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语文教学网络课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ao70738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教学——“瑞博数字化教学平台”,是一种新型辅助教学手段,它的出现,让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令学生所学知识不再单一,并使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让语文课堂充满愉悦、充满魅力、充满情趣、充满挑战……
  
  一、妙趣横生,欣赏网络学习中的课本资源
  
  常言道:“独木不成林。”计算机从单机走向网络,实现资源共享,真是如虎添翼,网络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室里,局域网具有的广播功能,可以把教师机屏幕上的内容广播在所有学生机上,集中教学。也可以把某个学生机的内容进行转播,用于共享同学的学习成果,纠正共同性错误;利用局域网的资源共享的特性,学生可以相互调用别人机上的内容,如同学的作文、学习资料供自己学习、借鉴,也可以提出修改意见,实现合作学习;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的监控功能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在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进入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有关国歌的知识与乐曲,学生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上查阅资料、掌握知识、临机交流。数字化教学平台可直接接入因特网,学生们还可以获得无穷无尽的国歌信息。计算机网络对丰富的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老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信息,学生也可以借助网络查阅资料,扩展视野。而这里所说的“大量”,远远超过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的口述、板书和书面资料的信息量。而且多媒体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它将使语文教学更好地与时代接轨,计算机网络与国际互联网的链接是语文教学与时代接轨,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资源短缺的必由之路。
  
  二、自学其乐,掌握网络学习中的知识要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在学科课程上降低了要求,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语文水平下降。因为,在多媒体网络环境的辅助教学中,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广阔空间,可以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提高他们的语文修养,可以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活动中掌握知识,学会语文,会学语文,会用语文。
  1.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查找学习资料,自我准备。学生在开展某项学习任务之前,自己查阅资料。进行自我准备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我探索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前都要花较长时间自己查找资料,作好准备,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
  2.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激发主动探索的动机。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欲望,我们要以此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创造能力。要让他们通过自己的阅读、搜索、求助,掌握一定的课本知识,同时也产生一些问题、困惑。
  
  三、齐心协力,探究网络学习中的疑难困惑
  
  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内互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为增强各自的说服力,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引证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分两个阶段:先是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合作探究。
  在小组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围绕“读懂的、不知道的、还想知道的”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各组,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做好学生学习的朋友、引路人。对于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全班探究,互相启发,开拓思维空间。教师适当进行点拨,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更深入,使讨论不浮于表面,体现出实效,能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
  在相互的学习、探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勇于创新。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网络环境中的开放式语文教学活动,强调了学生群体间的经验交流,相互启发。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适当的指导下,与教师商量后,自我决定学习的内容,安排学习的进程,自我管理与调控。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实践的机会,使他们“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双手来做”(郭沫若语),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创造性学习的权利和欢乐。
  
  四、收获多多,分离网络学习中的独特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大语文的观点,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把教材用好,指导学生学好;同时,要着眼大语文环境,指导学生运用在课堂上所学到的表达方法主动去进行言语交际、主动去进行广泛的阅读。
  我们可以凭借多媒体网络这一载体,创设生动、鲜活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有很大一部分语言学习是在语文课堂以外的。语文实践活动和语文课一起,共同影响着小学生个体语文素质的发展水平。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
  利用网络开展开放式小学语文教学,充分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材上,基于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在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上,不局限于课堂教学,能延伸到课外及社会实践活动;在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法上,引导学生参与自主的实践活动,包括探索途径和方法等均可以灵活多样。学生在多媒体网络创设的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中真正进行自主学习,有了更充分的动手、动脑的时间和充分的交流、讨论的空间。在自己参与操作,自己探索知识,自己体验快乐的学习活动中锻炼能力,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从而实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语文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主题,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借助数字化技术,达到敏捷行动、实时决策的目的,实现经营管理变革、服务创新、生态系统构建、提升
期刊
21世纪小学语文教材提倡“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知识”。教师也知道“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机械地朗读、背诵,被动地接受知识,还是占很大的分量。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是阅读教学的最常用、最重要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朗读能力得到提高。    一、设计实践活动 激发朗读兴趣    朗读是一种智力技能,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也是一
摘 要: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感悟,注重情感体验,注重交流,注重实践,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  关键词:感悟 体验 交流 实践 积累兴趣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如果在教学中,善于启发、诱导,就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感悟文本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热爱祖国
摘 要:针对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本文采用漫谈的方式分别从教学方式的转变、理想课堂的创建两大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教学方式转变 理想课堂    走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我深切感受到一位位时代的弄潮儿所带来的一个个充满生命张力的语文课堂。然而,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推进和发展,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崭露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矫枉过正的实际问题,为此需要我们从过热
一、 引言与背景    课堂因生命而美丽,教学因生成而精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新课程非常关注和提倡课堂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堂教学中,学生不经意的质疑、嘀咕、唱反调等等不在预设中的课堂生成,却很可能把课堂推向高潮,成为闪动着学生灵性的“活”的课堂。    二、案例描述    浙
目的:观察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200例,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参照组(n=100例)
由于对网络的热爱,我们对网络语文情有独钟,并和学生一起尝试了网络语文学习三步曲。由于利用网络学习语文需适时地调控,弹性系数足,因此我们形象地称之为网络语文协奏曲。    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网络世界精彩纷呈,绚丽多姿,可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预习空间。学生只要通过网络搜索,链接相关资料,就能超越时空,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如学习第十册《三亚落日》前,先布置学生在读通课文、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