了解不到的真实情况,微服私访却能调查得一清二楚,水落石出。按理说,在大力提倡实事求是的
随着林业技术的发展,林业种植与管理正逐步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过渡,林业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也随之提高,这也成了当今世界林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本文主要从速生杉木
参加这个活动,我心里面是有点忐忑不安的.今天这个活动有多重意义,有教学观摩,有研讨,还有纪念.纪念德高望重的著名语文教育大家于永正老师,但我今天讲的内容与今天活动的主
期刊
版面作为报纸各种内容编排布局的整体表现形式,它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版面美是报纸版面编排中的具有广泛内涵的美学特征,从中挖掘具有芙感作用的各种因素,可以
现如今,随着Web2.0的发展,社交网络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今主流的社交网络平台有新浪微博、百度知道、微信、QQ、一直播、知乎、豆瓣等,同时,随着手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