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一竿长篙,向青草更茂处漫溯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melwin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熟练运用,从而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认为呢?笔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动画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动画教学笔画,来分析结构,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不仅激起识字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析形索义”,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现代化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中出现了古文字“石”“泉”“燕”等。古文字是我们的祖先为了记忆所见所闻而创作的文字符号。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我在本课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多媒体,使学生通过多媒体,将古人眼中的图画符号到古文字再到现代字的演变过程动画般的映入学生眼帘,既有趣又形象生动。学生了解了古文字的形成过程记忆起来也就不枯燥乏味了,这就是多媒体在识字教学中的优势体现,让枯燥乏味的识字教学生动有趣起来。
   二、猜谜记字
  把有的字编成字谜,让学生猜,在猜的过程中把字形记住。
  如:苏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有能行千里(驰)有土能种庄稼(地)有水能养鱼虾(池)。”再如,一人靠在大树上(休),一人站在火堆旁(伙),一人站在小亭边(停),一人身边有个半(伴),一人放牛把歌唱(件),一人身边一本书(体),一人有主(住)等。另外我还带着孩子根据文字的特点,自己编出一些便于记忆的方法:
  示字旁边一口田(幸福的福)。用石头划皮肤(破)。三个人过日子。(春天的春)。太远加月亮(明)。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的后面(从),两个学生手拉手(朋友的友)。
   三、游戏识字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能集中注意力听讲的时间很短暂。因此在教学中我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做游戏便是最好方法之一。把汉字中合体字分成几个部件做成小卡片让孩子们自己拿着,然后我说出一个新学的合体字,让孩子们找出组成这些字的各个部件。比如我说大地,孩子们便自觉地拿出“土”“也”两个部件组成大地的“地”,这就是找朋友的游戏。
   四、归类识字
  归类记字法实际上是偏旁归类识字法。把同一偏旁的字,总结归类在一起。归类能显示出该类生字所具有的共性。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类生字的构成规律,便能一学就是一大串。然而也不能简单作一个归类。要有情趣性。我从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学习他人的先进方法。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很多同一偏旁的字,我尝试把同一偏旁的字编顺口溜。我先给学生做示范编了个两点水的顺口溜。“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冯晓晓做完值日,一看手脏了。他冲进洗手间,用凉水洗手,水冰凉冰凉的。手虽然洗净了,但冻的他赶紧把手凑到一起搓了搓。”这段话中一共有九个两点水的字。孩子们一会儿工夫就记住这段话,并能很顺利的写出这些两点水的字。这种方法大大调动了小朋友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我让孩子们自己学着编。你别说,真的是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节课下来孩子们编出了许多令你刮目相看的顺口溜。如:足字旁的字:一天,爸爸领带笑笑去玩,笑笑跑在前面高兴地在马路上又蹦又跳。脚下一滑,跌了一跤。从这次以后孩子们对写同偏旁的字时候,总是兴趣盎然,就连最不愿意写字的同学也能一口气各写了十几个来。
  五、儿歌记字
  儿歌记字,妙趣横生,增强记忆。我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从网上搜集了一些。如:流水的“流”三点水,头上流,转个弯碰石头,分成三条小溪流。做事的“做”单人旁、反文长、古字中间坐大堂。碧绿的“碧”王大娘白衣裳,一屁股坐在石头上。再如学生难辨“密”和“蜜”,“密林长在山中,蜂蜜酿自蜂虫。”通过儿歌中的下划线,孩子们很自然地就区分了“密”和“蜜”的不同。
  小小汉字,奇妙无穷。要想充分完成识字教学的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作者单位:灌南县六塘小学
其他文献
后进生在品德发展和知识掌握方面像迟开的花,后飞的雁。转化后进生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 一项重要任务。优化后进生的心理品质,扬起其思想的风帆,使之摆脱自卑的阴影,与优秀生一样昂首挺胸“表现自我”,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作为班主任,具体怎样优化后进生的心理品质,使之扬起思想的风帆?  一、 要选择最美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扉  在教育教学中,语言会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增加力量,给迷茫的双眼带
期刊
社会在进步, 世界在发展,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在当前已经时不我待。陈至立同志在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统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计算机是工具,学会使用计算机是同会读、会写、会算一样的;但计算机又不是一般的工具,只会使用是不行
期刊
时光飞逝,自己的童年好像还在眼前,我却已为人师。想想我的童年里,什么事最快乐呢?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趣事吧!什么事最让我难过呢?是犯错被老师或者被父母批评吧!童年必须是快乐的,可是快乐不是一味的放纵或者一味的管辖,需要大人们正确的引导。可是有时我们找不到方法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剥夺了孩子太多的乐趣,勒令他们这样那样。幼儿园时期是孩子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他们总有讲不完的话、玩不完的游戏、闹不完的矛盾
期刊
在一次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做了如下一则数学游戏。  教师给幼儿每人一张面值10元的交通卡,让幼儿在公共汽车(票价2元)、出租车(票价11元)、地铁(票价5元)、轮渡船(票价1元)四种交通工具中任意选择一种或几种,进行总价不超过10元的模拟消费活动。活动结束后,再给卡充值,使卡内仍然有10元的金额。最后,教师还要求幼儿把这一消费与充值的过程用数学题的表现方式在各自的练习纸上写出来。  不一
期刊
新课标指导下的音乐课已在全国各地开展多年,很多音乐教师摆脱了原有旧观念的束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孕育出崭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式。笔者在观摩了许多同行的研讨课和观摩课后却感觉忧虑,因为有些音乐课上得越来越不对味,甚至开始背离新课标的精神。音乐课的内容变得包罗万象,教学活动也精彩纷呈,可直至学生们快要离开教室时他们的歌还唱得生硬,乐器还不能流畅地演奏。这是因为教师过分追求形式的丰富,淡化了音乐教学的科
期刊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基本教学任务之一,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但究竟该如何在音乐学科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起着什么作用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一、在发声练习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是音乐课的必要过程之一。但假如为发声而发声,我想是否太单纯了一些,能否用一些有一定难度,又具有爱国主义内涵的练声曲进行教学。比如我选
期刊
诗歌是美的化身,翱翔在诗的天空里,让人心旷神怡,可谓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程。在新修订的语文实验课本中增加了不少享誉中外的现代诗篇。笔者在诗歌教学实践中,除了注重通过诵读揣摩意境情感,还总结了数种以诗歌阅读促进写作的方法。  一、巧化诗歌素材为散文,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是用凝练隽永的语言,描摹意象,构织画面,创设意境,传情达意的。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博大丰富的资源库,利用它在语言方面生动传神的
期刊
什么样的男女才能被称为性感?如果你问一百个人可能会得到一百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从人类诞生在这个地球上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没有停止过对性感的探索,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粗壮结实就是性感,因为它代表了旺盛的生殖能力;宋朝以后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是文弱清秀,削肩、柳腰、平胸被视为美的标准,尤其是“三寸金莲”更被男人当作是性感的圣品般顶礼膜拜。今天,性感的标准不再单一,它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更多元化的态势,《MOD
期刊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而教育的实施主体在于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方颖则指出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构建和谐课堂要集中处理好师生关系,把握好教学过程,解决好和谐交往[2]。和谐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素质教育理念”、“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等;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地处
期刊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这是长久以来对于我们老师教学的真实写照,但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已经是形式多样、声光俱全了。而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也已悄然走近了学校,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能体现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它简便的操作,使教师由“点击者”转变为“点拨者”,它高效的交互性,让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