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策略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sen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设计是从教育技术领域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系统方法,其特征是通过技术的手段使教学更有成效。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环,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媒体与环境的合理组合及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关系到生物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科学而合理地设计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 物课堂教学 目标设计 策略
  在我国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合理而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目标,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理论与实践如何结合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且缺乏实证性的研究。所以,在新课程背景下,怎样才能使设计的课堂教学目标既能真正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又具体、明确、具备可操作性,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
  一、加强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
  调查数据显示,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参考生物课程标准的人数要远远少于参考教学参考书、优秀教案、自己以往的备课本和个人经验,而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当代社会生活对生物学的要求一起位列倒数后三位。同时还发现教师的教学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匮乏,如对“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加涅的学习结果理论”、“马杰的行为目标三要素”、“格朗伦的内外结合表述法”、“任务分析法”这些理论知识,选择“没有听说过”或“听说过,但不清楚”的比例分别高达63.1%、73.8%、74.8%、86.4%、70.9%。同样,对“新课程目标的领域和层次”这一问题,在参加被调查的103位教师中,有5位答案为空缺,还有25位选择了“没有听说过”或“听说过,但不清楚”,51位教师选择了“基本知道”,仅有22位教师选择了“很清楚”。访谈中发现:许多教师认为自己已基本掌握了《生物课程标准》的内容,但当谈及“高中生物课程”的必修和选修各包括了哪几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括了哪几个部分时,许多教师又要去翻阅《课程标准》,反映了一线教师对这块内容的生疏;而且知道知识性目标分“了解”、“理解”、“应用”等水平的较多,而知道技能性目标分为“模仿”、“独立操作”水平和情感性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领悟(内化)”水平的则较少,知道并能列举各个行为动词的就更少。
  二、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高中教育应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现代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者、开发者和组织者,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顾问和助手,学生个体生命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的历史使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顾问,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学生则是教师建议的“接受者”和“加工者”。但目前有些“探究性学习”,大家感受到的只是问和答,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被教师严格地控制着,学生只是按照教师预先的设计机械地实施一些操作和记录,连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也作了详细规定,甚至学生偶尔出现的偏离也被教师及时纠正过来了。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一部分在于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没有很好地考虑学生的需求。
  三、进一步开展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新课程不仅会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使其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将与学生共同成长。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这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如果天天上课成为教师单调乏味的负担,那么学习对学生来说就会变成枯燥的事情。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进行研究,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好途径,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遇到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这个过程就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尤为重要。比如:一个兴趣,尝试一种新的想法,开发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一个困难,解决一个问题,或弥补一个缺失;课堂上的意外与无法解释的体验可以看作是进行研究、发展教学策略的一个起点。之后,通过观察、访谈及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找到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达到对情境的深入透视和理解,确定自己的行动策略。
  四、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的交流与合作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应有权利、有义务也有能力对课堂教学加强反思、研究和改进。而加强教师之间的相互切磋、互助合作,可使教师个人少走弯路,在同伴互助中更好地成长。因此,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设计的交流与合作。在我们备课组活动中,主要采取了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备课组或教研组的教师同上一节课,由于各教师持有不同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经验也有很大的差异,对所教内容就有不同的理解,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设计。这有助于学习和借鉴他人有益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学特色。二是实行互助式观课,要求在课前共同商定好观课的主题和重点;观课者及时做好课堂观察和记录,以及自己的思考;开展课后的讨论,讨论要针对主题和重点;授课者将改进措施实施到后续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实践证明,这对培养年青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曾在暑假中指导过一些初中毕业生,对他们进行初高中的衔接教学,反响不错。而每年高一新生进来,笔者都会对其进行一定的衔接教学。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  【关键词】初高中英语衔接 教学 方式创新探讨  一、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细心维护好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内在动力。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高一新生其实刚进入高中校园时,那样
古语有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这句名言来形容当今教育方式的改革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伙伴。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解决的
【摘要】课堂提问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教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平台,是让学生思维不再缺席的重要手段,是达到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课堂提问  一、教师进行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我国明代学者陈献章也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可见提问在语文课堂上至关重要,它是学生获得知
从2003年大学毕业至今,从事新闻行业已经有些年头了。从事新闻的这些年里,我想了很多,同时也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生疑问。很多刚参加工作的人常问我,作为一名新闻从 It has
诱导教学法在每一科的教学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就体育课中的诱导教学法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一、语言诱导的方法  语言诱导是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语言诱导是将要学习的动作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在学生大脑中初步建立一个形象概念的过程,并激发学生的练习欲望。  首先,激发学生兴趣的诱导。在课的引入部分,如果能运用语言诱导来达到此目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例如,在开学初的室内引导课上,给学生介绍本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 PM 的石化厂变电站自动化电力监测系统 ,PM 是基于监测和控制设备的微处理器 ,它与 PLC、上位机等设备共同构成电力监测系统。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游泳项目在众多的健身项目中备受人们喜欢,也是目前受社会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们所推捧的一项体育运动,正因如此社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游泳培训班,而这些游泳培训班为吸引更多游泳
【摘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应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本文以所在基层党组织为例,首先介绍所在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其次分析目前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阐述今后如何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关键词】基层党建 做法 问题 思路  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把听、说、读、写、思、画等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使之相得益彰。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小学 低年级 阅读教学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
俗语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同样,上天赐予了每个学生天赋,只是老师没有发现,如果说优秀生犹如茁壮成长的幼苗,那么后进生就宛如未扎根大地,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幼苗。他们需要更多阳光的照耀,更多雨露的滋润。而使他们茁壮成长的雨露,便是教师给予学生的爱。“爱是无比强大的教育者。”这表明教师只有当他真心真意地爱着学生的时候,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爱得越深、越切,学生才能“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