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家园双边活动的开展 全面进入早期阅读的氛围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R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阅读被称为“终身学习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灵魂”。在高度信息化的知识型学习型社会,早期阅读对幼儿成长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和阅读兴趣,养成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今后学习所必需的阅读预备技巧,使幼儿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得到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在班内开设了一个“班级图书馆”,为幼儿的阅读活动设立一个专门的区域,尝试家园双边活动,全面促进幼儿进入早期阅读的氛围。
  一、 重视幼儿园的准备工作,创设幼儿的交流平台
  1、材料准备
  如何为幼儿提供合适而又全面的阅读材料?我想只有幼儿自己喜欢的书才是最感兴趣、最熟悉、也最会讲的吧。我们不可能拥有所有的图书,所以,首先我们动员孩子们把家里自己喜欢的书带来,互相借阅、互相交流。我们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所有的幼儿都已带来了自己喜欢的书,有的甚至带了五、六本不同种类的图书,如:世界童话名著、各类走迷宫图书、动画片的手绘本等等。有很多书包装精美、质地良好,看得出都是价格不菲,但孩子们和家长都没有小器,都慷慨大方地拿来了。其次,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特点,对幼儿带来的图书整理分类后,我们又增添了一般家庭中缺少的图书,如:幼儿小小百科、科普读物、幼儿杂志、父母读物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幼儿阅读的图书也要进行适当地筛选。一般来说,幼儿阅读的书,故事情节较简单,词汇量比较少,都是经常使用的词汇,图书插图要多一些,而且色彩要鲜明、突出,这样对孩子才有吸引力。因为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不很注意细节,而是注意总的画面。总体来讲要孩子对字有感觉,字要大,要突出,要和插图互相联系。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图书对孩子理解故事和以后自己阅读都有帮助。
  2、环境创设
  如何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考虑到幼儿阅读时,需要充足的光线、宽松又独立的环境氛围,在活动室内,我们专门开辟了一块照明良好、相对独立的区域,建立了“班级图书馆”将幼儿自己带来的图书和幼儿园提供的图书都放置在里面,并进行分类。大的分成三类,有“我带的图书”、“幼儿园的图书”和“妈妈读物”,分别放置在三个架子上,并做了明显的标记,方便幼儿快速取书、放书;在三大类里面,又按照图书的性质分成各个小类,有:植物、动物、交通工具、故事、科技、太空、迷宫等等,也分别做上了标记,方便幼儿有目的地选书,同时还能养成幼儿分类整理的好习惯。在幼儿进入图书馆看书时,我们还准备了一些旋律优美轻音乐,如:《月光奏鸣曲》、《波莱罗舞曲》等。在看书的时候,播放这样的背景音乐,让幼儿宽松的环境氛围里,享受看书,在看书的同时,得到身心的愉悦。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创设纯粹的阅读欣赏时刻。比如餐前,饭还没有来,教师可以给大家读一读故事,感受一下优美的词、句;刚组织完一个活动,孩子从外面进来大汗淋漓、心浮气燥,在下一个活动之前,给孩子读一段他们感兴趣的故事,可以让孩子静下心来;还有来园或离园以前,家长还没有来接,这时教师便可以给孩子读一本书,或是一本好书孩子们自己都会读了,就可以找一个语言能力强的孩子读给大家听。分享阅读,可以见缝插针!
  二、克服来自家庭的障碍,持续幼儿的阅读兴趣
  虽然活动一推出,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也受到了家长们的欢迎,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活动有助于更好地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但对于“借书回家”,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班有很大一部分幼儿的父母都忙于工作,平时都是不识字的奶奶来接的,登记借书卡的工作就不能完成,常常得由教师代笔,幼儿等待的时间就较长。另外一些素质不够高的家长还嫌麻烦,文文的奶奶还曾经生气地对我说:“你们为什么要让他们把书借回家看呢?真是烦死了!”面对这部分家长的不理解,我们唯有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此次活动的意义,扭转他们的观念,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于是,我特意避开家长“嫌借书登记麻烦”的焦点,而是转一个角度,问他们:“孩子把书借回家,到底看不看?”文文奶奶说:“那是没得说!每次借回家的书都是认认真真看完了才来还的。”我就抓住这个“活动的结果”,开导她:“借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多看书。文文能把每次借的书都认认真真看完,目的不就达到了?我们只是给她登记一下,就能让她增长许多知识,何乐而不为呢?”文文奶奶听完后,恍然大悟:“对呀!我怎么没这么想呢?”从那以后,文文奶奶变成了“借书回家”活动最积极的配合者。
  由此可见,要保持幼儿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成人必须提供适当地支持和指导。当然,成人的支持和指导包括教师和家长,方式也是多方面的: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对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赞赏,激发他们对阅读保持持久的兴趣和进一步阅读的积极性;也可以与幼儿共同阅读,共同分享阅读的经验与快乐;还可在引导幼儿对阅读材料观察、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阅读。这样的过程,不仅使幼儿成为主动的阅读者,而且也成为了多元阅读材料的创造者。
  三、不可忽视的后续活动,延伸幼儿的能力发展
  一个阶段以后,我们将幼儿的借书卡进行了汇总统计,根据图书被借阅的次数,评选出了“最受欢迎的书”,将目录张贴在“班级图书馆”处,向同伴分享、介绍值得看的好书。在平时,抽出一些时间,请幼儿来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可以是自己图书上的,也可以是借了书刚刚看到的,根据幼儿表述的情况,评选出了“最会讲的故事大王”。不但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记忆力,还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根据幼儿讲的故事再进行汇总,评选出了“最好听的故事”,并将故事内容打印,张贴出来。最后,对于参与阅读的积极分子,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儿童,我们准备了“最好的礼物——书”来奖励幼儿。通过这样的良性循环,孩子们越来越喜欢看书了,不光看书的技能有所提高,看书的质量也随之提高了不少。
  通过阅读,幼儿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这是在自我量度上的增加;通过阅读,幼儿的认识改变了,这是自我在本质上的提高;通过阅读,幼儿的思想感情升华了,这是自我在价值上的飞跃;通过阅读,幼儿的方法技术迁移了,这是自我在能力上的历练。学前儿童最需要的不是系统全面的知识,而是学习兴趣、习惯和不断增长的学习感受力。我们早期阅读教育的重点不是读、写多少字和词,而是营造多元的阅读环境,帮助幼儿在人生的最初阶段学会阅读,掌握自主阅读的基本技能,让幼儿在愉快而具有创意的学习中积累丰富的阅读经验,成为成功的自主阅读者。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幼儿园
其他文献
在一次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做了如下一则数学游戏。  教师给幼儿每人一张面值10元的交通卡,让幼儿在公共汽车(票价2元)、出租车(票价11元)、地铁(票价5元)、轮渡船(票价1元)四种交通工具中任意选择一种或几种,进行总价不超过10元的模拟消费活动。活动结束后,再给卡充值,使卡内仍然有10元的金额。最后,教师还要求幼儿把这一消费与充值的过程用数学题的表现方式在各自的练习纸上写出来。  不一
期刊
新课标指导下的音乐课已在全国各地开展多年,很多音乐教师摆脱了原有旧观念的束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孕育出崭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式。笔者在观摩了许多同行的研讨课和观摩课后却感觉忧虑,因为有些音乐课上得越来越不对味,甚至开始背离新课标的精神。音乐课的内容变得包罗万象,教学活动也精彩纷呈,可直至学生们快要离开教室时他们的歌还唱得生硬,乐器还不能流畅地演奏。这是因为教师过分追求形式的丰富,淡化了音乐教学的科
期刊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基本教学任务之一,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但究竟该如何在音乐学科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起着什么作用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一、在发声练习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是音乐课的必要过程之一。但假如为发声而发声,我想是否太单纯了一些,能否用一些有一定难度,又具有爱国主义内涵的练声曲进行教学。比如我选
期刊
诗歌是美的化身,翱翔在诗的天空里,让人心旷神怡,可谓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程。在新修订的语文实验课本中增加了不少享誉中外的现代诗篇。笔者在诗歌教学实践中,除了注重通过诵读揣摩意境情感,还总结了数种以诗歌阅读促进写作的方法。  一、巧化诗歌素材为散文,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是用凝练隽永的语言,描摹意象,构织画面,创设意境,传情达意的。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博大丰富的资源库,利用它在语言方面生动传神的
期刊
什么样的男女才能被称为性感?如果你问一百个人可能会得到一百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从人类诞生在这个地球上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没有停止过对性感的探索,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粗壮结实就是性感,因为它代表了旺盛的生殖能力;宋朝以后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是文弱清秀,削肩、柳腰、平胸被视为美的标准,尤其是“三寸金莲”更被男人当作是性感的圣品般顶礼膜拜。今天,性感的标准不再单一,它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更多元化的态势,《MOD
期刊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而教育的实施主体在于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方颖则指出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构建和谐课堂要集中处理好师生关系,把握好教学过程,解决好和谐交往[2]。和谐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素质教育理念”、“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等;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地处
期刊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这是长久以来对于我们老师教学的真实写照,但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已经是形式多样、声光俱全了。而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也已悄然走近了学校,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能体现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它简便的操作,使教师由“点击者”转变为“点拨者”,它高效的交互性,让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熟练运用,从而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认为呢?笔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动画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动画教学笔画,来分析结构,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炎黄子孙的魂灵。但古典诗词因其抒情性和含蓄性的特点给中学生理解、鉴赏和评价诗
期刊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深知听、说、读、写,一直是英语教学的四要素。而新课改理念下,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人们进行言语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主要途径之一。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学生听力缺陷:  1.学生的发音不准。包括单词读音不准,近义音词混淆,不清楚连读、强弱读音、生音和失去爆破等音的读法。所有这些都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能准确辨音识义,造成听力水平低。  2.学生词汇量小,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