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goo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高中语文新教材(粤教版)的内容编排方式和高考试题中阅读题的比重说明了阅读教学非常重要。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呢?
  一、提倡质疑性阅读,培养开放性和创新性思维
  质疑性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成若干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对于学生提出的疑点,有的给予点拔即可,有的应提供思路,还有的则不仅要扶“上马”,还应“送一程”。如我在教授《孔雀东南飞》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然后对课文进行剧本改编,再自筹小组在课堂上演出,其中有学生就问到,难道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就一定非得死吗?我们可不可以把结尾改一下?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点拨机会,于是鼓励他们进行二次创作,在课堂表演时,他们设计了刘焦二人通过向府官求助最后让焦母认错得以双宿双飞的美满结局。当表演结束,同学们都鼓掌叫好,而我适时向他们“泼冷水”:“你们觉得这个结局好还是课文中的结局更好?”很多同学认为表演得好,也有同学认为这个结局很符合大家的喜好但太大众化,总觉得跟课文相比少了点什么。我充分肯定了这些同学的质疑,让他们找出具体缺少了什么,后来得出结论,缺少一种符合当时社会环境和作者创作初衷的悲剧精神。这样一来,文章的主题意义就得到很好呈现,学生就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涵了。
  质疑能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多层次多方面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阅读新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或解析时应该多考虑引导学生质疑、求异,引导他们找到文本的最佳切入点,并对他们的尝试多加赞扬,坚持长期操练,造就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创新性。
  二、灵巧设问创设情境,培养主动性思维
  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置悬念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发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温故可以知新,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点上下功夫,能让学生克服对新课“望而生畏”的心理,积极运用有关旧知去探求新知,这样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尝到自己“摘苹果”的甜头,达到调动思维主动性的效果。例如,教《雷雨(第二幕)》一文时,笔者先用一个问题创设情境:有人说,人生是个圆,你同意吗?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自然引入《雷雨(第二幕)》这篇课文,同时结合课文中人物的命运纠结,给学生留下一个渴望探知课文内容的期待视野。而且,要了解剧中人物的命运纠结,课文选文部分显然不能让学生感到满足,于是学生主动去阅读全剧,笔者趁势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情境和问题的“诱引”之下真正从容地“触”到教学内容的关键处、精彩处,让学生觉得“有意义”或者“一点都不难”,在新情境、新问题的吸引下迅速进入新的学习进程,激发他们产生对新课的浓厚兴趣,为学生进入课文情境,和作者思想产生共鸣铺平道路。这样学生的认知心理才会积极活跃起来,思维的主动性也容易被调动起来。
  三、加强阅读训练,培养敏捷性思维
  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用限时阅读训练激发学生的紧迫感和效率感,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许多中学生阅读速度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紧迫感,时间观念不强造成的。因此,充分利用学生积极向上的竞争心理,用限时阅读训练法,增强他们的紧迫感,这种方法,笔者经常使用,发现对提高阅读效率非常有效。
  结合各种文体的特征,进行快速高效阅读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要达到快速高效阅读的目的,必须把握阅读的规律,或者说,实现阅读训练的规律化。小说要求学生紧抓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说明文要求学生注重作者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诗歌注重“景”和“情”的关系;人物传记注重手法和人物形象;散文注重从“形”入手抓住文章要表达的“神”。有了规律化,若再加以系统训练或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为技巧,就可以在阅读理解中既快又准。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英语口语的用途变得日益重要。因此对老式的教学(注重读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打破旧的教学模式  1. 营造口语训练氛围  常规的教学通常是由老师来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语言提示,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思路去描绘或陈述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这样大大地降低了学生对“说”的想法,也限制了他们语言的运用。使得他们在课堂上琢磨
鄢陵县豫兴纱厂是一个年产3万纱锭的中型企业,被县防火委定为一级防火单位。建厂以来,厂领导始终把消防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了提高企业的自防自救能力,该厂一是重视消防基础
火灾扑救中的消防交通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们对扑救火灾往往称为“十万火急”。的确如此,救人、救火,分秒必争。赶赴火场是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出动的第一要务,可往往在时间上受地理
期刊
编辑部:我儿子在经营摩托车维修业务的同时,为了方便群众,今年春节购买了一桶汽油开始零售。不久前,我儿子在抽油时因汽油洒落,做饭用的火炉爆炸起火,好端端的一个家倾刻化为灰烬,损
期刊
通过沉降观察和粘度测定,探讨了pH和分散剂聚乙烯亚氨(PEI)对纳米TiC粉末分散性的影响,借助FTIR和Zeta电位测定,测定了颗粒的表面成分和带电性质。结果表明:pH和pEI浓度对粉末的分
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一种教学行为。  一、表演体验式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因此,为了一开始就能打动学生的心,不妨恰当地以表演或角色体验来导入新课,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我在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为了 调动学生的学
记叙文写作是初中生作文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他能较真实地反映初中生书面表达能力,知识水平积累状况,逻辑思维水平,思想情感素养。  一、设置特定的时间、地点、背景  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间发生,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比如,许多住校的同学,周未时家长都会来学校接,如果是正常的时间,事件的意义就很平常,如果是发生的特定的时间(大清早、晚上),情况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比如你因为没人来接,家又较远,走到半路,
给学生撰写操行评语,是班主任工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操行评定是一门融教育学、心理学、写作学为一体的学问,又是一项反映观察、分析、概括、综合能力的基本功。  一、对班干部学生的评语  对班长的评语。如:在繁忙的工作中任劳任怨,在浩瀚的学海中积极进取,你的工作像你的性格一样踏实,你的成绩令老师倍感欣慰。愿老师的信任,同学们的微笑,伴随你走向一个个新的起点!  对团干部评语。如:在共青团的旗帜下领悟时代的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校本研修是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的主要途径。以研促教,以研促训,不断增强校本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为建设高效课堂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和专业能力支撑。  一、加强专业培训,夯实教师文化底蕴  为提升软实力,打造教育特色,我校各部门分别从学校管理、德育管理、教学管理、教师专业成长、后勤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题讲座。时刻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加强教师的职业规划、探索专
这是一场特殊的检阅,没有指定的检阅者、检阅场地、检阅内容,迎接他们的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洪灾。今年夏天,一场场暴雨袭击广大半个河南,一起起险情在人们辞不及防中降临,家园被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