贩红枣

来源 :道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隔行不取利”。我偏不信。
  2000年国庆前夕,我抖胆往广州贩了趟鲜红枣,想证明这话的荒谬。9月初,一同学从广州市打来电话,说广州市场红枣每斤8元,是咱宁夏农村的10倍。10倍的差价让我动心。但想想,从未贩过枣子,怕烂在途中,10多天中拿不定主意。捱到9月下旬,再次向广州联系,得知那边降到了6元1斤。我沉不住气,再降就贩不成了,抓住国庆节的时机投放广州市场,也许可以发大财。
  我专门从银川跑到中宁农村实地调查,得知出园价每斤6角左右,仍然是10倍的差价。10倍啊!这买卖赶快干。
  星期六我带领兄弟姐妹们打的来到中宁渠口农场,开始摘红枣,买谁家的红枣谁家负责摘下来装到印有“宁夏特产·红枣”字样的纸箱内,每箱10公斤。我们几人分头把质量关。事前,听人介绍,贩往南方的枣子,最好从树上直接摘下来,不易烂,而敲落地上的大多受伤,装在纸箱里不透气烂起来很快。农户们都好商量,摘也行,但价格每斤得涨5分钱。行!我很痛快地答应了。几天后,每斤将变成6元,何必在乎加5分。
  质量关把住了,数量却上不来。第一天摘到天黑,几家人合起来才摘了1000多斤。第二天,有人提议,“摘”改为“敲”,从地下捡速度快、数量多。说得实际点,每天摘1000多斤,一车20000斤,摘下来得用十几天,前头的不都烂透了吗?那么就边敲边捡吧。这一放话,坏了!有伤无伤的大的小的全捡到箱子里去了。我们几人手忙脚乱地跪在地下一箱箱一颗颗地验质。枣子皮薄,倒出来再捡进去,没伤的也有了伤。三天过去数量超万斤。兄妹几人家顾不得回,饭顾不上吃,一面联系下一批红枣,一面找去广州的货车。以10000元的运费我包到一辆72米长马槽的“康明思”卡车,在离国庆还有5天的那个晚上满载着希望、满载着大红枣儿,出凤城经西安穿宜昌、荆州、长沙花了80多个小时国庆前夕一口气胜利抵达广州城。
  广州的同学做向导,车子七弯八拐开到一个叫做“南北果品批发市场”的大院里,此时我长舒了一口气,像马拉松运动员跑到终点,80多小时的行车让我的膝关节僵得连车都下不了了。这罪受大了。下车定睛一看,坏了,市场上运红枣的大卡车少说有30辆,新疆、河北、河南、山东、宁夏一字儿排开。红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映照在我和妹夫还有二位司机死灰一样的脸上。“完了”,我瘫坐到冰凉的水泥地上,快哭出声来了。你想赶国庆,就不许别人也来凑热闹?广州的那位同学也甚感意外,好言安慰我。他找来两个掮客,谈妥以1000元的代价帮助我批发这车红枣。那阵子我脑袋一片空白,1000就1000,只要赶快出手,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
  解绳、拆封、扯开棉被,露出车尾部的纸箱子。掮客说“今日价1公斤4元”。“什么?1公斤4元?一斤才2元?在车屁股后站立未稳的我歪着身子跌下车来:“不是6元嘛,怎么成了2元”?我扑到朋友面前,厉声喝问。“前几天6元呀!”今天怎么跌到4元了?”同学抱住我显得很无奈。“6元到2元,不能跌得这么快嘛?”我问掮客。弄了半天,我把朋友向银川报的公斤价换成市斤价了!这一天,因为入场的全国各地的车辆创了记录,每公斤很自然地由6元降到4元,也就是说每斤由3元跌到2元。2元就2元,能赚就卖。
  我蹲在地上猛劲抽烟,看着掮客叫来的两名帮手破着噪子吆喝,两三个小时过去了,竟然是斤两不动。我再次沉不住气了,站起来绕场一周,发现山东、河南的枣子个大皮红并且匀称,不像我运来的枣子大小不匀不说,红皮绿皮掺在一起还有斑点。贩子们过来扫一眼,价也不问掉头就走。“降价,降价,立即降价!”我向掮客毫不商量地喊道。“降多少?”“降5毛”!我心理清楚,今天如果不批掉大部分,明天大批量地开始霉烂就更没人要了。掮客和那两位帮工扯起噪子高喊:“1公斤3元,1公斤3元”。这招挺灵,一下子过来一群小贩,每人两箱两箱地要货。几十箱子出手后,有人返回来找后账,说箱子里面有坏的。打开封条一看,确实如此,我们只好向人家赔不是,每公斤倒退2角钱。找后账的打发走了,呼拥而来的贩子像挨了蜂蜇,躲得老远老远。怎么么?再降价,每斤24元,又是再次叫价,又一拨贩子涌过来。
  于是出现了第二次批发高峰,中午时分,1000件批出200件,市场内人渐稀落,数数票面,只回笼了4000多元,看看货大约走了五分之一,一群人全傻眼了。气温将近30°,枣子受得了吗?说好下午给司机腾车,现在只腾出个双人床的面积,司机面有难色,好在都是老乡,没好意思提出加压车费。下午,在空空如也的市场内,几个人席地而坐商议出路。广州那位同学提议将枣子烘干或晒干,至少可以保本,总比烂了强。于是广州同学同二位心眼还算不错的掮客分头出去联系,我一头栽倒在棉被上打起了瞌睡。吃饭前出去的人们陆续回来碰头,烘干的办法否定了,原因是脱水厂没烘过红枣,不能承接;晒的办法也不行,如果遇上雨天,烂起来飞快。剩下只有一条办法,明天清晨压低价甩货。
  第二天是国庆节,头天入场的30车红枣还有一半未开走,又新进来了20辆,贩子们皆围在新来的卡车旁往下搬鲜枣。尽管我等破嗓子喊“24元”,却一个人也拉不过来。这时我想起了“吐血、跳楼大甩卖”的流行用语,忍痛降到1公斤2元。广州掮客再次改口吆喝,仍不奏效。时间一个小时又一个小时地飞逝,我开始乞求善良的两位掮客。一会儿他俩找来一位我们宁夏人叫做“蹲家”的商贩,要全部买我剩下的红枣。我心中犯嘀咕:宰客来了!绝望中我开始同人家讨价还价,以箱论价,每箱18元,16元,15元……万般无奈,最后敲定每10公斤一箱以125元全部“蹲”给人家。枣子卖了,共计才14350元。20000斤红枣本钱13000元,长途运费、包装费、冷库场地费,付给广州掮客1000元辛苦钱,共计27000元,净赔12650元。
  倒枣谐音就是“倒糟”。俗话“隔行不取利”果然是真理!
  失败是成功他妈。
  万把元买了一个教训。
  红枣不敢贩了,况且已不是季节。
  近日我搞起了土豆。电视信息报道广州土豆与银川又是十倍的差价,干它一趟,行不行呢?!
  贼心不死,又想冒险。近几天,我开始走访、打听土豆的保暖及运输办法。我电告广州同学,每天向我报一次那边市场的批发价。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
  不冒险不叫生意,只能算是受苦。
  编辑/王凯滨
  
其他文献
起初,丈夫并没有在意妻子的变化。那台电脑是丈夫送的,网也是丈夫让上的。丈夫一直忙着做生意赚钱,回来时总是载着满身的星辉散着满身的酒气。妻子说,我一个人在家很寂寞。丈夫说,那就找人打打牌。妻子说,可我不爱那个。后来丈夫就买了台电脑来,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很多游戏光盘。可是没过多久,妻子就把所有的游戏都玩完了,她说,没意思,真没意思。丈夫说,怎么没意思?妻子说,没感情,没交流,都是些死的东西。丈夫说,我不
期刊
“面的”已消失在北京的街头,成为历史。对于开了整整四年“面的”的我,看着它的出生,望着它的消失,依依恋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四年来我风里来雨里去,驾驶着心爱的“面的”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车厢里的各色人等不计其数,甜酸苦辣、喜怒哀乐尽在其中。  初遇吸毒者一天中午,在北太平庄一30岁左右的男子打车去工体西路。此人上车后,掏出一块口香糖,将糖扔掉后,把包糖的锡纸在大腿上拂平,而后掏出一个小白纸包,小
期刊
莹已近不惑之年,她身上铭刻着八十年代初的青年人所特有的印记,她对生活的态度十分严肃,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任何事情都尽可能做到最好。客观地讲,她是那种让丈夫放心、让亲戚和朋友可以信赖的好女人。  莹长得不太漂亮,163米的个头,微胖,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看上去精明而自信。  莹与亮相识在1991年春天,由于工作关系,时常见面。亮英俊健谈,属于那种哗众取宠的男人。他的风趣、幽默曾带给莹无尽的快乐
期刊
我一直以为,在鼠标与键盘构架的游戏规则中,我和八桂剑客的“结合”只是逢场作戏闹着好玩,何况一开始就明确达成不必认真的“洞房协议”。当爱如潮涌时,我却陡然发现:其实在这个数字化生存的空间里,我的爱情仍然是输不起的啊!  婚姻低潮:    我钻进网里观看另类爱情风景    在没触网之前,我曾有过一段美好的初恋。  我和阿赞是在旅途中“艳遇”的。那次桂林笔会之行,高高帅帅的阿赞不经意间闯进我的视线,我眼
期刊
1995年,年仅13岁的韩影和父亲带着梦想一起从安徽来到郑州治病,谁料想,病情不但未减轻,双腿反而瘫痪。为了求学,打工的父亲每天行走几十里背送她上学、回家,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她的奋斗历程交织着苦难、理想、亲情,她给我们的启示永远超过故事本身。  母亲病故后,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头猪卖了320元钱才买了口棺材1982年12月,安徽省临泉县田桥乡朱营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落地,这个新生命
期刊
我9岁那年,父亲忽然有了一次去市里出差的机会。  那时父亲在一所村小学做教导主任,母亲是普通农民,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清苦,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肉菜,更不用说上饭店了。父亲每次去乡里开会,总是带着母亲做好的玉米面饼子,中午就着开水吃,省下1元钱的出差补助以补贴家用。父亲因此一度闻名乡里。  长这么大,我还从没去过市里,坐过火车呢!在我的软磨硬泡与母亲的帮助下,父亲终于答应带我去,条件是我必须听话,不
期刊
苏南某县有个城关镇,镇里有五家远近闻名的汤圆店。汤圆店都取名“林记”汤圆店。这几家“林记”汤圆之所以如此有名,不光是因为店里汤圆做的好吃,价廉而物美,主要是经营这五家汤圆店的店主身份特别,他们是一对年逾花甲的老夫妻和他们所认的四个“贼”儿子。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段颇为感人的故事。  “林记”汤圆店的老板娘林妈妈原先有个独养儿子叫宝钢。由于宝钢是林妈妈夫妇中年所得,所以从小就很娇惯。宝钢18岁那年,
期刊
新春佳节,每每思归的日子,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思归又怕归,每次总有一种两手空空的感觉,便不由地深深自责,自悔万分起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为什么?有时候连自己都难以说清。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常常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学好了,出去做事,那才风光呢!”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是把“出去做事”看作一种荣耀,以致成了自己追求的目标。相反,对家乡的感情就变得很淡薄了。  我们村不大,一百来户,地
期刊
性格倔强的“孙别子”膝下有四个女儿,他本想把女儿们嫁给不同的亲家,但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四个女儿竟冲破他的百般阻挠,爱上了同一家的四个儿子,在当地成了一段众口流传的爱情佳话——    “孙别子”布阵择婿    田关乡孙沟村坐落在河南省内乡、淅川、西峡三县交界处。这里群山连绵,景色旖旎。现年69岁的孙新芳老汉就住在这个美丽的村子里。孙老汉祖宗几十代都是靠扒土坷垃种庄稼为生。老汉为人直爽坦诚,刚正不阿,
期刊
思考生命是从认识死亡开始的。  最初遭遇死亡是在8岁那年的夏天,那时我还是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小男孩。  一天,我正在父亲种满花草的院子里与邻家大我一岁的兄长和他的小妹妹一起玩“扮家家酒”的游戏。  忽然,一阵惊天动地的哭声和悲怆的乐声传来,我愣了一下,飞快地跑出院子。一队长长的送葬队伍正缓缓从门前经过。后面跟着一大群身穿白粗麻布孝袍的男人女人和孩子,男人腰间系着宽宽的白带子,女人们用手帕蒙住脸,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