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沟通家校的新纽带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mei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信作为一种便捷的沟通工具,在建立家校沟通新渠道中有其必要性,有新优势,更有多种作用,是沟通家校的新纽带。
  【关键词】微信;家校;沟通纽带
  关注孩子的教育,已经成了全社会的焦点问题。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是学校家长的共同责任,所以家长和学校应该保持密切的联系。而校访是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情况的最传统、最直接、最全面、最详细的方式,但是由于耗时耗力,不适合经常使用。于是,微信在家长与校方的沟通方面,就起到了关键和更有效的纽带作用。
  一、微信在建立家校沟通新渠道中的必要性
  大部分家长总是时刻心系孩子。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就时时刻刻担心;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去上学,就会担心他会不会不适应,会不会不停地哭闹,会不会生病;当孩子正式地进了学校,家长又会担忧孩子学业怎么样,听课是否专心,写作业是否认真,与同学们相处是否融洽,实践课程上动手能力怎么样……以前,家长们只能通过亲自找老师或是询问孩子来解决疑问。而现在,这些疑难问题都可以通过微信来解决,既简单,又轻松。
  对于学校方面来说,利用微信建立起一个新的信息平台,与学生的教育工作相结合,这不仅开辟了家校交流的新渠道,更为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了质量保证。在微信中,校方可以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地传达给各位家长,也可以随时把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适时地告诉家长,以便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双方及时沟通,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二、微信在建立家校沟通新渠道中的新优势
  传统的校访和家访需要家长与学校付出相应的时间与精力,已经不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了。而微信拥有新的群发功能,可以浏览信息,可以设定分级管理,还能够存储有用的信息,使用简单快捷方便,信息传达和存储都十分安全可靠,这些全新的优点,促进了全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让双方都可以在第一时间直观而详细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尤其是当孩子进了大学后,一方面,由于学校离家更远,交通不方便,家长们对于孩子的监督管理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孩子们的年龄也在成年阶段,思想上更加成熟,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都更加放心,管理上疏松了许多。这样一来,在对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的管理上,学校方面和家长方面都无法做到充分的互动,而这样也势必会影响双方教育孩子的效果。并且,绝大多数的高校学生家长都会认为,除非子女在学校有什么紧急需要或者是十分重要的事情,他们会来学校,否则,他们是不会选择远道来学校进行校访交流的。这样一来,家长对孩子的在校情况就了解得非常少。而通过微信,双方可以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资料,从而针对孩子们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应对策略。
  三、微信在建立家校沟通新渠道中的作用
  微信是一种更为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新功能,与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相比,具有更加灵活、更加智能,并且节省资费等众多优点。
  对于家长来说,支持学生最好的方式就是抽出空闲时间来参与学校的各项相关事务,经常和学校方面沟通,和校长、学生教师进行沟通,这可能就是家长参与学生全面教育的最好方式了。而对于学生来说,当他们知道自己的父母也参与了学校的活动之后,在校内的表现也就会相应地受到积极正面的有利影响,而这些影响最终不仅会表现在他们的成绩方面,还会表现在与老师同学的融洽相处上、以及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
  对于学校来说,可以通过微信向家长展示班级优秀学生的作业和德智体的发展情况,以及其他家庭良好教育的例子,通过这种方式,使家长受到感染,进而反思改进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另外,根据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家长可以通过微信得到合理的建议,进而将学校与家庭教育连接起来。
  通过几乎毫无成本的微信公共服务平台,为学校和家长双方建立完全透明的服务窗口,在原有的双方通讯交流手段上实现了新的飞跃。这表明,微信将会为家长提供几乎毫无成本的校方信息,更是沟通家长与校方的新纽带。通过家长加入关注或者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信息传播,这将更加有效地展示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果,同时促进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心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粟晏.高校校家互动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
  [2]粟晏.家校合作对大学生学业影响案例分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6).
  [3]党昊祺.从传播学角度解构微信的信息传播模式[J].东南传播,2012(07).
  [4]王欢,祝阳.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J].现代情报,2013(07).
  [5]刘洪梅.微信:沟通改变生活——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传播学解读[J].青年记者,2013(23).
  [6]赵振祥,王洁.微博与微信:基于媒介融合的比较研究[J].编辑之友,2013(12).
其他文献
【摘 要】思考基础教育中的儿童地位问题,分析学校办学资源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办学思想与理念。在学校环境布局,德育,综合课程,e课堂等方面的探索积极而且有效。这些使“好玩的教育”从理念落实到实际中。  【关键词】教育;儿童本位;环境;课程  创建特色学校,这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给校长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课题。近年来,通过深入思考基础教育中的问题、分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
【摘 要】俗话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后进生的转化需要更多雨露和阳光。转化后进生是一个系统工程,教育的技巧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如何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理解他们,宽容他们,对他们循循善诱。持之以恒,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铁棒终究会成针,后进生最终获得一股前进的力量,从而取得进步。  【关键词】尊重;爱心;相信;沟通  在班主任的教育工作中,后进生普遍存在道德认识不正确、识别和自控能力
【摘 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要通过创设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环境才能更好地履行班主任的职能。一方面用爱心关心、信任他们,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也要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及时纠正和引导,帮助学生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德育;师生情;班级管理  班主任要从“严”入手,用“爱”疏导,把散落的师生个体串成一个整体的那一根“柔弱又强韧的细丝。”这是我深有体会的一句话。那一次的轻柔,
摘 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坚持一元指导和包容多样相结合的原则;继承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原则;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结合的原则;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必须正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探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041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必须进一步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采取的有效教学措施、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进行了实践与探索,证明了只要体育教学策略得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策略;实践探索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体育教学策略是当前教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它作为解决教学问题的途径,无论是教学理论的深化,还是对教学实践变革都有重要意义。笔者
【摘 要】数学作业对于巩固、拓展、深化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数学作业,应该努力从形式、内容、评价等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的个性创造,用真情彰显教师的人性关怀。  【关键词】数学作业;评价;题目;真情  小学数学作业是实施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交流互动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反馈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
【摘 要】预习是学习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预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语文教学一定要加强预习方法的指导。识字预习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字的音、形、义上下功夫;课前阅读指导要有真情实感;作前预习要客观深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预习;阅读指导;作前预习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就是准备,就是演练,就是提前进入情境体验,感受,就是事
【摘 要】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音乐欣赏已被音乐教育界所重视。因此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通过教学有效地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品德、智力、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每位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提问听、对比听”让学生对作品获得初步感性认识和理解、然后让学生随着“想”的翅膀,塑造出更多更美的音乐形象,提高他们的
【摘 要】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音乐教学改革的动力。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在实践中如何改变传统教育观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大胆革新,勇于探索,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担当起培养新型人才的历史重担,真正做到学生喜欢音乐的同时也喜欢上音乐课。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改革;创新  学生喜爱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已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忽
【设计理念】  为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爱国教育月”期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祖国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能力,增强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目标】  1.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关于祖国的知识,及爱国的名言、故事等。  2.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