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初探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物理新课程标准的剖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定的。其总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做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有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关心科学发展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二、新教材编排的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本教材在内容选取上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注意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避免内容上的繁、难、旧,加强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适当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了条件。教材倡导探究学习方式。本书中设计的探究活动,按照学生探究活动所用时间的多少,分为“小探究”和“大探究”。在每节内容中安排“小探究”,在每章中安排 “大探究”。
  三、课堂教学三原则的把握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应当扎扎实实抓好。引导学生通过举例、作图等手段加深对抽象物理要领的理解,通过分析、概括、抽象、推理、归纳等思维活动来得出物理规律。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及物理规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课堂语言表达既要生动有趣,又要严谨求实,使学生既能感悟到物理科学的艺术美,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能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学科的严密性,树立求实的科学观。在习题讲析中,要启发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挖掘隐含条件、抽象物理情境、提出规律、列式求解、做出结论并加以讨论等。做到解题过程步骤完整,推理严密。物理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在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及现代科学技术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此外,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求实”这一原则。
  在物理教学中,传授知识是前提,培养方法是关键,提高能力是目的。因为知识是方法的载体,方法则是能力的体现。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建立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在中学物理课本中,用科学方法建立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的内容是很多的。例如实验观察法(欧姆定律、光的反射定律的建立)、理想法(光滑表面、轻绳、轻质杠杆等模型的建立)、等效法(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科学想象法(牛顿第一定律)、数学法等等。知识方法教育要灵活。在课堂上,探索型课应注重发现法,验证型课应注重实验观察法,论证型课应注重逻辑推理法等。同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恰当设疑,热情鼓励,积极引导,通过类比、联想等手段,培养学生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灵活性。思维方法训练要灵活。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问题。做到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教师应当有目的对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具体表现为在常规思维解题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挖掘特殊的思维方法技巧。逐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求活”这一原则。
  四、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
  (一)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教师创设情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或学生提出探究问题,从而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问题可以从实验开始,也可以从生活中的现象开始,和实际生活联系越密切越容易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 科学探究,解决问题。学生据教师提供(或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实验设备进行自主探究,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多种物理方法去研究探索。学生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已的知识体系,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同时教师要主动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引导的方法主要有: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逐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和补充片面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三)梳理反思,深化问题。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特征灵活选用,不宜千篇一律地使用同一种教学形式。一般地说,实现梳理反思和调控有三个途径:学生个体单独完成;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教师的点拨和调节。
  教师可帮助学生梳理本章所学知识,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整理本章重要的思想方法,揭。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小结,用自己的语言梳理本节内容,并回顾自己在本节学习中的收获、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边梳理知识体系边进行有关的练习、讲评等活动,达到及时巩固之效;也可以先梳理后进行有关练习、讲评活动;还可以先提供一些层次渐进的练习,在练习的讲评活动中梳理知识体系。
  作者单位:灌南县北陈集中学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导下的音乐课已在全国各地开展多年,很多音乐教师摆脱了原有旧观念的束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孕育出崭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式。笔者在观摩了许多同行的研讨课和观摩课后却感觉忧虑,因为有些音乐课上得越来越不对味,甚至开始背离新课标的精神。音乐课的内容变得包罗万象,教学活动也精彩纷呈,可直至学生们快要离开教室时他们的歌还唱得生硬,乐器还不能流畅地演奏。这是因为教师过分追求形式的丰富,淡化了音乐教学的科
期刊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基本教学任务之一,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但究竟该如何在音乐学科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起着什么作用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一、在发声练习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是音乐课的必要过程之一。但假如为发声而发声,我想是否太单纯了一些,能否用一些有一定难度,又具有爱国主义内涵的练声曲进行教学。比如我选
期刊
诗歌是美的化身,翱翔在诗的天空里,让人心旷神怡,可谓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程。在新修订的语文实验课本中增加了不少享誉中外的现代诗篇。笔者在诗歌教学实践中,除了注重通过诵读揣摩意境情感,还总结了数种以诗歌阅读促进写作的方法。  一、巧化诗歌素材为散文,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是用凝练隽永的语言,描摹意象,构织画面,创设意境,传情达意的。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博大丰富的资源库,利用它在语言方面生动传神的
期刊
什么样的男女才能被称为性感?如果你问一百个人可能会得到一百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从人类诞生在这个地球上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没有停止过对性感的探索,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粗壮结实就是性感,因为它代表了旺盛的生殖能力;宋朝以后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是文弱清秀,削肩、柳腰、平胸被视为美的标准,尤其是“三寸金莲”更被男人当作是性感的圣品般顶礼膜拜。今天,性感的标准不再单一,它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更多元化的态势,《MOD
期刊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而教育的实施主体在于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方颖则指出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构建和谐课堂要集中处理好师生关系,把握好教学过程,解决好和谐交往[2]。和谐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素质教育理念”、“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等;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地处
期刊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这是长久以来对于我们老师教学的真实写照,但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已经是形式多样、声光俱全了。而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也已悄然走近了学校,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能体现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它简便的操作,使教师由“点击者”转变为“点拨者”,它高效的交互性,让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熟练运用,从而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认为呢?笔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动画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动画教学笔画,来分析结构,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炎黄子孙的魂灵。但古典诗词因其抒情性和含蓄性的特点给中学生理解、鉴赏和评价诗
期刊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深知听、说、读、写,一直是英语教学的四要素。而新课改理念下,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人们进行言语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主要途径之一。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学生听力缺陷:  1.学生的发音不准。包括单词读音不准,近义音词混淆,不清楚连读、强弱读音、生音和失去爆破等音的读法。所有这些都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能准确辨音识义,造成听力水平低。  2.学生词汇量小,使
期刊
早期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型学习型社会,早期阅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今后学习所必需的阅读预备技巧,使幼儿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班内开设了一个“班级图书馆”,为幼儿的阅读活动设立一个专门的区域,尝试家园双边活动,全面促进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