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背上的爱风雨兼程

来源 :道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5年,年仅13岁的韩影和父亲带着梦想一起从安徽来到郑州治病,谁料想,病情不但未减轻,双腿反而瘫痪。为了求学,打工的父亲每天行走几十里背送她上学、回家,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她的奋斗历程交织着苦难、理想、亲情,她给我们的启示永远超过故事本身。
  母亲病故后,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头猪卖了320元钱才买了口棺材1982年12月,安徽省临泉县田桥乡朱营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落地,这个新生命的诞生,给年轻的夫妻带来无比的欢乐。父亲韩俊才勤劳、能干,是一个地道的庄稼汉,母亲仁桂枝贤淑、善良,是乡邻公认的好心人,夫妻俩辛勤劳作,精打细算,日子虽然清贫,但也安宁。3年后,他们的儿子韩藏林又来到人世,夫妻俩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精心抚养一双儿女,希望她们长大后有出息。
  使他们感到欣慰的是,女儿韩影从小聪明伶俐、乖巧听话,5岁便开始上学,在学校里,天资聪慧的她学习非常用功,考试成绩一直全班第一,并且一直担任班长职务,父母也把她视若掌上明珠。然而,欢乐的日子不长,苦难便接踵而来。
  1990年开始,仁桂枝患有多种疾病,整日住院吃药,第二年仁桂枝告别了人世。当时,家里穷得叮当响的韩俊才,把家里惟一一头猪卖了320元钱,给妻子买了一口棺材。出殡那天,年仅8岁的韩影哭得死去活来。从此,失去母亲的韩影童年里缺少了阳光,笑几回,哭几回,梦里醒来失望也几回。她父亲也受不了这中年丧偶的沉重打击,仿佛一夜之间老了十岁。
  进入中学后的韩影学习更加刻苦,过早地经历了家庭不幸的她,比同龄人成熟许多,她要用优秀的成绩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来回报父亲的辛酸付出。
  谁料想,人间的苦难再次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从此,在韩影父女身上演绎出了令人扼腕痛惜又可歌可泣的故事。
  父爱如山,在这重于泰山的誓言背后,他担起了所有生活的苦难,为的是能让女儿站起来
  1995年初,正在上初中三年级的韩影因患重感冒一直发高烧,引起肺炎、脑炎、脊髓炎,为了治病,韩影卷起行李和课本,恋恋不舍地告别了美丽的校园,那时的她天真地想,等病治好了再回来上学。在临泉县医院20多天的治疗,肺炎、脑炎被治好了,但脊髓炎是种顽症,很难彻底治愈。医生告诉韩俊才,这种病不是短时间能治愈的,出院后一边服药,一边锻炼,兴许会好一点。3个月后,韩俊才举债6千元,把女儿背回了家。
  自此以后,只要他听说哪儿能治脊髓炎病,不管是大医院还是赤脚医生,他都会不厌其烦地跑去,只要有一线希望,他都不放弃,但吃遍了偏方,女儿病仍没有好转。
  1995年7月底,韩俊才从一家报纸上看到有关女儿病症的医疗信息,便背着13岁的女儿来郑州求医,经多方打听,在郑州市某医院找到了信息中所说的大夫。听完韩影的病情介绍,这位大夫说除癌症之外,什么病都可以治,高兴万分的韩俊才背着女儿回到老家。亲戚、朋友、邻居已经借遍,上哪儿去借钱呢?韩俊才托熟人,找关系,苦苦哀求,贷了15万元款为女儿治病。
  到医院后,韩影开始贴用大夫自制的一种膏药,贴用12个疗程,花去5760元。另外,治疗期间又服用大夫开的一些营养药、中草药又花去4500元,加上住院费及其他3000元,韩俊才所贷15万元已所剩无几,但是韩影的病情仍不见任何好转,相反由原先尚能勉强行走发展到高位瘫痪,双腿萎缩,没有知觉,不能动,一动便摔倒。
  万般无奈之下,韩俊才又背着女儿来到河南医大一附院再度求医,经过12个专家会诊,确诊韩影胸11腰5脊髓远端萎缩,但由于前期治疗不当,很可能会导致终生瘫痪。
  韩俊才背着流泪的女儿又来到女儿就诊的那家医院询问原因,大夫置之不理,又找到医院党委书记,书记说这位大夫不是该院医生,只是租用医院科室对外行医。
  为了给爱女韩影讨回公道,韩俊才四处寻求法律援助。他先后曾找过8位律师求助,但是由于贫困,每次都被拒之门外。
  女儿用坚韧、自强写下一段光彩人生
  在韩影的笔记本里有这样一段话:“1995年8月,我怀着美好的愿望,来到郑州求医,不幸被误诊,落上个瘫痪,度日如年的岁月里,用悲伤、痛苦、绝望也难以表达我当时的心情,那时,我想到了死,只有结束生命,才能摆脱我的痛苦……”。
  那段时间里,韩影真想自杀,一个爱说爱唱爱运动的姑娘整天躺在床上,大小便都得父亲照顾,这样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父亲理解女儿的心情,害怕她有个三长两短,便给女儿讲张海迪等人战胜病魔、自立自强的故事。望着父亲整日忙碌的身影,韩影不忍心丢下相依为命的父亲,她想通了,即使自己双腿不能走路,还有双手和健全的大脑,自己总不能让父亲伺侯一辈子,自己要学一门技术,将来自食其力地生活。
  1999年,韩影得知附近的中州大学有电脑培训班,学期一年,学费2500元。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父亲背着她去找负责人,卓老师得知她的不幸遭遇后,被她勤奋求学的精神感动了,破例让她免费来学习。
  因为教室在三楼,厕所在一楼,为了不给别人找麻烦,每天去上学韩影都不喝水,在她上学这段时间,她没有去过一次厕所,因为缺水,她整日舌燥唇干,但也没耽误过一节课,连星期天也没休息过。
  这期间韩影还坚持自学英语和高中课程,2000年7月份,韩影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州大学结业。学校的老师们为有这样一个向命运挑战的学生而骄傲,他们鼓励韩影自强自立,早日走出生活的阴影。
  从中州大学结业后,韩影感到学的东西太少了,她决定继续参加学习,2000年暑假期间,她让父亲推着自己来到几个大学,但面对她的实际情况,校方都拒绝了。
  后来韩影得知郑州大学招自考大专班,便怀着最后一线希望给学校去了一封求助信。
  韩俊才拿着女儿这封信来到郑州大学,找到了自考班的负责人焦处长,焦处长听后让他带女儿一同来学校。
  8月25日,韩俊才把女背到焦处长办公室,焦处长决定减免她两年共计6000多元的书杂费,把她安排到计算机信息管理大专班学习。韩俊才激动地说:“圆了女儿的大学梦,即使再苦,我也愿意……”
  因为每天只上半天课,韩俊才上午没事便站在楼下等女儿放学,此时在灿烂的阳光下,韩俊才省吃俭用为女儿买的轮椅静静地停地那儿,旁边的韩俊才和这一切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上午放学后,韩俊才又推着轮椅行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这条路15华里,他们父女俩日复一日地将持续两年。
  韩影没有学过高中课程,直接上大专吃力,不易过关,为此,韩影和父亲又与离她们住地不远的黄河科技大学取得联系,想上高中部学习,这是两年制高中,这样韩影在郑大学习半天,在黄科大学习半天,黄科大已经同意她免费入学。从9月1日起,韩俊才一天四次接送、行走几十里,韩俊才还要完成自己的份内工作,这对他来说不能不说是一次严竣的考验。在郑州大学上课的第一天,韩影在日记中写道:“今天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圆了我的大学梦,要感谢的人很多,最应该感谢我的爸爸,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就是爸爸,爸爸用真情和汗水汇聚成一条奔流不息的河,载着我那条在黑暗中打旋的小船,冲向光明!”
  苦难教给我一切:
  勇气、智慧、忍耐、毅力和尊严!
  2000年8月29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市结核病研究所采访,在一间几平方米阴暗潮湿的小屋内,记者见到了韩影,她的一双腿已严重萎缩,细得让人看后心酸。床上方挂着她自己制作精美、颜色鲜亮的串串风铃,给屋里增添了些许生气。据她父亲讲,寂寞孤独时,韩影便抱着布娃娃,或者聆听风铃的响声,也许,这里边寄托了她的梦,寄托了她对这个五彩斑澜世界的热爱,对美好明天的向往。
  韩影兴奋地告诉记者,她身边有十几位好朋友经常关心她帮助她,1998年,郑州树青医学院的陈福彪、李勇等同学得知她的情况后,在学校成立了“爱心小组”,给她捐款,他们几乎每星期都来看她,与她谈心,给她辅导功课。
  在采访中,韩影不止一次提起她父亲,“爸爸特别疼我!”韩影很动情地说,小屋里仅有的一张小木床供韩影睡,仅有的一床好被褥也让韩影盖。韩俊才至今睡的仍然是两张长椅拼成的“床”,盖的仍是医院废弃的被褥。为了让韩影呼吸新鲜空气,韩俊才每天都要把女儿背到院子里晒晒太阳,换换空气。
  提起生活的艰辛,韩影含泪告诉记者,她已经几年没吃过肉了,菜里也很少漂油花。双腿瘫痪后,父亲没有钱打官司,最后找到有关部门也不了了之,家里的贷款人家催着要,现在一分钱也没还上。
  几年来,他们的生活形成一个规律:早晨,买点馒头,喝点白开水,有时吃点咸菜就很不错了;中午,蒸点米,炒一些从菜市场捡来的一些菜叶,凑和着吃一顿。在她们父女印象中,晚上从没烧过汤,一般是掏5角钱买3个馍,女儿一个父亲两个,喝点白开水算是晚饭,几年来,几乎天天如此。韩影说这话时见父亲直抹眼泪,便笑着补充道:几年没吃肉也习惯了,只要每顿吃饱就行。
  使韩俊才担心的是,自己的那份工作一旦失去,女儿上大学便成问题,2000年底,郑州市结核病防治所和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合并,自己的这份工作也成了未知数。他说:真不行,在郑州收破烂也要供女儿上学。
  在采访中,韩影向记者流露出她的心声:如有可能的话,两年大专毕业后,她要考本科,甚至研究生。
  最后韩影告诉记者:“苦难教给了我一切,勇气、智慧、忍耐、毅力和尊严。我敢说,从此以后,再大的苦难我也可以承受,因为我已经学会从苦难中顽强地成长!
  编辑/杨涛军
其他文献
2000年9月25日至10月25日的一月间,武汉市接连发生3起学校老师殴打学生的教育暴力事件,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当记者冲破重重阻力,深入到事发现场采访时,总有人提出“严是爱松是害”“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等等早已被现代教育所淘汰和法律法规所不容的陈腐观念来,拼命为施暴侵犯学生人身自由的不法行为作“免费”的辩护,他们高呼:这是在对学生负责任,这是一种亲似父母般的爱!记者在与这些教
期刊
从记事起,父母就不怎么喜欢我,姐妹们共同闯了祸,挨骂的总是我;上学后,男孩子常常欺负我,更不用说轮到我做值日,会偷偷帮助我。记得我小时候喜欢唱歌,同学们也都说我嗓音圆润动听,但学校排演节目,从来不让我登台演出;在街上走过,异性对我不屑一顾,身后的人评头论足……这一切为什么?因为我是个长得丑的女孩子。  毕业后,我和刘娟一起分到苗山中心小学。报到那天,所有的同事纷纷和刘娟攀谈,而我却被冷在一边,低头
期刊
胖墩墩的老鲁果真人如其姓,我刚分到局里上班没几天,便领教了老鲁那打呼噜的真功夫,要给他的呼噜定个级的话,准能上吉尼斯世界纪律。  一日,局领导都到县政府开会去了,我正忙着起草一份局里要下发的文件,忽然隔壁会议室里传出一阵阵古怪的声音,直搅得我无法往下写。我出去推开半掩着的门,原来是老鲁,也许太困了,他正躺在沙发上打呼噜呢。我还没见识过那种雷霆万钧、气壮山河的呼噜声,便好奇地驻足观看,只见他每吸气,
期刊
下班前,幸运的的电话莫过于老公约我出去吃晚饭。忙了一天,这时不仅可以省却回家锅碗瓢盆的劳作,而且一家三口以整体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夫贤妻媚小儿娇,再来点场面上的小客套,在女人的感觉里,这是怡情养心的一件乐事了。  只不过这样的机率少之又少,通常的情况是忙好了晚饭,老公却迟迟不肯露面。这时的电话一响,十有八九是他简短的通告:晚上加班,不回来吃饭了。  我知道,他这一去,耗时绝非吃顿晚饭那样简单,不到
期刊
我叫王建,今年31岁,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家里有羊,但是并不富裕。我总是想出来看看,不愿将一辈子交给没完没了的放羊生涯。  1995年6月17日,是我的生日。在家乡,过生日是件很重要的事,家里支了酒场,请来了亲朋好友痛饮像火一样的“骆驼酒”。酒过三杯,我对大伙宣布:“是爷们儿就要出去闯一闯,在家里窝着算什么?”当时大伙儿都以为我喝多了,笑着不以为然,没想到第二天我真的卷起了铺盖要走人。50多岁的
期刊
我承认我是性情中人。但我从未在性情的原野上放任自己。  那是在两年前的一个日子里。北京上空瘴气缭绕,把个北京人弄得气喘嘘嘘,胸闷难耐。雯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我的,由此也认准了我(直到现在我仍无法肯定她是否已读懂了我)。那天,电话至我的办公室时,我依旧如往常一样以一份记者的真诚接纳对方,雯搁下来一句话:“你是鸿哥吗?我找你找得好辛苦,整整花了半个月的功夫。晚上7点你在办公室等我的电话。”根本不允置否,
期刊
起初,丈夫并没有在意妻子的变化。那台电脑是丈夫送的,网也是丈夫让上的。丈夫一直忙着做生意赚钱,回来时总是载着满身的星辉散着满身的酒气。妻子说,我一个人在家很寂寞。丈夫说,那就找人打打牌。妻子说,可我不爱那个。后来丈夫就买了台电脑来,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很多游戏光盘。可是没过多久,妻子就把所有的游戏都玩完了,她说,没意思,真没意思。丈夫说,怎么没意思?妻子说,没感情,没交流,都是些死的东西。丈夫说,我不
期刊
“面的”已消失在北京的街头,成为历史。对于开了整整四年“面的”的我,看着它的出生,望着它的消失,依依恋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四年来我风里来雨里去,驾驶着心爱的“面的”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车厢里的各色人等不计其数,甜酸苦辣、喜怒哀乐尽在其中。  初遇吸毒者一天中午,在北太平庄一30岁左右的男子打车去工体西路。此人上车后,掏出一块口香糖,将糖扔掉后,把包糖的锡纸在大腿上拂平,而后掏出一个小白纸包,小
期刊
莹已近不惑之年,她身上铭刻着八十年代初的青年人所特有的印记,她对生活的态度十分严肃,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任何事情都尽可能做到最好。客观地讲,她是那种让丈夫放心、让亲戚和朋友可以信赖的好女人。  莹长得不太漂亮,163米的个头,微胖,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看上去精明而自信。  莹与亮相识在1991年春天,由于工作关系,时常见面。亮英俊健谈,属于那种哗众取宠的男人。他的风趣、幽默曾带给莹无尽的快乐
期刊
我一直以为,在鼠标与键盘构架的游戏规则中,我和八桂剑客的“结合”只是逢场作戏闹着好玩,何况一开始就明确达成不必认真的“洞房协议”。当爱如潮涌时,我却陡然发现:其实在这个数字化生存的空间里,我的爱情仍然是输不起的啊!  婚姻低潮:    我钻进网里观看另类爱情风景    在没触网之前,我曾有过一段美好的初恋。  我和阿赞是在旅途中“艳遇”的。那次桂林笔会之行,高高帅帅的阿赞不经意间闯进我的视线,我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