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校本作业的研制与管理

来源 :福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hl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双减”政策落实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将“双减”督导列为2021年教育督导工作“一号工程”。
其他文献
“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出自歌德《浮士德》的这句话,常常被人用来作为写作的论据。原话本身当然有其合理的一面,比如理论在论述实践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片面性等不足之处;但如果脱离具体的语境,一概否定理论本身的存在价值,则可能会走入另外一个极端。因此,列宁在《论策略书》中强调:“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生动的实际生活,必须考虑现实的确切事实,而不应当抱住昨天的理论不放,因为这种理论和任何理论一样,至多只能指出基本的和一般的东西,只能大体上概括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情况。”在这里,列宁深刻指出理论的意义所在
教师要意识到经验的局限性,完成理论主体的激发;基于“本质把握”的立场完善公共理论精髓;通过理论思维,建立合适的模型表征,萃取个体的教育良知和方法论;将公共理论和个体理论交融起来,完成教师理论自觉,主动对实践进行精准制导。
开篇语: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这对教育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样的发展态势,国家层面一方面深入推进“双减”政策,着力推进减负提质;另一方面全面推进课程、教学与评价等领域的改革,着重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而作为每一项宏观政策的具体落实者,教师群体势必需要在政策学习、理论提升尤其是学科理论素养培育等方面付出更大的努力,认真思考教育教学存在的意义、价值及其指向,将公共理论和个体理论交融起来形成自己的理论自觉。
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近年来,为推进育人方式转变、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三明第二中学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力度,在坚守“自主+科学+人文”办学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实践探索,逐步形成自主教育的办学特色,实现学校的内涵式、跨越式发展。自主教育着眼于学生个体的自觉、自主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唤醒学生自我认识,挖掘学生自我潜能,激发学生自我成长的内驱力,融自主选择、自主求知、自主管理三个维度于一体,构建开放、灵活的学校教育体系和制度,通过课程
立足提升教师学科理论素养、优化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为推进本区域“素养为本”教学,组织开展了助力教师增进学科核心素养理解水平、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能力、掌握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技术等系列化研训活动。
本文明确了问题链设置的三个环节——预设、探究、总结,就如何量身设计问题链、如何因势利导地利用预设资源和生成资源完成教学任务展开了探讨。
小初高学段要深刻把握和践行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八个相统一”要求,创建课程思政一体化格局,实现螺旋上升培育新人教育目标,不能仅凭一校之力,或依赖单个学科之功,必须通过校际协作、学段衔接、学科连通以及课堂渗透艺术等路径共同“加持”合力,着力破除存在于学校之间、学段之间、学科之间以及新旧教法之间的固有藩篱,大力打造一批思政精品案例,锻炼一批课程思政教师,摸索学科思政融合之道,塑造同心同向同行的格局认同,才能最终达成“一体化”目标。
学科理论素养主要体现为运用学科理论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上。提升学科理论素养的过程,是把理论运用于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并进而上升到理论的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论知识更新、教学实践反思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初中文言文教学为例,分析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学科理论素养缺失的原因,进而结合教材和教学实录,对如何更新理论知识、如何进行教学实践反思加以阐述。
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进一步优化、发展的结果,也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虽然智慧校园需要设备、网络、技术的支持,但智慧校园建设并不以获得设备、网络、技术为目标。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是实现智慧教育,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网络高速互联、环境全面感知、海量数据支撑、开放学习环境、应用智能融合……学校对这些功能的追求,均是为了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以更好地服务学生。足见,智慧校园建设最为关键的要素是打造以用户使用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服务平台。以下,笔者依托某区智慧化校园建设实际,从规划、建设、应用
英语整本书阅读为学生的语言输入提供了完整、丰富、地道的语言环境,能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其语言能力和阅读素养。高中英语教师要整体规划学生的阅读书目,保证学生阅读的有序性;从多个路径进行导读,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创设多类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探究整本书的主题意义,掌握阅读策略,形成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