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学习中的自卑心理是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如生理的缺陷或体育学习成绩欠佳等)而产生的轻视自己,认为自己在体育学习中不如他人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
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觉得自己的体育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不仅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而且自叹不如、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所以,找出体育学习中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克服,是关系到体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很复杂的,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每个人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体育学习中一个学生如果受到其他人较低的评价,特别是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这个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估计自己。如果这个学生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更会觉得不如人,越比越泄气,这种只看到自己不足而忽略自己优点的片面认识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2.消极的自我暗示
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都会先自我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接受。一些学生因自我认识不足常认为自己“我可能学不会”。由于事先有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抵制自信心,增加心理负担,产生消极情绪。
3.生理方面的缺陷和挫折的影响
有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因身材矮小、体弱力单或有某方面的欠缺,也会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总觉得不如他人,由此体育心理学家认为,在体育实践中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导致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失败和自卑,往往如影随形,互为因果。失败可以引起自卑,自卑容易导致失败。例如在体育课上,传授某项技术动作的时候,自卑的同学就会不敢去做,总认为自己做不好,怕别人笑话他,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干脆不做了,这就是自卑的心理造成的。
自卑心理的存在,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危害,会毁掉人的自尊心、自信心,泯灭人的进取精神,但它并非不可克服。在体育锻炼与学习中,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和措施来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形成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因此要改变自卑,须进行自我形象的修正。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优点,提高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信心,克服自卑感。
2.帮助学生培养和增强自信心
培养自信心的关键在于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或优点。因此,为了增强自信心,可以有意识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自己,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到。
3.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气氛
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要在教学集体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互相鼓励、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让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到同学的支持,老师的信任,活动有趣,集体温暖,从而增加他们战胜挫折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4.及时肯定,多给予鼓励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正面诱导多给予鼓励,耐心地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当学生克服了一些困难或在学习中取得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采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赏的手势,都会给他们带去无穷的力量,让他们勇敢克服各种困难。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改变他们喜欢与其他同学比较的习惯,多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增强对体育运动锻炼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自卑感的形成与人的意志品质有关。同样是在体育学习中遭受失败和挫折,意志坚强的人可能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知难而进;而意志薄弱的人,可能会一蹶不振,消沉下去。因此,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存有缺陷,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丢掉思想包袱,以顽强的毅力和决心去克服这些缺点与困难。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体育教师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也会面对各种困难,对于许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我们多采取“鼓励教学、赞赏教学”等方法,那就一定可以给这些学生开辟一片新的蓝天。◆(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湖城学校)
□责任编辑:方 玉
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往往觉得自己的体育能力不如他人,不愿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不仅对体育学习没有兴趣,而且自叹不如、悲观失望、丧失信心。所以,找出体育学习中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以克服,是关系到体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自卑心理的产生原因是很复杂的,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自我认识不足,过低估计自己
每个人总是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自己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体育学习中一个学生如果受到其他人较低的评价,特别是有权威的人的评价,就会影响这个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从而过低估计自己。如果这个学生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更会觉得不如人,越比越泄气,这种只看到自己不足而忽略自己优点的片面认识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2.消极的自我暗示
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时,都会先自我衡量自己是否有能力接受。一些学生因自我认识不足常认为自己“我可能学不会”。由于事先有这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就会抵制自信心,增加心理负担,产生消极情绪。
3.生理方面的缺陷和挫折的影响
有些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因身材矮小、体弱力单或有某方面的欠缺,也会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总觉得不如他人,由此体育心理学家认为,在体育实践中经常遭受失败和挫折是导致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失败和自卑,往往如影随形,互为因果。失败可以引起自卑,自卑容易导致失败。例如在体育课上,传授某项技术动作的时候,自卑的同学就会不敢去做,总认为自己做不好,怕别人笑话他,以至于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干脆不做了,这就是自卑的心理造成的。
自卑心理的存在,会给人带来极大的危害,会毁掉人的自尊心、自信心,泯灭人的进取精神,但它并非不可克服。在体育锻炼与学习中,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和措施来克服学生的自卑心理: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学生形成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因此要改变自卑,须进行自我形象的修正。教师要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优点,提高自我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习信心,克服自卑感。
2.帮助学生培养和增强自信心
培养自信心的关键在于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或优点。因此,为了增强自信心,可以有意识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一下自己,把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到。
3.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气氛
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要在教学集体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互相鼓励、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让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到同学的支持,老师的信任,活动有趣,集体温暖,从而增加他们战胜挫折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4.及时肯定,多给予鼓励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正面诱导多给予鼓励,耐心地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当学生克服了一些困难或在学习中取得了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时,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及时抓住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对有自卑心理的学生采用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赏的手势,都会给他们带去无穷的力量,让他们勇敢克服各种困难。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改变他们喜欢与其他同学比较的习惯,多将自己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增强对体育运动锻炼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5.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自卑感的形成与人的意志品质有关。同样是在体育学习中遭受失败和挫折,意志坚强的人可能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知难而进;而意志薄弱的人,可能会一蹶不振,消沉下去。因此,一个人如果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存有缺陷,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丢掉思想包袱,以顽强的毅力和决心去克服这些缺点与困难。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体育教师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也会面对各种困难,对于许多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我们多采取“鼓励教学、赞赏教学”等方法,那就一定可以给这些学生开辟一片新的蓝天。◆(作者单位:江西省鄱阳县湖城学校)
□责任编辑:方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