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设疑提问探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57014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在创新教育的语文课堂中,要把语文知识紧紧地和学生的生活相联系,因为有生活,才有感受;有实践,才有体验。教师应根据语文活动内容,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并注重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体验。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讨论、交流、欣赏、参观访问、操作实践、调查研究等活动及喜闻乐见的游戏来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在实践中发现和探索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注重对活动过程和方法的指导,使活动过程不断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使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因素,都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挥作用。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以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强调语文知识的灌输与接受,以教师满堂灌为主,忽视了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忽视了设疑提问艺术。课堂教学中离不开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授课过程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手段,它往往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成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要形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设疑提问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思维的训练、兴趣的培养,甚至影响语文教学成绩。怎样做好语文课堂中的设疑提问呢?我认为,必须达到四个基本要求:
  
  一、问要有值
  
  就是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不能搞形式。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与课堂教学无关的问题去考学生,也不是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热闹的做法,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如是这样学生将来会不屑于课堂。所以,教师在备课中就要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要善于“于无疑之处见有疑”。一句话,设疑提问要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认为,语文设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课文内容关系密切的问题。2.课文的重点、难点问题。3.文章的画龙点睛处。4.承上启下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之处等等。
  
  二、问点要准
  
  一是紧扣教学目的,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尚不丰富,认知水平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若问题的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回答,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智能的发挥,久而久之会抑制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
  
  三、发问要活
  
  “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出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认知迥异,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的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要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例如:在学习《五彩池》当中,学生围绕五彩池为什么会呈现出那么多的颜色展开了质疑,很多学生提出了不同的问题,我让学生根据提的不同的问题展开小组讨论,自己研究出最正确的答案。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学习兴趣高。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学生的创造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创新的精神,另一方面是创新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创造力成长的主要园地,课堂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激发引导学生的想象力,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发挥创造力,学生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学生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使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
  语文教学首先要发现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运用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就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课堂中要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在创新教育的语文教学中,疑问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在课堂中,只要对知识有疑问都可以提出,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有的教材中,往往一个学生对其中的一点提出疑问,还有更多的学生从多个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学生根据不同的问题来分析,找出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四、问要适时
  
  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的停顿,让学生有进行思维的时间。例如在进行看图作文时,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给学生看后,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审题。在学生想求明白但又不有明白的时候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释疑”,这样,就可以达到对作文教学或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目的,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一堂成功的设疑释疑课,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思维的提高。我们要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而变,运用设疑提问的艺术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家具设计的理解,以及介绍了拆卸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简述了人们对拆装设计的和生态设计存在的一些误区,以及对如何减少未来垃圾的问题提出了看法,提出了通过
建筑工程机械的广泛运用,不仅提高了施工质量,而且加快了施工进度.但是,建筑工程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本文介绍了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的发展也在快速的发展.作为世界的耗能大国,我国对于减少建筑耗能的工作更是刻不容缓.建筑节能是减少建筑能耗的有效方法,因此,建筑节能将会
课堂教学只是外语教学的一个基础环节,因此其教学的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时代感都对外语教师提出了很高要求.教师的良好英语能力、课堂设计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
摘 要:《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语文教学中应围绕“三维”的教学目标要求,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即语感和思维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探究引导学生对语言文本的关注与感悟,则是完成上述三维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探究 引导 艺术    前言    新课程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合作探究”越来越重视,它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一种途径,特别探究是学生获取知识技能的学习过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己生活、社会生活及所学的语文学科知识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活动课程,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在当前基础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占优势的情况下,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仅靠一学期几个研究性课题是不够的。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和学科中
机械化施工已经发展为当今社会建设发展的主力,大量的工程机械的投入使用为我们家园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设工程项目不断的增加,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处理好文本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独特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认真读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感知语文,从而在愉悦的气氛中轻松学习、快乐成长。  关键词:价值取向 独特体验 快乐成长    现代社会对公民的素质要求,向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语文教学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主题。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可能产生创新动机、启动创造思维,从而获得创新成果。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传授知识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
通过对排水系统的组成、排水系统的体制和园林排水方式的分析,提出了园林排水的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