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值得思考的设计问题

来源 :美与时代(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feng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从设计教育的角度批评了"感性设计"这一概念,通过大量的逻辑分析对"感性设计"这一理论的指导意义进行了质疑;其次,从哲学层面对传统文化被神化这一现象进行了解读和诠释;其三,作者对我国高校设计教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肺岩宁方对上皮-间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因子Twist、Snail、Sip1及E—cadheri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C57小鼠Lewis肺癌转移
不管是传统的旧教材还是新课程中的新教材,例题都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基本范例。在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用好例题、尤其是对例题教学进行拓展,不仅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还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要通过设计数学例题的拓展,提高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  一、 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意识的意义  (1)滞后的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传统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①教师讲,学生听
在物理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改革实验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的教学实践如下。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在目前中学物理教学中仍存在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习的过程。学生缺少自主学习的思维空间,就很难谈得上创新思维的培养。要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就要重视设计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以相应的创新思维熏
我在音乐教学中发现:音乐教学应通过生动的音乐形象,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当牢固地树立德育意识,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阵地,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做到每堂课都能有德育的侧重点。有些教材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属显性教材,如《我们多么幸福》《颂祖国》《咱们从小讲礼貌》等。而还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多年来,数学课堂的弊端之一便是教师对课堂的过度控制,不论这节课的内容是简单还是复杂,都必须以教师为中心,“我讲你听”“我教你学”,即使偶尔的探究、合作也是教师所恩赐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个性不能展现,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遏制。因此,数学教师要转变观念,
在人类诞生之初,人们就已经有了一些浅薄的审美意识。但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活动是在生产劳动中逐渐形成的。生产中进行的各种设计就是一种审美的涤荡过程,而技术因素在设计审
本文研究的是一种另类的动画创作观念,它在一些先锋艺术动画,如实验动画中的表现较为强烈,被多数人认为只存在于非主流动画文化当中。随着影视动画业的发展,为了达到形式风格等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