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湖北省的语文教学特点与应试策略

来源 :语数外学习·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love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积极进行课改,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省各高中学校也在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改革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和应试策略,以期更好地适应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然而由于受到教师、学生和学校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不断采取必要的战略调整,运用科学的策略和方法,探索出一种符合新高考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和一套有针对性的应试策略。
  一、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科的新特点
  笔者通过分析和研究近几年来湖北省的高考语文试卷,发现与未实行新课改之前的题目相比,新的试题呈现出了一些明显的特点。如何把握住新高考背景下语文试题的特点,调整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和应试策略,是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
  1. 严格依据两纲,立足两本
  从近几年湖北省的高考语文卷来看,其最鲜明的特点是紧扣两纲即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及补充说明,注重对课本和读本内容的考查,充分发挥出高考试卷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良好导向作用。特别是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每一年的试卷中都会有一道直接出自教材的语用题,出题者的意图主要是想从景物和人物描写的角度,对学生对课本内容和文学作品的把握程度进行考查。其命题形式丰富多样,紧扣两纲的要求,让学生能够将课本和从读本中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做到学以致用,这成为近年来湖北语文卷的一大特色。
  2.题目新颖,凸显社会热点
  在新课改下,高考语文要求在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对其思想素质的考查。针对这一要求,近年来的湖北卷十分贴近社会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带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这说明了当前湖北省的高考语文十分关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变化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 .巧妙创设情境,贴近现实生活
  近年来,湖北省高考语文卷的出题者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对题材的选择更加人性化,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体现了语文教学“源自生活”的教学理念。在每年的高考语文卷中,特别是在语用题方面,命题者都煞费苦心,积极创设各种生活情境,反映出命题者的大语文学习观,即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并不是枯燥机械的应试教学,而是灵活有趣并且与现实生活积极相关的。
  4 .重视学科间的联系,增添文化底蕴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必须立足于课本,重视各学科间的联系。如2005年要求考生给端午节下定义,2008年要求根据古诗写电影镜头脚本,2009年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贡献。这些题目都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给人以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这些高考题目都鲜明地体现了湖北高考语用题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特点。这样的命题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凸显出语文学科这一基础学科的特点。
  二、 语文教学与应试策略探究
  1.依据语文教学新特点,提高教学与应试技巧
  高中语文教学有别于其它的学科,其讲授新课的时间长而复习的时间短。针对这个现实情况,语文教师可以采用 “以新带旧”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讲授新课与复习应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充分根据《大纲》和《说明》以及课本单元教学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备课,确定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在讲授新课时,认真落实单元教学要点,适时地将已学过的知识与新课的教学内容相对应,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从而在新课教学中渗透复习。
  2.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应为了应试而教学,而应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巨大的情绪力量感染学生,激发其创造的潜能。当前湖北省高考语文所呈现出的特点,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种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顶着高考的压力,用自己渊博的学识、丰富的情感、形象的语言、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将其与人文历史巧妙结合,促成学生在情感、态度及价值感上的质变,从而改变学习的面貌。
  3.立足两本,广泛开展课外阅读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涉及面极广。因此,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阅读能让学生学会思考。教师应抓住信息社会所呈现出的各种有效信息,如网络文化,名胜古迹,广告招牌,风俗民情,生态环境等都可以作为阅读的文本,让学生具备用视觉和意识来感受所读材料的能力,这样就可以有的放矢地为高考语文作准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语文学科呈现出了很多新的特点,注重对学生思想素质的考查、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等。这些新特点要求教师必须改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和应试策略,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实行课堂教学改革、调整应试策略,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从多渠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强化资源意识,广泛开展阅读 、思维训练等。
其他文献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地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而是指学生有没有较快地学到知识,学得是否快乐,数学能力是否得到提高,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有收获,左耳进右耳出,出现上课“一听就懂,考试一做就懵”的现象,即使教师在讲台上大汗淋漓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习题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法则、定理、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具体的实施策略有:习题的选择应确保基础性、层次性;习题的完成应确保
利用含不同浓度的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的MS培养基对黄草石斛新品系不同外植体进行培养。黄草石斛快速繁殖 ,其外植体以茎尖较适宜。筛选出黄草石斛茎尖分化的适宜培养基为
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等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谓的教学设计是对数学活动进行规划和设计。教学设计反映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程度,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有效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和教学环境来设计自己的教学行为,能够更好地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  一、 创造性使用教材  教材是师生教与学的蓝本,教材是数学知识、理论的高度凝练,
数学一直被许多学生认为是最乏味的学科,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踏进数学的大门,就会体会到数学无穷的魅力,随时随地的发现数学所带来的趣味性。学生认为数学乏味的问题,是每个数学教师需要面对的难题,那么按照课程理念的要求,数学教师需要主动积极地探索教学方法就成了教师的责任。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一个永恒的探讨问题。本人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一
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随着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学生仅仅通过在校期间的知识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现代的教育在传授知识之外,必须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帮助学生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课程资源包括英语教材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其他所有学习材料和辅助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与把握知识,也能够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堂呈现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需教师灵活运用。  一、直观式呈现,增强学生知识感知力  直观式呈现法主要是通过一些直观手段,如图画、实物、肢体语言等,来展现语言材料,吸引学生眼球,增强学生的感知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来深刻理解知识,加深对语言知识的记忆。  1.巧用图画来
牛津英语《The English Club》一课要求学生能掌握单词:China,Chinese,UK,British,English,USA,American,Australia,Australian,Japan,Japanese,France,French;能正确使用句
学生在校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一般来说,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听课,二是看书,三是做作业。在这三个途径中,不可否认,听课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既然听课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