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ruiwang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明确说明: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这门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换句话说,历史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渗透,既是历史价值的体现,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作为当代教师,应该从各方面进行着手,使得这一学科能够培养出令学生受益一生的历史素养。
  关键词:历史素养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相关学者提出,历史素养主要是指历史知识、历史能力、历史意识和历史情感价值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教学获得的有效结合和积累。由此可见,历史素养是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下面对初中历史教学中,怎样有效融入历史素养的培养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时空概念的联系
  在历史学科中,时空观念极为重要。时空观念提醒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观看和探究历史对象与具体时空的关系。任何历史事物的出现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形成的而不是偶然发生的。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学习历史时,可以将历史事件放于整个历史进程中一个特定的时空里,从而真正理解其存在的意义。
  二、挖掘历史证据
  历史史料的研究和运用是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也是权衡我们是否有能力解释和判断历史的标准之一。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有效地以历史教材为出发点,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历史材料,通过问题设计,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由证来;证史一致,史论结合”的证据意识概念。
  例如:在开展人教版七年级《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为了研究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教师可以为学生选出以下历史材料:(1)西汉《史记》中:“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2)南朝《宋书》中:“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根据上面材料中的语句,教师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1)江南地区在西汉时期的经济情况如何?(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如何?(3)几百年来,什么因素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当学生对这部分的历史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后,学生自然就能进行设疑。由此可见,教师适当在教学过程中铺垫与教材相关的历史材料,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历史、投入教学活动的欲望。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历史材料是历史的组织细胞,如果史料不准确,则无复历史而言。”历史不能被复制,也不能被重现,只有用史料去还原和理解它,才能使学生具备从历史的角度去探求真理的历史素养。
  三、对历史的理解
  我国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学生在进行脑力活动的时候,首要位置不是背诵和记住别人的想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因此可以得出,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思维学习的应用,这与新《课标》所提倡的“历史理解”的观念是相同的。历史理解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历史现实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和认识历史事件。并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師应该尽量复原历史情境,使用身临其境的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历史素养的培育内容。
  四、历史解释的产生
  历史的解释在历史学科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受到了多方的关注,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使用历史数据,基于历史的理解,有能力进行理性和客观地评价和分析。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构建历史的过程。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选择地阅读历史材料,并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进行构建。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逐渐能分析历史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想促进学生历史解读的形成,就应该积极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在学习隋朝历史时,教师应着重向学生讲解“隋朝大运河的评价”。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养成客观公正的评价习惯,教师可以选择皮日休的《汴水怀旧》进行补充理解。大运河的建设不止有值得学习的部分,比如促进了南北间的经济交流,人们现在还在依靠大运河进行南北运输。当时修建大运河还存在一些弊端,浩大的工程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促进了隋朝的灭亡。
  当然,在历史解读素养的培养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客观真实地评价历史事件,还要促进学生了解其他学习技能。比如:了解相同历史事件的不同解释,并且能够理解和评价不同的历史解释;学生在处理现实中发生的问题时,还必须站在辩证与发展的角度分析和判断现实问题,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还能为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铺平道路。
  五、凝聚历史价值观
  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中的真善美,学会辨别是非,这是历史课程学习的一个目的。简单地说,历史感应该有一个积极的价值评判标准,引导学生从认识历史走向认识自身的成长和认识现实的需求,学会“以史为鉴”,吸收历史中的有益元素为自己服务。因此,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意义。
  教无定法,将历史素养的培养有效融入初中历史教学是实现课程价值的重要手段,与学生的健康发展紧密联系。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此来实现历史教学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红彩《学科素养导向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初探 —以“经济体制改革”一课的教学为例》,《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年第4期。
  [2] 何君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体现与运用—以万荣县六所初中为例》,山西师范大学2018年硕士论文。
  [3] 王永刚《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刍议》,《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7年第1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学生是教学主体,青春期的叛逆和网络的普及造成思想观念和个人意识存在较多的问题。在此情况下的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开展要注重内容和方式的转变,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在开展路径上重视自我管理、柔性管理、环境建设和方式转变,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初中生的综合认知、思想观念、行为道德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管理 自主管理  DOI:10.12241/j.issn.1009-725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以打基础为目的,高中语文教学以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素养和综合能力为目的,初中语文则是小学语文过渡到高中语文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单一、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实施后,多元化教学成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趋势。基于此,本文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探讨,首先阐述了初中语文课堂多元化教学的特色,继而提出了初
摘 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拥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学时期,德育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道德指引,净化学生的心灵,约束其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然而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讲,随着认知程度的加深,再加上一些社会因素等客观环境的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陷入了困境,对此本文为寻求对策展开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中学生 德育 探索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
摘 要: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单位,而班主任则是这个单位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良好的道德素养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古语“做事先做人”中的“做人”指的就是道德素养。然而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学生们需要班主任的正面督促和引导,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德育 DOI:10.12241/j.issn.1009-725
摘 要:针对学生写字得分率偏低的问题,我发现学生的写字姿势存在着问题,为了改变这样现状,我思考要从抓“双姿”养成着手,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促进学生规范书写。从牢记“双姿”,养成习惯开始,重视练习,规范书写,并完善制度,组队监督,奖惩有据可依。  关键词:“双姿” 规范书写 书写姿势  缘起一次试卷分析,我班学生的书写得分率偏低,我仔细地查看了学生的试卷,发现
在教育领域,我已耕耘了46年,读书,教书,写书,虽然谈不上什么成就,但总还算是个合格的教师。我所教的很多学生已经在祖国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每当他们来向我汇报所取得的成绩时,我便自然而然地想起自己的老师,想起那几位让我终身难忘的长者。没有他们,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可惜他们都已作古,我只能在清夜独坐,默默回忆他们对我的教诲,把他们在我身上所花的心血,投射到我的学生身上。  一  50多年前,我就读的小学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快速发展,是培养学生德育思想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参与者,更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者。要重视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积极参与其中并提出适用的观点和倡议,让学生在德育教学中健康发展。  关键词:初中时期 新时代 德育工作 创新方法  初中阶段是学生性格养成的重要时期,极易产生叛逆心理,所以要更加重视对中学生的道德教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各个科目都需用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立足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写作教学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写作能力 DOI:10.12241/
摘 要:对学生来说,习惯指的是经历长时间形成的思考方式、学习态度和行为举止。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如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学习能力的提升会变得更加容易。相反,坏习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山区 初中语文 学习习惯 培养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对语文知识的讲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学生的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教学思想也产生了较大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代的教学环境,教师纷纷转变思维,寻求新的教学手段。生成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受到重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 生成性资源 开发利用  语文课程是小学教学阶段中的重点科目,也是传授学生传统文化以及基础文化知识的重要课程,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的素质教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