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变革中秉承奋勇前行的精神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走向未来,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努力和奋斗。当前,我国正处在“十四五”的起点,面向未来的五年或者更长时间,我们要怎么办?我们特别邀请了王爱胜和谢作如两位一线特级教师来畅谈他们的理想和愿望。
  2020年,我们与信息技术课程一起经历了许多,不仅见证了教材变革,还经受了疫情考验。课标、课程、教学、教材、考试、教法……一切学科新要素在国家教育部门的强力领导和广大师生的风雨同舟中,已然彰显出国家力量与民族希望。从一线教学视角来看,既有在线教学、在线教研、在线考试的靓丽风景,也有信息社会、在线社会的无限风情,新时代、新常态的课程需要重新审视课程的理念、行为与目标,更应深切体会课程为什么前行、如何前行,以及在前行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秉承什么样的精神。在科技领域展望很难,教育预测更难。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口,我们需要勇敢地面向未来砥砺前行,继续再去奋斗一年、两年、三年,甚至五年十年,到那时候课程就算不能彻底地崛起,也必定能用奋斗的信念去谱写光荣的历史。为此,让我们一起把展望当成一种祝福,当作一种期盼,化作一份促进课程发展的精神与力量。
  ● 关键词1:高中新课程改革推进,让教学逐渐进入深水区
  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2017版,2020修订)的实施,2020年7月各实验省份已先行完成了第一轮的高考。虽然这是在“三新一旧(新课标、新课程、新高考和旧教材)的背景下,经历了选课走班、专业先录取等不平凡的奋斗,但也为2020年8月全国大多数省份进入新课程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更重要的是发展了课程,培育了精神。新的必修课教学,从数据、信息开始,到算法设计、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信息系统及信息社会,在新领域、新技术、新理念、新教法中逐渐进入深水区。今年在大部分省份高中全面使用新教材,在实验省份进入必修二新教材的教学,实验区的高二在明年还会迎来第一次的基于新教材的学业水平考试,甚至高考。考试与教学将再次掀起理想与现实的较量,再次审视课程与考试相互促进与相互制约的平衡。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进入深水区,在教学方面的主要特点或将是:
  ①在教与学的方式上,会日渐深入能力与思维的培育。注重问题的解决、过程的探究、技术的应用与作品的成就,将会是深入实践的关键,这需要在实际问题、算法设计、原理技术及作品创作方面,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②在教与学的内容上,将逐步择优适应,趋向分层。发达与欠发达地区、先进与普通学校、特长与大众学生等,会在存在差异的情况下不断校准课程实施的角度,能够从自我出发不失学科核心素养,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对内容择优使用以适应现实,在内容领域、难度和技术要求上趋向分层,希望这些分层得到科学化处理而不是简单的舍弃与分割。
  ● 关键词2:义务教育学段的课程标准出台,必将激发新一轮的课程飞跃
  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人员研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信息科技”或将在此学段取代“信息技术”成为新的课程名称,这当然不仅是名称的改变,更将是内容的重大变革。我们的课程经历千锤百炼终成钢的时代即将来临,信息科技浴火重生必然会带来课程内容、教法与学法、目标要求等各种新气象。随着义教新课程标准的真颜渐现,课程目标必将会从信息素养转向科学技术。根据国家有关在义教阶段开设信息科技课程的征求意见通知,我们已经大概领略到“在五、六、七、八年级开设”的意向,当然来自一线和省市有更早开设的建议反馈,如果从三年级开设信息科技会更容易健全体系,内容容量和难度也更易渐进,并且课时多少会极大地影响课标落地与学业要求达成,从而影响课程地位、学生认知与实践的意义等。义教阶段的信息科技,将从基础技术学习课程走向信息科学原理、信息技术认知与创新,这将是信息技术与现代信息社会、数字化技术与在线社会有机融合的大变革。怎样操作软件也许不再是重点,体验运用信息学科理论认知信息社会,学习信息科技创新创造或是更重要的视角。
  义教信息科技新课标激发新一轮课程飞跃,在一线方面的主要特点或将是:
  ①在教与学的目标认知上,深刻的学科核心必定更具科学性。借助新课标,课程或可更容易地脱离受诸多软件牵制和被信息素养泛化的危机。用信息科技“降维”培育,促进学生更深度地理解科学与技术,探究现实与创新未来。基于此,信息认知也可能不再局限于消息与新闻的表层,而向“不插电”的数理模型去深层解构信息内涵,或趋向“不操作”的计算思维去发现优质信息的生产规律与价值创造。
  ②在教与学的价值上,深厚的学科目标更具时代性。借助新课标,课程或可脱离对静态学科内容的依赖,突破教材的平面架构,向着更广阔的在线社会丰富化推进。例如,芯片、半导体大国间的较量必然需要从基础教育开始进行人才培养,云科技、产业数字化的社会适应与发展也必然需要从数字原住民的教育生态开始打造。任何时代的科技与文明都是融合一体的,文艺复兴时期如此,工业革命时期如此,信息技术革命时期如此,我们的新时代也必将如此,科技兴国对青少年不仅是愿望更是一种责任,信息科技课程必将把课堂、学校、社会用科技与文明连接、融合在一起,技术人才培养也会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品格。
  ● 关键词3:编程测评变革,期待成为学科评价进步的先锋力量
  北京海淀区即将把信息技术纳入中考,方案显示:“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試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数据处理、程序设计、图像处理、音频处理五个部分。”全国很多地区已纳入中考或等级认定,因为疫情有的地方暂停一年。山东省的不少地区更是提早把Python编程大量纳入初中教材和中考内容,据说全省统一制定的信息技术中考方案将要出台。在高中新课程方面,各省也都正在或已经完成新一轮的学业水平考试,或高考准备。2021年,不少省份将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初现新教材的革新锋芒,常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或将更多面向学科核心素养去考试。当然,学术界和一线师生更关心的还是对编程学习的评价。不论高中还是初中,其终结性的编程考试必将越来越以计算思维为重。但如何考查编程能力和思维水平,对课程未来方向具有巨大的影响,因此,在重大考试和能力测评中变革编程考试的内容、方式必将是学科评价进步的先锋力量。   让编程测评变革成为学科评价进步的先锋力量,在一线方面的主要特点或将是:
  在编程测评上,实现考试改革的“三级跳远”。例如,从日常过程性评价、作品评价的“助跑”,到“程序解析、代码填空和结果判断”的努力第一跳,努力进行“模拟编程与调试”的模拟环境考试第二跳,再力拼“真实设计程序”的最后一跳。类似这样的三级跳,最终测量的当是思考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即根据实际问题提出数学模型,再设计算法并形成代码,这种实际能力水平是采用基于数据跟踪的过程分析,或者是针对运行结果的黑盒子测试,也可能会是基于人工智能的综合评测,總之是要让编程测评把纸上的理论考试进化到真正的实践评价。
  ● 关键词4:大区域教研集团化发展,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生态
  借助高中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扛鼎之力,再聚合义教新课标、新课程、新教材、新中考的蛮荒之力,大区域教研越来越火热而扎实。未来的大区域教研或会有多种类型:①国家级教育部门高端促进,包括各种国家级的课标、教材等会议培训、在线研讨等。②省市县各级教研部门举行公开课、优质课以及培训、教研等活动。③以出版社服务形式的教材培训等。④基于网络的跨区域的说课、讲课及各类学术交流,超越了以往的论坛、群松散交流,更会基于名师工作室、实名钉钉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形成各种基于草根一线发展的合作、共享、共建团队。各式的大区域教研,让学术研究、教学交流从单一的行政组织、个人学习向越来越多的渠道去自我生成,也让更多的教师在更广泛的区域之间交互、合作式发展,新技术操作、新课程设计以及新学术风格塑造都会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端的机遇。
  总之,信息技术课程必将跟随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而不断发展,跟随国家教育与社会进步不断进步,不会只限于课程与评价,不会只限于教师与学生,更会面向生产力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不断前行。其实,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正是为了把握当下。当下,我们借着新课程的东风,一起从大处着眼,在小处着手,于教育变革中深入实践,勇于质疑、探索、反思、提升,做学生的引路人,指导、帮助这些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们,在成长期拥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并借助技术的物化作品来塑造自我。如果,在小学阶段可以尝试个性化的微创意,在初中阶段能够体验富有思想的微设计,在高中能够制造适用于信息社会的微产品,未来的课程是信息技术也好,是信息科技也好,总能在创意、创造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思维、创新成果,用课程优化和教育智慧去改变单纯知识学习的过往,走向科技文明传承的新的序章,甚至会启蒙更多的人向着创造去奋斗。要让这门课程既有培养大众素养的现实目标,又有培育英才技能的远大目标,以学科责任去奋斗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沿,我们每一个人的现在与未来都需要秉承奋勇前行、不懈追求之精神。
其他文献
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设计往往更关注教材上的具体内容,所以造成很多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过分依赖教材,而忽略了对学科课程标准的深入研读。真正的课堂并不是基于教材内容的灌输,教师的“教”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最终迁移,知识和技能只是作为理解学科中的关键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把它们看作是要灌输的材料。本案例依据2017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从生活真实情景入手,从感性到抽象,从实践到理论,
离清明还有五六天光景,一大早,手机响了,有短信传来:一杆旗枪,满园清香。  短信脱胎于“清明一杆枪,姑娘采茶忙”,本是龙井村茶谚。“枪”乃“旗枪”之简称。茶家规矩,一芽之茶为“莲蕊”,一芽一叶为“旗枪”,一芽两叶为“雀舌”,茶友巧用茶谚告诉我,新茶上市了。看上去这是一条信息,实则是一帖邀请函。于是,匆匆买了一张卧铺票,直奔杭州——吃茶去。  你道这杭州是什么地方?在普通人的眼里,那是东南形胜,是人
每逢暑假,身为教师的我们似乎都能短暂地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优势和长休的惬意,然而现在的假期却越来越多地证明着教师的悲哀。法定的长假总是被各种名目繁多的培训和学习公然侵占,让你不得不心甘情愿地“被学习”。在这些假期学习形式中,最多的就是教育技术培训。  不知从何时起,教育技术成了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一轮接一轮的教育技术培训,似乎要把教师都训练成技术能手。然而事与愿违,学习的结果,教育装备和手段的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1~6年级学生背诵优秀诗文的篇数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且在附录中列举了推荐篇目,这传递给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个信息,那就是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愈发重要。事实确实如此,古诗词字字珠玑的言辞特点和源远流长的文化背景,令它们无论身处什么时代,都是语言文字的精华。然而,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往往着力于对词意的理解,却忽略了对诗词教学中更为重要的意象的把握、意味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案在信息技术学科中也有比较广泛的使用。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使用学案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觉得学案内容繁琐,浏览时文字量多;学生当堂使用效果比较好,但课后遗忘率比较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案设计的科学性不够,没有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出发;学案只是教师教案的一个辅助工具,没有很好地起到导学、助学的效果;学案中掺杂了较多不切实际的理论和习题,没有真正注重
在上面的博文中,我看到了一位数学教师对“互联网 变革”下的课堂的思考。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師,我长期从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工作。此时此刻,“互联网 ”似乎距离很近,似乎又很远。  “互联网 ”,学科融合的助攻手。正如兰华老师所言,高效、形神兼备、生动直观的信息技术手段,往往能将复杂琐碎的教学过程进行简化操作,化抽象为具象。我曾经上过一节小学数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课,该课是六年级数学“正比例”的内容。
今天讲三首诗,来说说成长逻辑、思维逻辑、技术逻辑和教育逻辑。  第一首来自朱熹——我注六经,你读书。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公元1196年,饱受党政困扰的朱熹逃到了江西赣州,经学生的帮助,在这个美丽的园子里住了下来并写下了这首《观书有感》。天光为理、云影为气、湖面为镜、活水为书,天上的公理、眼中的景色映射在头脑中的是道。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慧管理成为信息化教育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智慧管理依托于新兴技术,具备节约成本、提高教育的服务水准、做出科学决策进而实现教育的持续发展的优势。  笔者所在学校秉承“兰韵无声 精心树人”的办学理念,创新服务模式与组织管理形式,使得校园的教育管理决策更科学合理,也让实时监控更精准有效。现将具体实践方法共享,以期能够为广大学校及教师提供参考。  ● 聚焦四大板块,构建智慧管理空间 
摘要:随着我国动画行业的“大跃进”发展,当代地方高校动画教育的开展中也出现了“大跃进”式的办学态度,教育质量评估机构“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将动画专业连续数年位列红牌警告的首位,地方高校动画教育令人堪忧。本文在这样的环境下从师资、教学条件、教学体系、校企合作、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等方面探讨了当代地方高校动画教育开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  关键词:地方高校;动画教育;开展;问题
专题  教育信息化时事、热点的及时、全面、深度报道。  对话  与教育领域、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带头人的全面、深度对话,展现对话人的独特思想,探寻对信息技术教育的深刻理解。  专栏  业内人士对热点问题、现象的独特见解。  巡礼  展现区域、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对其他地区、学校的影响与带动。  信息技术课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研教改。  信息技术课程内容设计集锦  提出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