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组合作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mei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32个教学班,可以说都是大班额,最大的班80人之多,最小的也达70人。这样大的班额短时期内是无法缓解的。大班额最大的弊端是影响师生互动和信息交流,不利于因材施教,更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面对众多学生很难完全了解每个学生的真实情况,很难把握针对性,师生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必然受阻。同时,班额过大直接导致教师批改作业、试卷和个别辅导的负担加重,因此对于学生的关怀少了,情感交流少了,严重影响师生关系的健康发展。另外大班额还增大了班级的难度。比如当部分学生在课堂下面窃窃私语时,整个教室便有嗡嗡之声,导致其他学生听不清教师所讲内容。班额过大使组织的难度增加,特别是实践性活动的组织更为困难。大班额,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管则死,放则乱"。鉴于这种情况,加强小组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优化小组合作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 科学地分组
  对于合作学习大家有这样的想法:大班,教师要照顾的学生多,不容易开展合作学习;而小班,每个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注较多,适合开展合作学习。如果另外角度来看,大班额下开展合作学习,无论是交往的广度,还是交往的深度,都有着小班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大班额人数较多,不便于成组摆放桌椅,因此,我们在课堂上主要以同桌三人小组或者前后六人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同桌三人小组一般选择简单的内容。教师可以参与到合作有难度、知识水平较弱的小组中去,并给予学生们指导和鼓励。大班额条件下合作学习通常前后六人分为一组最为适宜,既不需重新摆放桌椅,又不至于秩序混乱而耽误时间。在合作学习中,第一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及目标,提高小组效率,完成学习目标。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习惯。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这种素质的培养,教师要从点点滴滴渗透给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组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培养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意识。
  二、差异性分层
  差异性分层是指在班级授课条件下,根据每个学生当前的水平,把他们分成几种不同层次,各个层次提出相应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提高学生成绩。差异是本着学生存在着个性差异。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差异。可把所有学生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有每一层特殊的策略。注意这种分层是动态的,根据学习情况的变化随时进行调整。每一层学生的目标再进行分层,各层的学生都有各个阶段的目标,而不是所有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比如低层次学生可以从基础目标开始做起。学生练习题也要分层,教师要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向高层次努力突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还要进行考核分层,各个层次学生的作业、考卷、回答问题等,教师都要采取不同的评价。
  三、使各小组都"动"起来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具体说来,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科学地引动各小组,激起学生真正的自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父母把孩子当成了心肝宝贝,连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都处处服务到位,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久而久之,逐步养成了"等、靠、要"的习惯,头脑里没有自己"动"的概念,动脑、动手能力很差。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就像小磨一样,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有时推了还不动,这样学习被动性很大,课堂上老师无法监督每一个孩子,但是在小组里他们可以互相监督做到每一个孩子都"动"起来,不但动手写,还动脑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科学"引动"上下功夫。
  教师怎样科学地"引动",这要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之后的实情灵活设置。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这样做:以情引动;设疑引动;以境引动;以实引动等。以情引动,就是针对那些感情真挚的课文,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师以一种真挚的感情范读,唤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牵动学生进入学习的意境。设疑引动,就是针对那些知识性较强的课文,如《秉笔直书》,教师设置疑问,引动学生读文释疑,进入学习的意境。以境引动,就是针对那些场面描写比较出色的课文,如《乐山龙舟会》,教师设置一种情境,引动学生入境读文,进入学习的意境。以实引动,就是针对那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课文,如《养花》,教师让学生看、聽、说、干一件事,引发学生进入学习的意境。
  教师科学地引动各小组,一定会激起各小组学生真正的自动,学生一旦真的自动起来,各小组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就会激发起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就会激发起创新精神,教师就能抓住"点拔"学生的时机,点在当点时,点在关键处,就可优化课堂教学,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学校政教处的核心工作就是在管理中巧用各种谈话技巧教育转化待进学生,人性化地处理学生问题,从而改变学生的求学态度,减少学生的违纪现象,起到激励教育学生进步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待进生转化技巧  普通高中新课改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在对高中学生的管理中,育人为本是其根本方向。“通过评价使每一个受教育者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1]p197这就要求主管育人工作的政教处不仅要看到智育的
【教材简析】  本课是苏教·中图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内容。选择了“生活中的电视”为素材,让儿童通过回忆、表达、辨析、调查、制作等途径让学生了解电视这一媒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恰当地选择电视节目,合理地安排时间收看电视,并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  【目标预设】  情感与态度:增强健康的闲暇道德观。  行为与习惯:学会科学地看电视,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  知识与能力:体
(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江苏靖江21450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从“鉴往知来”的角度,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独特的环境教育功能,实现历史科渗透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我们应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竭力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学科环境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质量的好坏,
【关键词】将心比心 扬长避短润物无声 沉默是金  中国有句古话: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非得苦口才能利于病吗?不是的,医药工作者已经研制出糖衣药片,使良药不再苦口,更快地达到利于病的目的。逆耳的“忠言”利于行吗?历史上有哪个君臣是因为勇于向君王献逆耳忠言而受到重用呢?是屈原,吕不韦,还是岳飞?古人并没有给我们留下“忠言逆耳”的成功经典,却不乏因为向君王献逆耳忠言而丢失性命者,那么我们为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文就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学生主动参与主体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更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初中学生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呢?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需要在了解学生学情,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精讲例题,多做课堂练习,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情况下,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学习中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初中地理教学中要巧妙地把评价策略与地理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发挥地理学科的魅力,引导学生从不愿学习到乐于学习,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实现高效率进步。  一、结合课堂设计,增强评价艺术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是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而周密的课堂教学设计,流畅的教学组织,和谐的教学气氛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既要摆脱
古人喜欢登高作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登高作赋,可以为大夫。”(《汉书》)而体量高大的楼,因高于一般建筑,又是人们宴饮饯别之处,其本身多承载着历史沧桑,成为文人墨客喜欢登临吟诵之处。登楼,也逐渐成为文人们喜爱的外在行为方式。东汉名士王粲,才华卓越,却不被刘表重用,寓流荆州十五年。公元205年秋,王粲在荆州登上麦城城楼,纵目四望,写下著名的《登楼赋》:“登兹楼以四望兮
【摘要】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变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将“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教师要善于捕捉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适时揭示数学对生活的有用性;作业设计人性化,尊重学生差异性;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价值;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
【摘要】幼儿的绘画与幼儿的语言一样,是很真切地表明了幼儿对事物的看法,及其内心蕴藏的丰富感情。也就是说孩子们对于科学实践创造的表达手段主要是通过绘画和语言这两种形式来实现,美术作品能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能活跃孩子的身心,激发孩子的创造灵感,激发创新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美术作品 培养 幼儿 思维能力  幼儿的绘画与幼儿的语言一样,是很真切地表明了幼儿对事物的看法,及其内心蕴藏的丰富感情。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