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水平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h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我们深知听、说、读、写,一直是英语教学的四要素。而新课改理念下,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人们进行言语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我们学习语言的最主要途径之一。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学生听力缺陷:
  1.学生的发音不准。包括单词读音不准,近义音词混淆,不清楚连读、强弱读音、生音和失去爆破等音的读法。所有这些都使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不能准确辨音识义,造成听力水平低。
  2.学生词汇量小,使学生在听的过程常遇到生词,导致听的行为阻滞,思维过程中断,即使听出词句的读音,但不能了解文意,也同样不会产生好成绩。
  3.学生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和逻辑认定能力差,对一些听到的语句就会辨别不清,如果加大阅读量,多进行朗读训练,逐渐形成英语语感,听力水平便会有所提高。
  4.听力水平低与听力习惯的培养和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也有关系。学生听英语时习惯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总是把听到的内容从英语翻译成汉语,借助母语去理解听到的内容,而不能形成用英语思考英语的习惯。
  其次在教学中,听力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语言知识的接收、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实际交际能力的培养。英国教育学家曾经说过”We can’t speak without listening” 要提高听力,我们还应该知道,听力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听,一个是理解。听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但去理解所听的内容是一个主动、积极的过程。人们听到同样的话语,但是他们的理解就千差万别了。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呢?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来解决:
  (一)教师和学生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要加强听的训练,注意听的效果,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对听的训练,让学生多听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多用英语进行教学,少用或不用母语;还要尽量利用录音机和录音磁带,使学生多听美、英人的声音,使学生习惯于听地道、标准的英语语音。
  要使用好课文磁带,注意放听方法。英语课本磁带的语言、语调都比较地道,教师指导学生听课文录音带,让他们有意识地去模仿重音、同化、连读、失破等朗读技巧,老师进行及时纠正和正确的传授,并引导学生反复练习。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对学生加强地道语音、语调的训练。
  (二)听力教学措施多元化,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训练过程中,要变换练习方式,每种练习都不要练得时间太长,要经常变换练习方式。随着练习方式的变换,由简而繁,由慢而快,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形成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以保持学生做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在注意培养学生听力的过程中,听力教材的选用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初中英语课本的课文、对话、句型都是很好的听力教材。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根据教学的要求,设计各种练习形式。在教学课文时,先让学生听音会意,使其理解新教材,也就是先听录音,让学生学习地道的语音,做到先入为主。同时,教师要用图画或动作示意。学生一边听录音,一边看图或动作,从中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把句子的声音同它所表示的意思或情景直接联系起来,达到初步理解。
  2.精心选择课余阅读材料:现行初中英语教科书语言地道、内容涉及到英语国家人文景观、风俗习惯、世界范围内的科技、教育、历史、地理知识、日常生活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学生的视野。另外可以选择一些可视材料让学生训练。录像不仅使学生亲耳听到人们在各种场合进行的言语交际,而且还能亲眼看到各种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非言语交际,如:手势、表情、姿势以及各种不同的交际场景。
  3. 记忆性训练:听力训练形式多样,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课堂教学的需要,使用英语课堂用语,通过课堂用语,可以复习不少学生学过的单词和句型。学生听了易懂,在反复接触中也易于理解和记忆。如果课堂用语中出现生词,教师可以解释一下,以帮助学生领会其意义。如在要求学生读课文或句型后,教师说:“Stop reading please. Stop to write down the new words on the blackboard”.学生很容易听懂这些话。通过几次反复,他们就理解了“Stop doing” and “stop to do”的区别在哪里了。 英语学习中一个重要过程是识记。课文材料在较熟悉的情况下,反复跟读,达到印象深,记忆牢、语感强、提高快、效果好,是提高听力能力的方法之一。
   4. 让学生参与:在听力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老师的主导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上,在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提高听力的技巧上
  (三)创造良好的听力环境
  1. 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模拟语言环境
  学校应该尽量提供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这样为学生营造一个近似真实的语言环境,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真实的示范,然后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模仿使用这些技巧,以求最高效率和最佳学习
  2. 多看原版电影,模拟纯正母语
  学生既能学到地道的口语也提高他们的听力能力,更主要的是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由被动转为主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作为英语教师,应多创造英语交际机会,设计合理的情境,开展有效活动,鼓励学生自觉地在课外寻找一切听的机会。相信在教师们的正确引导及学生们的刻苦努力下,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赣榆县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时光飞逝,自己的童年好像还在眼前,我却已为人师。想想我的童年里,什么事最快乐呢?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的趣事吧!什么事最让我难过呢?是犯错被老师或者被父母批评吧!童年必须是快乐的,可是快乐不是一味的放纵或者一味的管辖,需要大人们正确的引导。可是有时我们找不到方法会有意或者无意地剥夺了孩子太多的乐趣,勒令他们这样那样。幼儿园时期是孩子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他们总有讲不完的话、玩不完的游戏、闹不完的矛盾
期刊
在一次数学教学观摩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做了如下一则数学游戏。  教师给幼儿每人一张面值10元的交通卡,让幼儿在公共汽车(票价2元)、出租车(票价11元)、地铁(票价5元)、轮渡船(票价1元)四种交通工具中任意选择一种或几种,进行总价不超过10元的模拟消费活动。活动结束后,再给卡充值,使卡内仍然有10元的金额。最后,教师还要求幼儿把这一消费与充值的过程用数学题的表现方式在各自的练习纸上写出来。  不一
期刊
新课标指导下的音乐课已在全国各地开展多年,很多音乐教师摆脱了原有旧观念的束缚,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孕育出崭新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方式。笔者在观摩了许多同行的研讨课和观摩课后却感觉忧虑,因为有些音乐课上得越来越不对味,甚至开始背离新课标的精神。音乐课的内容变得包罗万象,教学活动也精彩纷呈,可直至学生们快要离开教室时他们的歌还唱得生硬,乐器还不能流畅地演奏。这是因为教师过分追求形式的丰富,淡化了音乐教学的科
期刊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基本教学任务之一,音乐教育也不例外。但究竟该如何在音乐学科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呢?它对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优秀品德起着什么作用呢?我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一、在发声练习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对学生进行发声练习是音乐课的必要过程之一。但假如为发声而发声,我想是否太单纯了一些,能否用一些有一定难度,又具有爱国主义内涵的练声曲进行教学。比如我选
期刊
诗歌是美的化身,翱翔在诗的天空里,让人心旷神怡,可谓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旅程。在新修订的语文实验课本中增加了不少享誉中外的现代诗篇。笔者在诗歌教学实践中,除了注重通过诵读揣摩意境情感,还总结了数种以诗歌阅读促进写作的方法。  一、巧化诗歌素材为散文,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诗歌是用凝练隽永的语言,描摹意象,构织画面,创设意境,传情达意的。诗歌本身就是一个博大丰富的资源库,利用它在语言方面生动传神的
期刊
什么样的男女才能被称为性感?如果你问一百个人可能会得到一百个完全不同的答案。从人类诞生在这个地球上的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没有停止过对性感的探索,在上古母系氏族社会,粗壮结实就是性感,因为它代表了旺盛的生殖能力;宋朝以后人们对美女的要求是文弱清秀,削肩、柳腰、平胸被视为美的标准,尤其是“三寸金莲”更被男人当作是性感的圣品般顶礼膜拜。今天,性感的标准不再单一,它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更多元化的态势,《MOD
期刊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教育是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教育。而教育的实施主体在于课堂教学,构建和谐课堂。方颖则指出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构建和谐课堂要集中处理好师生关系,把握好教学过程,解决好和谐交往[2]。和谐教育视野下的课堂教学关注的是“素质教育理念”、“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理念”、“尊重的教育理念”等;在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地处
期刊
“一支粉笔,三尺讲台”,这是长久以来对于我们老师教学的真实写照,但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的课堂已经是形式多样、声光俱全了。而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也已悄然走近了学校,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又能体现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新课程理念,它简便的操作,使教师由“点击者”转变为“点拨者”,它高效的交互性,让学生由“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么如何让学生读准字音,掌握字形,理解字义,熟练运用,从而更好地完成识字教学认为呢?笔者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应从如下方面着手:  一、动画识字  低年级的孩子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在识字教学中利用动画教学笔画,来分析结构,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必修课程的阅读与鉴赏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诗歌,作为最古老的文学样式,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滋养着炎黄子孙的魂灵。但古典诗词因其抒情性和含蓄性的特点给中学生理解、鉴赏和评价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