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欣赏中的“复原故事”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888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欣赏由选择题改为笔答题,迄今已十三年。各省市此题的赋分从最初的五分到现在增至八到十二分不等。赋分见长,考生的欣赏水平却不敢恭维。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常常照本宣科,人云亦云,又怎么教得好学生?叶嘉莹先生曾跟南开大学学者们讨论推广古典诗词的问题:大家说现在学生读不读诗词,关键是要看老师怎么教,老师教得好,学生就愿意学,老师教得不好,学生就不愿意学,说不定还讨厌了呢!
  笔者在鼓励学生多读古典诗词的基础上,自己也刻苦自学,吟咏揣摩,涵泳体会,参详名家诗解,明确了做古典诗词欣赏题的程序:已知条件(题干、标题、作者、文本和注释)→读诗→情感的聚焦点→抓关键词→复原故事→看题→做题。在这七个环节中,“情感的聚焦点”“抓关键词”“复原故事”尤为关键,三者相辅相成,联系紧密,其中“复原故事”最为重要。“复原故事”这个环节牵涉到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与答题和答案息息相关。因为,学生在答思想内容情感之类的赏析题时,往往答案偏颇,漏掉许多关键内容,得分就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阅读了许多高考诗词欣赏真题及其答案,认真欣赏许多古典诗词,就有了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作为考试材料的诗词曲均为短章,写景抒情也好,托物言志也罢,诗词内容都蕴含着“故事”,或曰“叙事因子”,把情节补充完整,就构成了一个短短的“故事”,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叙述出来,使之“复原”,就做到了诗词内容的完美呈现。
  竹里馆·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虽然我是独坐在竹林里,可是我可以弹琴,我还可以大声地长啸。我在茂密的丛林之中,没有一个人知道我是孤独的,可是没有关系啊,天上的月亮照到我,我有一种跟明月相印证的、空明的、自得的乐趣。
  浣溪沙 ·王国维
  山寺微茫背夕曛,
  鸟飞不到半山昏。
  上方孤罄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
  偶开天眼觑红尘,
  可怜身是眼中人。
  山上有一个寺庙,在微茫遥远的地方看不清楚。太阳已经沉下去了,但还有一点光影在那里。这座寺庙不是对着斜晖,而是背对着斜晖。它那么高,那么微茫,看都看不清楚,连鸟都飞不到那里,而且半山的天色已经昏暗了。你虽然看不见,也飞不上去,可是你却能听到在那上边的寺庙里有孤罄的声音传来。孤馨的声音非常美妙,使得天上飘行的云都停在那里不肯离开。上方那个高远的寺庙你看不清楚,也不能到达,可是有一个孤独的击罄声使你动心,吸引着你。所以当你努力想爬到那寺庙所在的高高的山峰上,看一看天上的明月的时候,你偶然睁开了眼睛看见了红尘间的人世;可悲哀的是,你其实就是你所看见的下面蠕蠕蠢蠢的红尘中的人。
  上述一诗一词是叶嘉莹先生的解说,其实就是极佳的“复原故事”。再看相关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艺术效果。(4分 )(2007年广东卷)
  参考答案:诗人于清秋日暮在溪亭散心。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独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流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
  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
  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
  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
  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2007年四川卷)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写鸣蝉、疏桐半黄的叶子感慨时光飞逝,自己却没有把握好时光的惆怅之情,全诗描写出缺月朦胧地高挂在天空上,灯火照亮秋床,做梦时不知道山河的雄壮,坐时感叹时光飞逝,起时看天地变化,鸣叫的蝉扰乱行人的耳朵,表现出了作者想要报国却不得的心情。
  我们且不谈学生答案的无序性和无逻辑性,对内容的把握就似是而非。
  那么怎样才能搞好“复原故事”?关键还在于“抓关键词”,尤其是抓住诗词中的名词,亦即意象,其次抓动词、形容词及虚词,把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意义连缀起来,把诗词散文化,补足省略掉的枝节部分,那么答这类题目就会得心应手,不会因为答案的不完整而扣分。
  叶嘉莹先生的建议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人才的培养,等到了大学和研究所时才开始注意,已经太晚了;她认为如果想真正培养出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和古典文化有兴趣和有修养的下一代,实在应该从一个人的童幼年时代开始才好。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西州民族中学(416000)
其他文献
思品课程是学校各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随着素质教育呼声的越发提高,品德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
“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一门语言艺术,是一种语言技巧,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让幽默走进课堂,不仅给学生带来智慧和美感,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信息技术可以丰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建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习惯。传统的新课导入方式过于
“情境.问题.反思”策略是教师有目的地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场境,以问题为引领,在讨论与探究中激活学生思维,引起学生反思,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认知理
《史记》中的人物高低贵贱、人生际遇各不相同。帝王将相、游侠刺客,无不在《史记》里再现自己的人生。史家讲究的是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以客观立场再现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是史家的基本操守。至于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自会留给读史的人去评说。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史记》这部作品就不会融入作者的个人情感呢?从书中的有关文章看,未必如此。古人云,言为心声,纵然是史官,司马迁恐怕也未能免俗。  一、《史记》里的悲剧人物
学习数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还可以促进其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核心素养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生长”,其关键就在于要找到
实现受教公平,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共同成长,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但是学生由于先天的因素和后天所处的环境、家庭背景不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农村学校这种差异性特别突
“高投入低产出”是高中语文教学一直难以走出的怪圈,教师在努力地讲解,学生在努力地学习,花的功夫和时间不少,耗费的精力也不少,但教学效果始终难以提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数教师更关注教材和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少从学生角度反思语文课堂教学“高投入低产出”的原因。  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一味地强调书本知识,找考点,研究考试方向,而不能结合语文课程特点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很难让语文教学得到质的
“教语文难,教作文更难.”我们经常听到语文老师抱怨,“写一次作文,光看下来就需要半天时间,更别说还要写评语了.学生拿到作文本后,看也不看就收进了书包,根本不理会老师的良
'牵手教育'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是对高校长期以来校园文化积淀的新概念,是对高校'以学生为本'办学理念的新升华,是高校培养综合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