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让古诗词教学事半功倍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炎黄子孙的魂灵。但古典诗词因其抒情性和含蓄性的特点给中学生理解、鉴赏和评价诗歌带来很大难度,于是课堂造境对诗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一、导语入诗境
  在讲解《声声慢》时我用了这样的导语来锤炼教学语言:“她是大明湖畔溪亭日暮,看藕花红碧,沉醉不知归路,惊鸥鹭纷飞的闺阁豪杰;她是归来堂上帘卷西风,编金石遗文,把酒东篱,人比黄花瘦的易安居士;她是南渡舟中山河零落,听疏雨梧桐,淡酒枯坐,愁与夜俱生的孀居老妇。今天让我们走近声声慢谱声声愁,声声愁传声声恨的千古词人李清照。”通过锤炼教学语言简介李清照一生的三个重要阶段:闺阁中的爽朗少女、青州闲雅的少妇和南渡漂泊的孀妇,使学生在声声愁绪声声长恨的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诗词学习。这种气氛与课文的情感协调一致。这样,就为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作了感情上的准备。同学们在课堂导语的感情酝酿中自读全词,把握人物的独特个性,领悟诗歌的意境。整个导入先声夺人,具有一定的震撼力。
  二、美读传诗境
  诵读法可营造氛围,使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而醉其音”。叶圣陶、朱自清等先生对朗读这种吟诵方式推崇备至,称之为“美读”。因为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的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美感,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愫。清朝桐城大家刘大魁也提出“因声传气”的说法,由声节求字句,再由字句求神气。通过诵读初步读出文章的格律声色,进而再读出文章的神理气味。诗歌因其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韵律和谐的特点,使得诵读法在诗歌教学中尤为重要。诗歌教学中通过处理诗歌的轻重缓急、停顿间隔,进而把握情感基调。声情并茂的朗诵,营造出一种令人如醉如痴的情境氛围,也正是这种气氛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意境。例如讲解《蜀道难》、《将进酒》时,我选择了著名演员焦晃的朗诵录音。他对李白诗歌或激越热烈豪情入胸,或深沉低回静默沉吟,或寻仙归隐企慕期盼的精彩演绎深深地感染了学生;讲解《琵琶行》时我又选用低沉的音调和舒缓的语速使学生体会出了哀婉绵延的意境。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诗歌内容,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诵读使学生不仅发现诗歌语言的韵律美,同时真切地感受到作品的情韵和气势。
  三、意象寓诗境
  在讲授《春江花月夜》时,我先播放了一段恬静清新的琵琶独奏曲《春江花月夜》,并用多媒体展示江水、明月、汀上白沙、香草芳甸、江潭落月、游子扁舟在江、思妇高楼独倚的画面。那舒缓的音乐、恬静的画面一下子将学生引入深沉、寥廓、宁静又怅惘的氛围中。继而又围绕全诗的行文线索感受意象品味情感,由月下之景引发月下之思,再由月下之思感受月下之情,最后师生一起融入那迷离优美的春江花月的诗境之中,掬一捧月下的春江水。教学中一旦出现这样“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可见创设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情境,对学生具有认识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双重意义。当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处于极致时,学生的认识功能也发展到了极致,教师的教授能力也得到最佳状态的发挥,会产生忘我的精神状态。通过多媒体辅助手段,再现诗歌提供的意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深刻体验诗歌内涵之美。
  四、类比品诗境
  在讲解晏殊的《蝶恋花》一词时,我引用了杜安世《端正好 》一词作如下比较: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槛菊愁烟沾秋露。天微冷、双燕辞去。月明空照别离苦。透素光、穿朱户。
  夜来西风凋寒树。凭阑望、迢迢长路。花笺写就此情绪。特寄传、知何处? ——杜安世《蝶恋花》
  两首词意象的选取、句式的排列乃至情境的营造都相仿,但晏词更注重细节,用“泣”、“轻寒”、“不谙”和“望尽”这些细腻传神、饱含情感的细微动作传达出深婉的情致与寥廓高远的情怀。通过设置类比,学生体会出晏词在细微处更胜一筹。
  理想的课堂造境,就是实现课堂之境、文本之境、思维之境的融通。通过导语入诗境、美读传诗境、意象寓诗境和类比品诗境四个阶段情境的创设,最大限度地还原出原生态的古诗词文本情境,把语言文字化为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将作品中的情境生成为学生个体的独特的体验。实现课堂之境与古诗词文本之境乃至学生思维之境的统一。课堂情境是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过程中的,而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素养、激情与真情、丰富的知识储备,时时造境,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学会鉴赏古诗词,让诗歌教学走出困境,事半功倍。
  作者单位:江苏灌南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社会在进步, 世界在发展,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工作在当前已经时不我待。陈至立同志在2000年10月25日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内容从传统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计算机是工具,学会使用计算机是同会读、会写、会算一样的;但计算机又不是一般的工具,只会使用是不行
期刊
时光飞逝,自己的童年好像还在眼前,我却已为人师。想想我的童年里,什么事最快乐呢?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趣事吧!什么事最让我难过呢?是犯错被老师或者被父母批评吧!童年必须是快乐的,可是快乐不是一味的放纵或者一味的管辖,需要大人们正确的引导。可是有时我们找不到方法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剥夺了孩子太多的乐趣,勒令他们这样那样。幼儿园时期是孩子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他们总有讲不完的话、玩不完的游戏、闹不完的矛盾
期刊
在一次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做了如下一则数学游戏。  教师给幼儿每人一张面值10元的交通卡,让幼儿在公共汽车(票价2元)、出租车(票价11元)、地铁(票价5元)、轮渡船(票价1元)四种交通工具中任意选择一种或几种,进行总价不超过10元的模拟消费活动。活动结束后,再给卡充值,使卡内仍然有10元的金额。最后,教师还要求幼儿把这一消费与充值的过程用数学题的表现方式在各自的练习纸上写出来。  不一
期刊
新课标指导下的音乐课已在全国各地开展多年,很多音乐教师摆脱了原有旧观念的束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孕育出崭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式。笔者在观摩了许多同行的研讨课和观摩课后却感觉忧虑,因为有些音乐课上得越来越不对味,甚至开始背离新课标的精神。音乐课的内容变得包罗万象,教学活动也精彩纷呈,可直至学生们快要离开教室时他们的歌还唱得生硬,乐器还不能流畅地演奏。这是因为教师过分追求形式的丰富,淡化了音乐教学的科
期刊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基本教学任务之一,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但究竟该如何在音乐学科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起着什么作用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一、在发声练习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是音乐课的必要过程之一。但假如为发声而发声,我想是否太单纯了一些,能否用一些有一定难度,又具有爱国主义内涵的练声曲进行教学。比如我选
期刊
诗歌是美的化身,翱翔在诗的天空里,让人心旷神怡,可谓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程。在新修订的语文实验课本中增加了不少享誉中外的现代诗篇。笔者在诗歌教学实践中,除了注重通过诵读揣摩意境情感,还总结了数种以诗歌阅读促进写作的方法。  一、巧化诗歌素材为散文,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是用凝练隽永的语言,描摹意象,构织画面,创设意境,传情达意的。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博大丰富的资源库,利用它在语言方面生动传神的
期刊
什么样的男女才能被称为性感?如果你问一百个人可能会得到一百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从人类诞生在这个地球上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没有停止过对性感的探索,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粗壮结实就是性感,因为它代表了旺盛的生殖能力;宋朝以后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是文弱清秀,削肩、柳腰、平胸被视为美的标准,尤其是“三寸金莲”更被男人当作是性感的圣品般顶礼膜拜。今天,性感的标准不再单一,它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更多元化的态势,《MOD
期刊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而教育的实施主体在于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方颖则指出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构建和谐课堂要集中处理好师生关系,把握好教学过程,解决好和谐交往[2]。和谐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素质教育理念”、“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等;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地处
期刊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这是长久以来对于我们老师教学的真实写照,但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已经是形式多样、声光俱全了。而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也已悄然走近了学校,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能体现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它简便的操作,使教师由“点击者”转变为“点拨者”,它高效的交互性,让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熟练运用,从而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认为呢?笔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动画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动画教学笔画,来分析结构,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