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至》里的杜甫是拘谨还是兀傲?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iche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的“沉郁顿挫的杜甫诗”专题收录《宾至》一诗,并提出学习要求:“阅读《客至》《宾至》,比较这两首诗在情感上的差异。”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用“客套和拘谨”形容《宾至》里杜甫表现的情感,我认为这种解读仍有可商榷之处。
  宾至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宾至》写于上元元年(760),四十九岁的杜甫初创草堂之时。彼时的杜甫既经离乱,文学上的造诣与兴寄更加彰显出来,加上他是从京都来的大诗人,而且与地方大员高适、严武交好,自然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此番前来的想必是位“贵介之宾”,因为一来杜甫原本是有必要行再拜礼的,其次“车马驻江干”的声势也颇有些居高临下的味道,可是杜甫面对此君果真有拘谨的感觉吗?
  先看诗题。王嗣奭称杜甫“厚于情谊,虽邂逅间一饮一食之惠,必赋诗以致其铭佩之私,俾垂名后世”。即观杜甫本年所作诗也可证之,如《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草堂资》《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等,就连居处草堂时的邻居朱山人也得以借《过南邻朱山人水亭》传名于后世。可看似尊贵的宾客,杜甫为何却偏偏忽略了他的名字?可见杜甫对此君似乎并无好感。
  再看對具体诗句的理解。
  首联写草堂居处偏僻、来客稀少,此时的自己年老体衰,难行再拜之礼。
  杜甫一家于乾元二年(759)年底抵达成都,此时的杜甫可能仍然关心中原时局,但毕竟相隔很远,因而杜甫有“锦里(即成都)烟尘外”之感。诗言“幽栖地僻经过少”既指草堂背靠成都外城,不在闹市,恐怕也包含远离政治中心的意思。
  可是老杜果真是如此衰老,以至他人从旁搀扶尚难再拜吗?细察此时的杜甫,寂寥有之(《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营茅屋资》: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忙碌有之(四处寄诗索要苗木、家什),疏放有之(《狂夫》:自笑狂夫老更狂),可相较于之前在秦州、同谷的狼狈处境,还称不上有衰老之感。
  杜甫的寂寥之感多出于个人境遇之悲,这年春天因为营修草堂的缘故,各方亲友均来告慰,“初营成都草堂,有裴、严二中丞,高使君为之主;有徐卿,萧、何、韦三明府为之圃;有王录事、王十五司马为之营修。大官遣骑,亲朋展力,客居正复不寂寥也。”(《杜诗详注》引陶开虞语)不可谓不热闹。如此,则“经过”或多或少全凭杜甫的个人心境罢了。
  杜甫并非衰老,从他所作诗中也能找到依据:元兴元年(784)开春,杜甫忙得不亦乐乎,他一边料理草堂的修盖事宜,一边四处寄书索取各种苗木、日用家什。他先是向萧县令寻觅桃栽(《萧八明府实处觅桃栽》),又向潘县令、韦县令讨桃李、绵竹(《白帖》《从韦二明府续处觅绵竹》),向何县尉、韦县尉求取桤树苗、松树苗(《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凭韦少府班觅松树子栽》)。
  暮春之时草堂落成,久经离乱的杜甫终于可以安定下来,又兼草堂在杜甫经营之下景色殊美,心情不可谓不佳,《堂成》谓:“暂止飞鸟将数子,频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以至于想长居此地,终身为农:“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为农》)“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做钓钩。但有古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
  所以说此时的老杜确有饱经风霜、与世隔绝带来的衰老之感,但是更多的恐怕还是烦于应酬此位贵客的托词。
  颔联则直接透露出杜甫的兀傲之气。“岂有文章惊海内”是谦辞,进入蜀地的杜甫已负盛名,当初的《三大礼赋》可是得到玄宗赏识的,否则贵客哪有必要车马劳顿来到浣花溪旁?正如《堂成》“旁人错比扬雄宅”句,说是“错比”,但如果没有自得之意,又何必相提并论呢?杜甫显然是自视甚高的。“漫劳车马驻江干”就多少有点牢骚情绪了,贵客此番前来既然是慕杜甫的文名,就不必摆出这样的架子;杜甫既不要贵客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自然也不会因贵客的身份折节。高适官做得够大了吧,可是杜甫是这样与高刺史对话的:“百年已过半,秋至转饥寒。为问彭州牧,何时救急难。”(《因崔五侍御寄高彭州》)可谓平交王侯。摆出架子的客人自然得不到杜甫的好脸色。
  宾客对于杜甫的热情远甚于杜甫之于宾客,竟日淹留,似乎有不少衷肠需要倾诉,可是杜甫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稍致歉意。杜甫面对惬意之人又是何种表现呢?《客至》中杜甫征求崔县令的建议,要呼邻翁作陪,想必片刻之后就是三人对坐酣饮,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极为自然,且见天性。又如《有客》中招待的客人也不具名,杜甫是如何表现的呢:“有客过茅宇,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因为着急接待,赶忙让儿子过来帮忙整理葛巾,想到家中没有好的食物招待,自己种的蔬菜倒是稀稀拉拉长出来一些,姑且采摘待客吧。扑面而来的是散漫率真的气息,相较“百年粗粝腐儒餐”令人亲切得多。
  写至此处,颇有些神完意足之感,杜甫却能宕开一笔,“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俞陛云《诗境浅说》云:“末句意谓布衣老大,固可长揖公卿,但杯盘草草,恐侮宾慢贤,故望其野外重来,以尽地主之谊,合《客至》《宾至》两诗观之。少陵交友,于无谄无骄之义,两得之矣。”谓杜甫能于无谄外不添骄矜之气,这对宾客的竟日淹留语气上还是客气的,多少还有待客的真诚。可是从邀约的内容来说,宾客不是自己的文章知己,以致你再次前来,我恐怕还会像此番一样,并不特别招待,乘着花期前来看看药花也就罢了。
  与《客至》同写迎接和招待客人,但由于对象的差异,诗人的情感却有泾渭之别,《客至》是接待熟识之人,显得真诚深厚、亲切融洽、富有生活气息,而《宾至》是接待“贵介之宾”,因为并非文章知己,对方还摆了官架子,即使淹留竟日似乎也没有共同的话题,杜甫除了基本的应酬和客套,言语中充溢着更多的兀傲之气,而无半分拘谨可谈。
  《客至》《宾至》二诗初读看似平常,再读则能感觉到弦外之音、味外之旨,对读之下则情义横生:同写客至,但迎拒、喜厌之间甚是分明;同样的境遇,对待友人则歉意之外更是热情,贵胄临门则以贫病自清,虽有客套,凸显出的却是耿介兀傲的形象。老杜之诗,果真“语不惊人死不休”!
其他文献
摘 要:对学生来说,习惯指的是经历长时间形成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和行为举止。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如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的提升会变得更加容易。相反,坏习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山区 初中语文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对语文知识的讲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学生的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思想也产生了较大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的教学环境,教师纷纷转变思维,寻求新的教学手段。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成性资源 开发利用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阶段中的重点科目,也是传授学生传统文化以及基础文化知识的重要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的素质教育观。
摘 要:新《课标》明确说明: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这门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换句话说,历史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既是历史价值的体现,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当代教师,应该从各方面进行着手,使得这一学科能够培养出令学生受益一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相关学者提出,历史素养主要是指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价值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教
摘 要:陶行知先生在1930年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认为教育与生活、社会、学校紧密联系,本文结合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内容,谈谈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理论指导下怎样使历史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实现历史教学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以期实现在火热的生活实践中培养全面发展且活力四射的人。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 历史教学资源 实践 创新 开发  DOI:10.12241/j.issn.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下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教学开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在小学时期,学生价值观和认知能力都在形成和发展阶段,所以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内容。班主任作为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直接引导者,肩负着将德育教育贯彻落实到班级管理之中的重任,要为学生创建一个文明和谐的校园生活,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遵规守纪、文明懂礼的行为
摘 要:自使用统编教材,努力践行统编的编写理念,探寻实施统编教材的教学策略,构建“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统编教材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对此,我们进行了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统编教材 单元整合教学 语文要素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1.030  我们改变了以往单课备课的方式,从单元整合上进行整
摘 要:在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教育事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更加需要广大的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在特殊教育中,老师更应该针对学生的不足进行教学制度的改革。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进行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语文能力,进一步引导特殊儿童的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特殊教育 语文教学 方法  语文教育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只有学习好语文,其他学科才能进一步开展,进
摘 要:得益于经济飞速增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小学时期而言,语文课程属于主要的学科,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作文训练,旨在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近些年来,微型日记被运用到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当中,不但增强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本文通过说明微型日记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之间存在的关联,制定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当中微型日记的运用方案,确保了小学语
摘 要:虽然目前学校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各种教育机构也层出不穷,但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几乎是其他任何教育机构所不能代替的。正是由于家庭在儿童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致使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难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积极的对策去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为他们的成长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社会变迁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变”。在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综合素养,净化社会思想环境,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外来文化中的一些不良因素以及应试教育的弊端,阻碍了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教师应该立足自身,理解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立足课堂,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立足实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实现“既要育材,更要育人”的目标。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 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