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来源 :道德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zheng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春佳节,每每思归的日子,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思归又怕归,每次总有一种两手空空的感觉,便不由地深深自责,自悔万分起来。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为什么?有时候连自己都难以说清。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常常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学好了,出去做事,那才风光呢!”所以,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总是把“出去做事”看作一种荣耀,以致成了自己追求的目标。相反,对家乡的感情就变得很淡薄了。
  我们村不大,一百来户,地却不少,而且是粘性土壤。每到雨季,村子里坑坑洼洼,到处都是积水,进门总是两脚泥。因此,谁能考上学,大家都来贺喜,总少不了的一句贺词是:“你总算是逃出这块粘土地了。”
  后来,我也接受了这样的贺喜,也享受了那份欣欣然、甜丝丝的感觉,欣欣然之后,父亲把我送到家门外,我只扫了那个小院一眼,就毫不留恋地离开了它,走上了求学的路途,去苦苦寻觅自己想要的生活。
  少年浪漫,远行的我总把母亲的思念毫不在意地抛到脑后,有时对母亲近乎迁腐的担忧禁不住厌烦。多年以后,当我初为人父,在异乡的天空多呆了几日,初出家门的轻松心中就会莫名地积满对远方女儿妻子的思念。于是,再美味的佳肴也勾不起我的食欲,再新奇的娱乐也难以留住我前行的脚步,归心似箭,向诱人的城市挥挥手,飞回妻子身边,每到此刻我才理解,为什么苍老的母亲会为儿女的封封普通来信,一个突然的电话而彻夜不眠;为什么母亲会时时牵挂着异地儿女生活的安康。原来儿女是母亲心中挣不断线的风筝啊!
  记得两年前的春节我在单位值班没有及时回家对母亲说,再者老家农村没有电话。初三一大早,我听见敲门声,开门一看,母亲象个雪人似的站在门口,母亲从没出过远门,她是一路打听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这儿的,母亲的提包里,满满地装着婴儿的新被褥,尿片,还有老家的大枣、苹果、米团子……母亲还记挂着这些东西?!“这不是你小时候最爱吃的东西吗?”我笑了。母亲的心底一定还藏着大年三十的晚上,少年的我围在做年食的父母跟前的一副谗相。儿子长到多大,也还是母亲心里的孩子呀!母亲问长问短,吃完午饭又要回家,她担心父亲一人在家生活不好,又担心年幼的弟弟生出事端,还担心那忙不完的几亩地,养的鸡呀猪呀,劳动惯了的母亲过不惯这轻松的日子,又匆匆踏上归途。一生奔波的母亲,心灵的原野牵挂着家里的一切,却惟独没有她自己呀!
  从那以后,我心里总是沉甸甸的,仿佛压了一块巨石一般。那天,天上正下着丝丝绵绵的细雨,道路依旧如昔日一般泥泞不堪。我回到了久别的故乡,可是,当年一心要离开这泥泞的粘土地的想法却不知跑到哪里了,反而觉得脚下的黄泥沾得很亲切,粘得很滋润,我不禁自问:今后还能踩着这条亲切而滋润的泥土么?……
  江淹在他的《别赋》里,头一句就说:“黯然神伤,唯别而己!”对于故乡,大概也要到离别之际或离别之后才能有这样的感觉吧。从未离过家的人,生于斯长于斯甚至老于斯,终日所见,大抵总是缺憾和不足,也就难免厌倦。只有离别之后,有了心理上的距离,才会发现对家乡的种种难舍之处来。
  如今每每到了星期天,我会油然而生出一种想回家看看的感觉来,回家看看这块熟悉的粘土地,那连绵起伏的群山,看一看年迈的父母,与他们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聊工作与生活,那种心情总是无法言喻的。
  回到家里,开饭前,女儿给父亲打洗脸水,洗过脸,又自告奋勇:“爷爷,我给你捶背。”父亲躺下小憩,女儿又提出:“爷爷,我给你拔白头发、搔痒痒!”在小孙女的孝顺下,父亲总是显得很惬意,很知足,似乎人生的疲惫在这一刻都烟消云散了。每当我看到爷孙俩一块戏耍时,看到父亲脸上露出菊花状的笑容时,心里就很受感动,应该感谢女儿,是她让父亲享受到了人生的回报。
  吃完早饭,我走出家门,十几户人家挨门对窗,依墙搭瓦,亲近得热乎。尤其是一块儿长大的,知根知底,一根肠子相通,想说就说,想笑就笑,出嘴的话语,就像周身的阳光,叫人觉得亲切暖和。平常的日子里,有什么新鲜吃食,左邻右舍总得要送点过来,“这柿子饼,多年没吃了吧,尝尝;这绿豆汤,你老嫂子熬的,尝尝还是不是那滋味。”我也不推让,接过就吃。忽然发现,吃遍天下美味,还是故乡的饮食香!又想,放着城里楼房不住,硬要回到老家来,是不是放不下这份浓郁的牵肠挂肚的乡情?
  当一缕夕阳映红了西边的天际时,父母亲牵着孙女把我和妻子送到了村口,母亲边走边唠叨个不停,父亲也一路不住地叮咛,望着女儿恋恋不舍的神情,我不由想起一首歌曲来,歌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是啊!年轻朋友们,在我们感受到自己小家庭温暖的同时,可别疏远了父母那一份时常牵挂、思念的亲情,我们不妨找点时间,找点空闲,领着孩子,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编辑/杨涛军
其他文献
下班前,幸运的的电话莫过于老公约我出去吃晚饭。忙了一天,这时不仅可以省却回家锅碗瓢盆的劳作,而且一家三口以整体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夫贤妻媚小儿娇,再来点场面上的小客套,在女人的感觉里,这是怡情养心的一件乐事了。  只不过这样的机率少之又少,通常的情况是忙好了晚饭,老公却迟迟不肯露面。这时的电话一响,十有八九是他简短的通告:晚上加班,不回来吃饭了。  我知道,他这一去,耗时绝非吃顿晚饭那样简单,不到
期刊
我叫王建,今年31岁,是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家里有羊,但是并不富裕。我总是想出来看看,不愿将一辈子交给没完没了的放羊生涯。  1995年6月17日,是我的生日。在家乡,过生日是件很重要的事,家里支了酒场,请来了亲朋好友痛饮像火一样的“骆驼酒”。酒过三杯,我对大伙宣布:“是爷们儿就要出去闯一闯,在家里窝着算什么?”当时大伙儿都以为我喝多了,笑着不以为然,没想到第二天我真的卷起了铺盖要走人。50多岁的
期刊
我承认我是性情中人。但我从未在性情的原野上放任自己。  那是在两年前的一个日子里。北京上空瘴气缭绕,把个北京人弄得气喘嘘嘘,胸闷难耐。雯是在一本杂志上读到我的,由此也认准了我(直到现在我仍无法肯定她是否已读懂了我)。那天,电话至我的办公室时,我依旧如往常一样以一份记者的真诚接纳对方,雯搁下来一句话:“你是鸿哥吗?我找你找得好辛苦,整整花了半个月的功夫。晚上7点你在办公室等我的电话。”根本不允置否,
期刊
起初,丈夫并没有在意妻子的变化。那台电脑是丈夫送的,网也是丈夫让上的。丈夫一直忙着做生意赚钱,回来时总是载着满身的星辉散着满身的酒气。妻子说,我一个人在家很寂寞。丈夫说,那就找人打打牌。妻子说,可我不爱那个。后来丈夫就买了台电脑来,同时带回来的还有很多游戏光盘。可是没过多久,妻子就把所有的游戏都玩完了,她说,没意思,真没意思。丈夫说,怎么没意思?妻子说,没感情,没交流,都是些死的东西。丈夫说,我不
期刊
“面的”已消失在北京的街头,成为历史。对于开了整整四年“面的”的我,看着它的出生,望着它的消失,依依恋情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四年来我风里来雨里去,驾驶着心爱的“面的”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车厢里的各色人等不计其数,甜酸苦辣、喜怒哀乐尽在其中。  初遇吸毒者一天中午,在北太平庄一30岁左右的男子打车去工体西路。此人上车后,掏出一块口香糖,将糖扔掉后,把包糖的锡纸在大腿上拂平,而后掏出一个小白纸包,小
期刊
莹已近不惑之年,她身上铭刻着八十年代初的青年人所特有的印记,她对生活的态度十分严肃,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任何事情都尽可能做到最好。客观地讲,她是那种让丈夫放心、让亲戚和朋友可以信赖的好女人。  莹长得不太漂亮,163米的个头,微胖,那双清澈明亮的眼睛看上去精明而自信。  莹与亮相识在1991年春天,由于工作关系,时常见面。亮英俊健谈,属于那种哗众取宠的男人。他的风趣、幽默曾带给莹无尽的快乐
期刊
我一直以为,在鼠标与键盘构架的游戏规则中,我和八桂剑客的“结合”只是逢场作戏闹着好玩,何况一开始就明确达成不必认真的“洞房协议”。当爱如潮涌时,我却陡然发现:其实在这个数字化生存的空间里,我的爱情仍然是输不起的啊!  婚姻低潮:    我钻进网里观看另类爱情风景    在没触网之前,我曾有过一段美好的初恋。  我和阿赞是在旅途中“艳遇”的。那次桂林笔会之行,高高帅帅的阿赞不经意间闯进我的视线,我眼
期刊
1995年,年仅13岁的韩影和父亲带着梦想一起从安徽来到郑州治病,谁料想,病情不但未减轻,双腿反而瘫痪。为了求学,打工的父亲每天行走几十里背送她上学、回家,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她的奋斗历程交织着苦难、理想、亲情,她给我们的启示永远超过故事本身。  母亲病故后,家里穷得叮当响,一头猪卖了320元钱才买了口棺材1982年12月,安徽省临泉县田桥乡朱营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一个女婴呱呱落地,这个新生命
期刊
我9岁那年,父亲忽然有了一次去市里出差的机会。  那时父亲在一所村小学做教导主任,母亲是普通农民,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清苦,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肉菜,更不用说上饭店了。父亲每次去乡里开会,总是带着母亲做好的玉米面饼子,中午就着开水吃,省下1元钱的出差补助以补贴家用。父亲因此一度闻名乡里。  长这么大,我还从没去过市里,坐过火车呢!在我的软磨硬泡与母亲的帮助下,父亲终于答应带我去,条件是我必须听话,不
期刊
苏南某县有个城关镇,镇里有五家远近闻名的汤圆店。汤圆店都取名“林记”汤圆店。这几家“林记”汤圆之所以如此有名,不光是因为店里汤圆做的好吃,价廉而物美,主要是经营这五家汤圆店的店主身份特别,他们是一对年逾花甲的老夫妻和他们所认的四个“贼”儿子。  说起来这里面还有段颇为感人的故事。  “林记”汤圆店的老板娘林妈妈原先有个独养儿子叫宝钢。由于宝钢是林妈妈夫妇中年所得,所以从小就很娇惯。宝钢18岁那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