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shadow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社会主义‘有点潮’”系列主题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配合活动制作的同名电视理论专题片在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媒体播出后获得广泛好评,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本文从“什么是‘有点潮’”“‘有点潮’潮在哪儿”“‘有点潮’从何而来”“‘有点潮’潮涌何处”四个方面详解了开展主题活动和制作播出相关专题片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社会主义;“有点潮”;主题活动;“四个自信”
  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社会主义‘有点潮’”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开展“社会主义‘有点潮’”征文、演讲比赛、主题歌征集和电视理论片制作。①组织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是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宣传的现实需要,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现实需要。因此,从理论上论证和阐释好社会主义“有点潮”,既是工作需要,也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为什么是“有点潮”:一个总体评价
  纵观人类文明前行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它就像一条奔腾的江河,川流不息,时而飞流直下,时而缓缓流动,时而千回百转,唯一不变的是,不管期间有多少阻隔,浩浩长河总是呼啸向前。社会主义自诞生以来,不仅掀开了人类历史的崭新一页,也谱写了人类历史的光辉篇章。用“有点潮”一词形容社会主义并非湖南首创。根据《中国青年报》公开报道,2016年5月长安街读书会、团中央“青年之声”学习服务联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在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社会主义有点潮——重读马克思,登大道之行”主题论坛。②之后,全国一些高校开展了“社会主义有点潮”主题团日活动和相关学术讨论。“潮”一词内涵丰富,不同地域的人们对“潮”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随着“有点潮”这一网络语的流行,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越来越倾向用“有点潮”来形容和评价新鲜和美好的事物,彰显的态度是鲜明的、肯定的、善意的,也是具有坚实学理支撑的。这个坚实的学理支撑,要从三个维度来看:
  (一)从理论维度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一源到多流的飞跃
  1516年,托马斯·莫尔《乌托邦》的发表,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至此,在人类追求理想社会的道路上艰辛跋涉了332年的空想社会主义,完成了从空想到科学的转变。但由于不同时期,人们对社会主义思想认识的不同,在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组织上的分裂,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社会主义派别和思潮。比较大的一次分裂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分道扬镳与长期对立对抗。我们知道,在19世纪第一国际、第二国际时期建立的工人阶级政党统称社会民主党,党内形成左右两派。当时社会民主党奉行的社会民主主义即科学社会主义。德、奥等国工人阶级因面临社会主义与民主主义双重任務,故名为社会民主党;在法国,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故称社会主义党。1895年恩格斯去世后,党内左右两派分野日益明显,左派坚持革命路线,右派转向改良路线。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右派站在狭隘爱国主义、沙文主义立场,支持本国帝国主义政府的战争政策,从而完全背离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左派则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号召继续革命。这时以列宁为首的左派主张退出社会民主党,以马克思恩格斯1847年建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为榜样,另建共产党。1918年3月俄国社会民主党带头改名俄共(布),随后西欧大批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的左派也纷纷退出社会党或社会民主党,另建共产党。这样从1919年起,在国际工人运动中共产党与社会党、科学社会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两派分道扬镳,也奠定了今天社会主义遍布世界、齐头并进的基本格局和态势。英国学者格里菲斯于1924年在伦敦出版了一本题为《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论文集,列举的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就有260多种,我国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新城说17世纪以来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有300多种。在当代,社会主义思潮和号称“社会主义”的派别确实很多。社会主义从“一源”到“多流”的发展,极大了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世界的传播和生动、深入实践。但需要指出的是,“流”也有主干与枝干、主流与支流之分,有的支流“流”得太偏、太远,可能就流到别的“流”上去了,而不再属于它原来的那个“源”。就像人走路,一开始就走偏了、走错了,在错误的路上走得越远,越不知道回来的路,越可能走上不归路。民主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的一股思潮、一个流派,虽然有“社会主义”之名,但自从它与科学社会主义分道扬镳后,在修正主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早已流到资本主义的大江大河中去了。民主社会主义从根本上否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它本质上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虽然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但它根本上遵循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基本原则,它本质上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不仅让科学社会主义这一“源头活水”长流,而且让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焕发勃勃生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不可逆转、不可替代地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长河的主干与主流,科学社会主义的浩浩江河在当代中国“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发展态势正助推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越走越宽广。
  (二)从空间维度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一国到多国的飞跃
  在夺取政权方面,1847年建立第一个共产党之后,1848年就迎来了革命的春天。在1848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第一次搏斗中,无产阶级没有能够夺取政权。在革命失败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准备和积聚力量,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期间,无产阶级第一次夺取了政权,第一次建立了无产阶级国家的雏形。然而,这个雏形只存在72天。巴黎公社失败后,又经过三十多年的准备和较量,到1917年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很多国家的共产党乘胜追击,又在东亚和东欧建立了十几个社会主义国家。20世纪2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建立了共产党,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扩展到了大洋洲、南美洲、亚洲和非洲,真正具有了世界规模。近百年后,目前世界上约有120多个国家近130多个仍保持共产党名称或坚持马克思主义性质的政党,其中执政的共产党有5个(中国、越南、古巴、朝鲜、老挝),南非共产党、葡萄牙共产党等16个国家的共产党近期在执政联盟中参政。目前,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有133个坚持社会主义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近期国内选举中在议会占有席位,其中白俄罗斯共产党、比利时共产党、巴西共产党、法国共产党、日本共产党、乌拉圭共产党等30个共产党在本国上议院占有席位。仅就共产党员数量看,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同盟”时,世界上才有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约400名党员。经过近一百年的发展,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世界上有75个共产党组织、2000多万党员。到目前,现有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党员总数约有9750多万人,其中,中国共产党党员有8800多万,越南共产党党员约450万、朝鲜劳动党党员约400多万、古巴共产党党员约100万、老挝人民革命党党员10多万人。除了社会主义国家外,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共产党组织共有党员约850万人。加起来,目前世界上约有1.06亿多共产党员,约占世界总人口数的1.52%。总的看,这些数量是巨大的,这些变化是巨大的。在当代世界,有如此高度统一的政党名称,除了共产党,别无其他;有如此之广覆盖面,除了共产党,别无其他;有如此之多党员数量,除了共产党,别无其他。   (三)从实践维度看,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从初步探索到不断深化的飞跃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后,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了蘇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虽然有不少弊端特别是在苏联后期腐朽僵化,但不能否认,苏联模式对于巩固和保卫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功不可没,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功不可没,对于形成和壮大社会主义阵营功不可没。斯大林逝世后,南斯拉夫、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除阿尔巴尼亚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逐渐拉开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越南、古巴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发展到多种模式。特别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中国吸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开辟出具有世界影响和世界意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坚持社会主义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货物出口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旅游市场,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在21世纪,中国以独特的力量与地位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振兴的中流砥柱和旗帜。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及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促使世界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对比在21世纪发生新变化、呈现新格局。总的看,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发展的长周期中开始进入规模较大的衰退期,而世界社会主义虽然总体上仍然处于“苏东剧变”之后的低潮期,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主要依托和标志,开始进入世界社会主义发展长周期的上升期。
  历史和现实表明,自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诞生以来,世界社会主义从源于西欧一隅的一股涓涓细流到19世纪中叶,它已由多支分流汇合为绵绵江河,已由少数思想家的光辉思想变为有几百万群众参与的社会运动;到20世纪后,世界社会主义更加激流汹涌、浪潮澎湃;到20世纪末,世界社会主义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突然急转直下,陷入谷底;但是迅即峰回路转,重新升扬,到21世纪又成为激荡全球的浩瀚洪波。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五百年来,社会主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的历史,就是一部在暗潮中催生新潮、在寒潮中涌动春潮、在低潮中孕育高潮、在浪潮中持续弄潮并傲立潮头的历史,就是一部潮去潮又来、潮落潮又起、潮退潮又进的历史。可见,世界社会主义的五百年,不仅有很多“潮”与之相伴而生、共进共舞,它本身就是一部川流不息、新潮叠涌、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令无数追随者心潮澎湃的“有点潮”的历史。
  在节目选题论证中,我们还征集到“社会主义潮得很”“社会主义真的潮”“社会主义真潮哇”等节目名称。考虑到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经组织省内外专家论证,大家普遍认为用既符合网民习惯又有坚实学理支撑、内涵外延丰富又比较中性的“社会主义‘有点潮’”作为节目名称,不是不自信,而是既充满正能量和创意,又有利于增强节目的吸引力、亲和力与传播力,总体上能够客观理性地充分彰显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品质、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能够形象生动地的充分反映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去、当下与未来。
  二、“有点潮”潮在哪里:一个历史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③具体地历史地考察社会主义“有点潮”,要从历史长过程看,既要立足当时的时代背景,又要立足与资本主义的对比,还要立足社会主义本身的历史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讲到的“社会主义”,有不同的指代和含义,在不同的场景下,我们可能会突出它的某个方面,它可以是一种思潮也可以是一种理论,它可以是一种运动也可以是一种实践,它可以是一种制度也可以是一个过程,等等。具体考察社会主义“潮在哪”,我认为要重点把握六个方面。
  (一)要把握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主义“潮”在哪
  “空想”是相对“科学”而言的,空想社会主义虽然称为“空想”,但它首先是一种理想。当然,科学社会主义也是一种理想。作为一种理想,我认为社会主义至少“潮”在两个地方:
  第一,社会主义从来不是小家、小资、小气的小理想,从来都是远大、宏大、伟大的大理想。空想社会主义一诞生,就有宏大的愿望。恩格斯在1880年写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部名著中,讲到空想社会主义时,鲜明提出:他们“并不是想首先解放某一个阶级,而是想立即解放全人类”。这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空想社会主义理想之远大。科学社会主义继承了空想社会主的宏愿,提出要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提出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出要实现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并科学设计了这一理想的实现路径。这是多大的大理想啊!与柏拉图哲学家治国的“理想国”相比,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相比,与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相比,与孔子的“大同世界”相比,与陶渊明的“桃花源”相比,社会主义的理想要远大得多、宏大得多、伟大得多,也要深刻得多。
  第二,社会主义作为远大、宏大、伟大的大理想,它从来不是虚无缥缈的梦幻,它在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接力奋进下已经初步实现。反观历史,美好的理想林林总总,哲学家治国的理想实现了吗?陶渊明的“桃花源”找到了吗?都没有!而社会主义实现了。就理想来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率先实现了,这就是“潮”!
  (二)要把握作为一种思潮的社会主义“潮”在哪
  作为一种思潮,社会主义至少“潮”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思潮在资本主义思想启蒙运动前就早早地诞生了,早于自由主义这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诞生200多年。这个思潮的诞生是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与达·伽马绕过好望角、与麦哲伦环球航行几乎属于同一个时代。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狄德罗、伏尔泰、卢梭都是17、18世纪的。
  第二,社会主义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在资本主义国家也有很大市场。 比如,在世人看来,美国一直是资本主义的大本营。但是2016年上半年,主张“社会主义”的伯尼·桑德斯却在好几个州的初选中击败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政治豪门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社会刮起了一股“社会主义”旋风。对于一个百余年来一直被学者普遍定性为“社会主义例外”的国家、一个二十多年前还宣称“历史终结于自由民主主义”并将社会主义严重污名化的国家来说,这种现象似乎有些反常。但是,如果我们透过这种现象背后的历史逻辑,就会发现事实并非看似那般“反常”。早在2011年,皮尤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美国人中有49%积极看待社会主义;2016年《波士顿环球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前调查显示,35岁以下的选民中有超过50%自称是社会主义者。在美国历史上,作为运动的社会主义并不成功,但这只能说明美国为什么没有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没有其近邻南美地区式的社会主义、没有原本属于其远亲的欧洲式社会主义,却不能得出“美国社会主义例外论”,即“美国没有社会主义”的结论!实际上,美国曾经吸引了世界各国各派的“社会主义者”远离自己的祖国而来到这里进行社会主义实验,其中就包括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   第三,越是社会面临危机的时候,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越受到批判,社会主义越受到追捧,社会主义思潮也越活跃。比如,1929-1933年發生了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克服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搞了“新政”,即“罗斯福新政”,就被前总统胡佛攻击成“社会主义异端”,在美国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甚至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比如,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热销,资本主义世界开始“重读马克思”“反思马克思”。这些都是证明。
  (三)要把握作为一种理论的社会主义“潮”在哪
  作为一种理论,我认为社会主义“潮”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潮”在站得高。科学社会主义一诞生,就牢牢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说它占据着真理的制高点,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最深刻,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在这方面,没有其他理论能够与之比肩;说它占据着道义的制高点,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对劳苦大众的命运最关切,它在劳苦大众自身命运“寒潮”来袭之时涌动理论的春潮,不失时机指引并促成一批又一批劳苦大众翻身解放。在这方面,也没有其他理论能够与之比肩。
  第二,“潮”在接地气。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从来不是教条,它与苏联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越南产生了胡志明思想和定向社会主义理论等等。这都说明,社会主义理论具有强大的调适性。
  第三,“潮”在力量大。社会主义从来不是“书桌上的摆设”,它从来都是批判的武器和改造世界的强大工具。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导,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这“三个伟大飞跃”,体现了社会主义作为理论的强大威力。与之相比,我们曾经选择过、曾经实验过的其他主义、其他方案,自强运动也好,改良主义也好,中间道路也好,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也好,都没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两个“只有”、两个“才能”,充分表明了社会主义在革命中的中国、在建设中的中国、在改革中的中国是多么的有威力,多么的“潮”!
  (四)要把握作为一种运动的社会主义“潮”在哪。
  作为一种运动,社会主义“潮”在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运动从来都有一股中坚力量的承载。十月革命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中心在西欧。十月革命后,这一中心迅即转移到苏联。苏联解体后,中国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第二,社会主义运动从来都有高扬的旗帜引领。如果说毛泽东是开国领袖,邓小平是改革领袖,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则担当起了复兴领袖的职责和使命。可以说,当红色历史需要“马克思”的时候,它就会创造出“马克思”。
  第三,社会主义运动虽不是一帆风顺的直线运动,但它从来都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它从来都善于捕捉机遇,在薄弱环节率先突破。比如,社会主义没有在德、法、英、美等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取得胜利,而是在俄国这个当时资本主义的薄弱环节率先取得胜利。再比如,中国革命不像十月革命那样是在城市首先取得胜利,而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这一当时反动统治的薄弱环节率先取得突破。
  (五)要把握作为一种制度的社会主义“潮”在哪
  作为一种制度,社会主义制度除了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些显著优势之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指出:
  第一,能够目光远大谋大事。在中国,我们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三步走”战略,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有13个“五年规划”,等等,都是谋长远管长远为长远的。而西方国家的政治是一种选举政治,在野党和执政党轮流坐庄,为了迎合短期选举利益,往往牺牲长远利益。
  第二,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冷战期间,苏联集中力量办大事,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曾经能够与美国比肩的国家。在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这个优势表现得更突出。我们抗洪救灾、抗震救灾,发展载人航天,建三峡大坝无不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反观资本主义,扯皮的多,效率低下。
  第三,能够自我完善成大事。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看,作为一种制度存在,社会主义才有100年左右的历史。如果把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开端,那么作为一种制度存在,资本主义已经有329年的历史了。虽然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但资本主义在经济危机面前,始终没有解决的有效方法。用马克思的话说,“资本主义天生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社会主义制度虽然年轻,但由于具有强大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在不断走向成熟。
  除此在外,我认为作为一种制度,社会主义还“潮”在东西半球都分布、东西文化都适宜。西方国家有人说,社会主义制度只适合于具有东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如中国、越南;但不适合具有西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不会成功。然而,古巴是具有西方文化传统的国家。几十年来,古巴社会主义制度在资本主义的汪洋大海中不仅经受住了严峻考验,而且显示了强大生命力。古巴的实例驳斥了上述错误论调,也是社会主义“有点潮”的一个生动体现。
  (六)要把握作为一种实践的社会主义“潮”在哪
  实践是前进的动力和源泉。虽然社会主义有多种含义,但作为一种实践的社会主义,我认为是最能彰显社会主义“有点潮”的。作为一种实践,社会主义一直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时代大潮中弄潮并傲立潮头,这个“潮”体现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常态,也是一个时态,同时也是一个总的状态和基本态势。   三、“有点潮”如何而来:一个当代解读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晋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经历了六个时间段: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接力探索历程,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有点潮”的基本历史脉络。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具有五百年历史的社会主义主张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蓬勃生机。”⑥习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贡献,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有点潮”的一个重要秘密所在。世界社会主义从诞生到现在一共经历了六个时间段,其中两个时间段是由中国接力推进,并正在由中国力量继续向前推进。在当代世界,可以说,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開创,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没有中国共产党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可能还会在发展的下行周期持续更长时间。
  社会主义“有点潮”如何而来,我认为社会主义“有点潮”是从“五个统一”中走出来的。
  (一)是从源与流的辩证统一中走来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正本清源,自觉划清“四个重大界限”,也就是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通过正本清源,既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道统”,又做到了让科学社会主义源远流长。
  (二)是从向与量的辩证统一中走来
  从向度来看,我们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但从量度来看,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践中,我们没有不切实际的“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也没有因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放弃共产主义理想,而是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三位一体”结合起来讲。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最大国情、这个总依据,撸起袖子加油干,既不断积累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优势,又不失时机促成初级阶段共产主义因素的增长,做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三)是从进与退的辩证统一中走来
  社会主义五百年有进也有退。我们没有在得意时忘形,也没有在失意时不振,而是始终坚持进与退的辩证法,在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等严峻形势面前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政治定力,做到了“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做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历史和现实表明,社会主义在中国可能在某个时段会有挫折,但挫折之后,它无不是以一个更有力、更成熟的形象走向新的征程、走向新的辉煌。
  (四)是从破与立的辩证统一中走来
  俗话讲,不破不立,有破有立。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提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过程中,我们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等等,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有破有立。这些破与立,赋予了社会主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
  (五)是从体与用的辩证统一中走来
  这个“体”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比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掌握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等。具不具备这个“体”,是判断是否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否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应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因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对此都有清晰的表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当前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结晶:它在本质层次上,就是科学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在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怎样创造性地付诸实践的层次上,则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坚持体与用的辩证统一,就是使科学社会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赋予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就产生了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不同路径。
  四、“有点潮”潮涌何处:一个未来展望
  五百年来,社会主义历经坎坷,但始终是朝着真理之潮、正义之潮、道义之潮而来而进而上。
  真理之潮,就是人类走向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不可逆的总趋势。这个总趋势尽管是漫长的曲折的,但确实是不可逆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个必然”的重要思想和“两个决不会”的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简称“两个必然”)这一重要结论。马克思在1859年撰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简称“两个决不会”)。
  正义、道义之潮,就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超越资本主义的先进思想,它所追求的消灭剥削、实现社会平等,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类彻底解放,永远占据着人类道义的制高点。这是社会主义具有不可遏止的吸引力的根本原因。苏东剧变后,虽然社会主义国家的数量减少了,但社会主义的实践并没有止步。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总结反思中,继续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道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政党陆续嬴得选举,推行社会主义性质的理念和政策。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给我们的启示:关键是三个方面:
  (一)举自己的旗
  这个旗就是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真经’,‘真经’没念好,总想着‘西天取经’,就要贻误大事。”⑦对我们来说,举自己的旗,就是始终坚定不移姓马姓共,始终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在开启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复兴之路。我们的理论不姓西、不姓儒,而是姓马姓共。这个旗帜不能丢,在任何时候都要高高举起。
  (二)走自己的路
  这个路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列宁践行这一理论领导十月革命成功,开创了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胜利之路。毛泽东践行这一理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權的中国革命胜利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的脚知道”。⑧我们决不能将“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割裂开来。总的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改旗易帜的邪路,不是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一条光明大道,必须始终坚持、不断拓展。
  (三)说自己的话
  这个“话”就是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和核心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担负着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信念,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美好未来的重任。对中国特色的阐释,绝不能为了突出中国特色而造成中国特色道路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割裂,给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非社会主义的认识误区。
  放眼世界,当前,处于新一轮衰退期的世界资本主义与处于新一轮上升期的世界社会主义之间的竞争与博弈更趋激烈。我们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继续以磅礴的力量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走向发展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逆转地将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并赢得比资本主义更广泛的制度优势。总之,我们不仅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还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担当自信。
  社会主义是人间正道,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流砥柱的世界社会主义,走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走到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也必将走向“长风破浪会有时”的美好明天。
  注释:
  ①《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有点潮’”主题征文竞赛活动的通知》,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zhengxiang.gov.cn/main/zwgk/tzgg/e7369e48-7e02-4105-8ec2-b9345f716ece.shtml,2017年3月27日。
  ②《第十次长安街读书会:重读马克思 登大道之行》,搜狐网,http://www.sohu.com/a/74733994_362044,2017年5月11日。
  ③《社会主义在开拓中前进》,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125/c40537-20329372.html,2013年1月25日。
  ④《学习习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坚定道路自信 推进伟大事业》,凤凰网,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721/14621763_0.shtml,2016年7月21日。
  ⑤《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源”和“根”》,光明网,http://theory.gmw.cn/2016-02/12/content_18714926_2.htm,2016年2月12日。
  ⑥《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举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人民网,http://bj.people.com.cn/n2/2016/0702/c82837-28600107.html,2016年7月2日。
  ⑦《怎么念好马克思主义这部“真经”》,http://theory.gmw.cn/2016-07/05/content_20835593.htm,2016年7月5日。
  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与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解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29105920.htm,2016年7月1日。
  ⑨《我们靠什么解决“挨骂”问题》,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26/c_129299344.htm,2016年9月26日。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澎湃”新闻是上海报业集团试水新媒体的一个重大项目,是致力于打造国内聚合新闻与思想内容的最大平台之一。本文对“澎湃”新闻的融合发展创新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转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澎湃”新闻;融合发展;深度报道  2014年7月22日正式上线的“澎湃”新闻,至今已走过三个年头。它脱胎于《东方早报》,是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投资的首个新媒体产品。早在“澎湃”诞生之前,
期刊
【内容摘要】近年来,山东教育电视台面对新媒体挑战,积极推动转型发展,取得一定成效,得到业内的认可和肯定。本文通过对山东教育电视台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实践的总结,探索分析了专业电视台的发展道路问题。  【关键词】教育电视;转型发展;固本强基;深化改革;深耕教育  在信息化的大潮下,互联网、新媒体的崛起对电视媒体带来极大冲击,电视在信息传播通道相对单一的过去,依靠其独特的政治地位和泛众化传播优势在传媒市
期刊
北大百年,有幸相遇  我是1998年从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毕业找工作时,除了北大电视台,我还收到了上海电视台和南京电视台的工作邀请。当时犹豫了很长时间,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北大。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在读本科时,虽然和北大相隔数十公里,但因为有同学在北大,我时常跋涉半个北京城造访燕园,那时就特别喜欢北大的氛围,对北大有特殊的情感。最终,能选择在燕园工作,也是种缘分吧。  1998年5月,我毕
期刊
【内容摘要】美国的广告教育发端于20世纪初,其理论研究与教育拓展为世界广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借鉴。美国《广告教育期刊》自1996年创刊以来,一直致力于探讨美国广告教育中的学科设置、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问题,成为美国学界和业界对广告教育探索和争鸣的平台,也促进了各界对广告教育的共识和合作。本文基于美国《广告教育期刊》20多年来的相关文献,以及相关学者的数据报告、内容分析,从教學目标、课程体系
期刊
【内容摘要】社交媒体的普及,为公众提供了信息获取平台和意见表达平台。在越来越多的新闻事件中,公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意见的表达者。2016年11月25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一文刷爆了微信朋友圈,这个个人事件通过社交媒体进入公共领域之后,立即成为公众舆论的焦点。从舆论普遍同情到公众通过社交媒体捐款,再到舆情激愤,事件的发展与社交媒体密切相关。通过研究“罗尔事件”发现,社交
期刊
2017年12月9—10日,由浙江传媒学院主办,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承办的“2017影视产业与区域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传媒学院演播楼会议厅举行。来自国内影视行业、高校、媒体以及来自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索马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相聚杭州,共同探究影视产业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  会议开幕式由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主持。浙江传媒学院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姚争教授致欢迎词。
期刊
2017年12月15日至17日,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吉林艺术学院举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新时代中国纪录片发展”高端论坛,同时召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委员会工作年會。  会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胡占凡发表讲话指出:“国家对纪录片产业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行业的规范在不断加强,当今中国的纪录片已经具有了国际化的视野,新时代又对纪录片的生产
期刊
2016年4月16日,在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中国儿童戏剧研究会、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以及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作为发起单位,邀请国内十家最权威、最专业的儿童舞台艺术表演院团,共同成立“中国儿童舞台艺术联盟”,旨在更大范围地传播一流的儿童舞台艺术。  为此,中国教育电视台早教频道专门开通儿童剧时段,通过《中国儿童舞台艺术联盟剧场》节目,打破舞台剧观看的地域限制及时间限制
期刊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委员会是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一个分支机构,承担着中国电视艺术家协會的电视艺术理论研究统筹协调等工作。日前,该会召开工作会议,会上,常务副会长张德祥同志受会长蔡照波同志委托通报了电视艺术理论研究会2017年所做的工作,与会同志对2018年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委员会即将开展的工作进行了研讨,会议决定增补吉林艺术学院副院长王俊杰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委员会副会
期刊
2017年12月22日下午,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七匹狼文化发展基金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电视年度掌声·嘘声”发布暨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中国传媒学界知名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莅临现场。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中国青年报》原党组书记、社长、总编辑陈小川,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新闻学院院长刘昶,新华社音视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