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学生物理思维障碍的策略

来源 :中学理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9125691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本文结合自己教学的实践,谈谈消除学生思维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一、纠正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
  
  学生每天置身于千变万化的物理世界中,先入的生活观念有的基本正确,也有的观念是错误的。例如,在学习惯性时,有的同学总认为“惯性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速度大,惯性就大;速度小,惯性就小”。产生这种错误认识的原因是把“惯性大小表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理解为“惯性大小是把物体从运动变为静止的难易程度”。事实上,在受到相同阻力的情况下,速度不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减小量是相同的,这就说明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相同,即惯性相同,与它们的速度无关。要克服和纠正这类错误观念,一是讲解概念时,要展开充分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弄清概念的来龙去脉,明确概念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概念内涵的准确理解和掌握;二是用一些生动的物理实验或物理现象给学生以更强烈的刺激,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原有观念的错误所在,使原有观念发生动摇,直至清除。
  
  二、防止相近物理概念的混淆
  
  物理上有许多相近的概念,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但具有不同的本质属性。有的学生对物理意义理解不透,区分不清,加上头脑中没有完整的物理情境,容易将它们之间的关系简单化。速度和加速度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加速度则是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有的学生认为。物体的加速度大,速度就大,加速度变大时,速度就随之也变大。要克服这种思维障碍,可以抓住两个概念的差异,从不同的角度突出这种差异,进行区别。一是可以通过列举具体的典型例子加以纠正,使概念深化,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为了特别强调加速度和速度这两个大小的差别和变化的不一致性,再让学生分别说明始末位置它们的大小,学生通过这一物理情境就可以具体地理解这两个量的区别,避免混淆。二是可以运用图像进行区别,说明在v-t图像中,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纵坐标表示物体的速度,等等。
  
  三、克服物理问题的数学化倾向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物理学的重要工具。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从数学角度来分析讨论,而经常忽视公式的物理意义,忘记公式所表达的物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而造成了运用公式分析物理问题的思维偏差。如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2和库仑定律F=kQ1Q2/R2,学生认为R趋向于零,万有引力和库仑引力将无穷大。却不知这两个公式成立的条件是M1和M2为质点,Q1和Q2为点电荷,当它们的距离趋向于零,条件就不成立了。克服这种思维偏差的主要措施,一是要强调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公式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物理实事之间的因果关系、决定关系及适用条件。二是要明确公式的来龙去脉,增强公式的物理色彩,突出对问题的物理意义的分析,防止单纯数学公式的教学法,减少纯公式数值代入计算的训练,让学生真正建立起物理上的数量关系,提高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四、注重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使学生弄清概念的外延是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正确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条件。但由于概念的外延指的是适用该概念的一切有关事物,因此,学生在理解或实际运用概念时,有时会不自觉地缩小或扩大概念的外延,因而造成错误的结果。如对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处于超重状态的物体,学生只考虑其向上加速的情况,忽视了向下减速的情况等等。发生这一错误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学生头脑中的物理情景建立得不全面,同时也暴露出学生思维缺乏周密性。相反,也有无意识地扩大外延的情况,如摩擦力的方向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而学生有时就扩大为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为了克服这种思维障碍,在教学中必须把基本概念的物理意义讲清楚,讲清公式的适用范围,配合练习加强运用,在运用中进行检查,深化理解,逐步达到正确掌握基本知识的目标。
  总之,为了有效克服以上所述的各种思维障碍,就必须认真研究学生思维障碍产生的根源,分析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清热养阴法治疗咽喉口腔疾病的疗效。方法:将3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清热养阴为法,自拟愈疡饮漱咽,对照组漱咽复方硼砂液,配合阿莫西林胶囊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
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适合心理教育的教学内容,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么,该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呢?一、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适时实施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组织者和执行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显然也是教师的责任之一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自主学习强调的是自由阅读、自主创新。课堂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阅读活动,引导他们在阅读中主动获
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华文明的绚丽瑰宝。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们字字珠玑、句句传情,表现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从地理学的角度,这些诗篇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这些诗句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地理规律、激发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我们的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大有帮助。现从浩瀚的诗词中摘选以雨为描写对象的两例进行说明。  先看这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古人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崇高的美称,生动而又形象地说明了教师的光荣职责。多年
目前,教材依然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资源,要贯彻落实好新课改理念,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观念,学会灵活应变,把教材活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发挥教材的作用,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本人经过这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把新教材和旧教材结合起来    就教材来说,新老教材各有自己的特点,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动手操作能力、探究能力等等),而老教材比较死板
听力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有声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学生听力的考查也是作为初中英语考试的一项重要内容。而学生听力水平的高低关键取决于学生平时对听力知识的积累与训练,以及
故事:老希尔顿创建希尔顿旅店帝国时,曾指天发誓:“我要使每一寸土地都长出黄金来。”无疑,他是天才,天才特有的目光使他从不忽略任何一次生财的机会,任何一寸他所下辖的土地都不会
中国企业基本全盘照搬了西方企业管理方法及理念,经过中国企业实践,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如何更好地结合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好企业,建设好中国式的企业管理方式?儒家及道家哲学
高考文综历史非选择题所考查的知识较系统、综合性强、分值高、区分度大,应是考生考前复习主攻的重点。笔者认为,近年高考文综历史非选择题彰显了“执果索因,求异察同,立言达意”的考查理念。  因果关系是揭示客观事物前后继起、彼此制约、相互联系的范畴。追因求果和执果索因,是探索各种历史现象之间、现象与本质之间固有的因果联系的思维方法。人们在探讨因果关系时往往是先知道结果,然后再去探讨其原因,这一过程称为执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