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远民族地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学好这门课对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课程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功效,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启蒙教育,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使命。本人执教地区属于边远民族地区,教学设备简陋、教学资源匮乏、师资力量欠佳、学生很少有机会去科技馆等科学宣传场所参观,这些都困扰着科学课教学在小学的高效开展。相对而言,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域空间。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边远民族地区小学生科学素养,笔者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一、将丰富的自然资源充实到科学课教学内容中
  本人执教学校虽然没有城市中优良的教育教学资源,但这里的孩子可以常贴近山川草木,见些鸟兽虫鱼,生活的内涵一点也不比城市的孩子逊色。科学课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联系我们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自觉充实教学内容,发挥孩子们丰厚的感性认识的优势,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彩虹的形成实验”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到学校后边的小河边,(河水较浅,安全可保障),学生背对着阳光做“拨水”游戏,在愉快的玩耍中,使学生意外地发现与彩虹类似的景象,于是因势利导,非常轻松地揭开彩虹形成的奥秘。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河边去考察水质是否被污染,观察河里生物的种类、形态、生活习性、运动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态;到田园去考察分析土壤成分、种类、保水性及农作物生长状态情况;到山坡上去观察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性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并适当采集制成植物标本。教师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捕蝴蝶、斗蟋蟀、学鸟叫等有趣的活动,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既学得知识,又培养了观察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能力,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体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达到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学科学、用科学。科学课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选择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
  二、以兴趣培养为着力点,让学生在成功愉悦中释放潜能
  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获取新知、参与探索活动的内部动力。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键。科学课面对的是小学生,他们的注意能力保持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在课堂中极易分散注意力,不由自主的去做其它事情。因此,关注学生的兴趣,深入分析“学生喜欢什么、爱好什么”,然后采用科學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是非常重要的。在执教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小动物》时,我事先要求学生对蜗牛进行观察,让我惊讶的是第二天早上竟然有三名学生各带了一些蜗牛。我问他们带那么多干什么,他们的回答让我感动,有的说平常很喜欢蜗牛,有的说发现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颜色,有的说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爬行速度,有的说不同的蜗牛有着不同的螺纹,有的说不同的蜗牛身体的粘稠程度不一样......还有的同学带来了从野外捕捉的其它昆虫竟然有十几种,并在课堂上争先恐后地说它们的特点。这样即丰富了课堂内容,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索科学,发现自然的积极性。
  又如:在执教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时,我带领学生到野外的小河边,自己准备材料,自己设计实验,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方法更多、更科学,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中去。学生的活动积极性达到空前。有的独立实验,有的分工合作。有的学生用体积相同的铁块、木块、塑料泡沫块放入水中认真观察,用不同的材料做实验得出了“物体体积相同时重的物体容易沉、轻的物体容易浮”的相同结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再也不是独裁者,而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促进者,教师的任务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潜在的朦胧的的认识挖掘出来,开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潜能,以利于更好的进行思维探究活动,时刻关注并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以精心创设情境为突破点,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其主要特点是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大胆质疑,进而对自然进行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就身边的事物引导学生生疑、质疑,进而释疑。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探究活动中,例如在"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你听到的自然界中不同的物体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让他们自己去思考,从而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问题,使学生能感受到科学现象在身边的出现,引发其善于思考的热情。让学生畅所欲言,进而引导其提出各种问题,为本次教学埋下伏笔,这样的教学首先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其探究的热情,再经过教师引导就能够有效地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学习行为。
  当然,开拓探究空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固然非常重要,但掌握知识的过程更为重要,因为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过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该留出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思维、任意猜测,教师从中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和积极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从而转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养成总结自身学习方法和规律的良好习惯,建立起自己的科学知识体系,为今后的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把握小学生的特点,利用丰富的地区资源,联系小学生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科学探究计划,组织趣味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热情,从而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究。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适时揭示数学对生活的有用性;作业设计人性化,尊重学生差异性;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
【摘要】幼儿的绘画与幼儿的语言一样,是很真切地表明了幼儿对事物的看法,及其内心蕴藏的丰富感情。也就是说孩子们对于科学实践创造的表达手段主要是通过绘画和语言这两种形式来实现,美术作品能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能活跃孩子的身心,激发孩子的创造灵感,激发创新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美术作品 培养 幼儿 思维能力  幼儿的绘画与幼儿的语言一样,是很真切地表明了幼儿对事物的看法,及其内心蕴藏的丰富感情。也就
我校32个教学班,可以说都是大班额,最大的班80人之多,最小的也达70人。这样大的班额短时期内是无法缓解的。大班额最大的弊端是影响师生互动和信息交流,不利于因材施教,更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面对众多学生很难完全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很难把握针对性,师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必然受阻。同时,班额过大直接导致教师批改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的负担加重,因此对于学生的关怀少了,情感交流少了
"多少次,我梦见自己长上翅膀;多少次,我梦见自己自由飞翔......"这些文字是班上一个男孩在日记里的倾诉。每当备课,我常常想:我为何不努力把课堂变成学生的天堂?帮他"梦想成真"--長上翅膀,自由飞翔!  有人说:"语文教育应该给孩子以梦"。我认为,在当今语文教学高扬人文性的旗帜下,教师的创造劳动首要工作便是让孩子能在(天堂一般的)语文课堂幸福成长,最终成为拥有丰富精神世界与创造力量的人。语文课程
背景:每年高考过后,留给我们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因此对一些高考题进行探究尤为必要,下面以2014年江西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第20题为例,对其进行延伸、推广、拓展等研究,得出圆锥曲线切线的又一优美性质.  2问题的延伸  将上述问题中的双曲线一般化: 的右焦点为F,点 分别在 的两条渐近线上, 轴,过 上一点 的直线 与直线 相交于点M,与直线 相交于点N,试问:当点P在 上移动时, 是否为定值,若是求
【摘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热爱学习并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善于转换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学生,激励成功,只有使学习成为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时,学才有主动,学才有兴趣。  【关键词】数学兴趣直观情境习惯能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学习数学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热爱学习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创设意境,激发情感,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信息,提高课堂效率。诱发兴趣,全面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利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语文课堂应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关键词】 素质教育学生主体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是一种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的教育,语文素质教育注重知识的学习,更强调语文能力的培养,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个性。语
(南昌大学附小)    【摘要】文言文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查发现,有的老师忽视文言文的教学,一些学生害怕学习文言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对加强小学文言文教学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一是古为今用,让经典扎根于孩子心中;二是今为古用,多媒体巧为文言文学习架桥梁;三是吟咏诵读,让学生与古圣先贤对话。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
【摘要】在小学开设的课程中,信息技术课与语、数、外等主课学科不同,学生在课上学到的知识在课后很难通过练习进行考查,所以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就比较高,需要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能加以熟练地运用。为此,要构造一个以生为本、动态、和谐的大课堂,让教学的双边互动在知识与智慧的碰撞中生成"活生生"的课堂。  【关键词】以生为本信息技术  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是我们一
【摘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艺术,音乐可以陶冶情操,直接反映人们的社会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形势下,我们更应该重视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型和创新。本文正是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结合自己丰富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了当前音乐教育理念的转型和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 音乐教育 理念转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我国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教学手段老化落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逐渐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