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下学困生的学习指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soldi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高效课堂势在必行,然而,学困生是必然存在的。因此,本文在高效课堂背景下,通过论述初中数学教学下对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对如何知道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学法作了一些探讨。笔者致力于探究如何让学困生与教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真正完成高效课堂的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困生 学习指导
  课堂改革是新课标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就是要达到高校课堂的教学效果。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新教材和新形势下,不断探索与完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个教师都应当主动参与、积极投入教学的改革,更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学困生在高效课堂背景下的学习更应给予重视和帮助。本文就基于数学课堂下学困生的心理辅导,探究了在初中数学的高校课堂之下,如何给予学困生一些学习上指导和方法上的建议,让学困生也能及时地理解教师讲课内容,完成课堂任务,从而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
  一、高效课堂下学困生的劣势
  1.高效课堂的概念与要求
  高效课堂这一概念的含义是:课堂教学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或超越预期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时代要求要适应。
  高效课堂对于教学提出了新的更为严格的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的愉悦感;更加重视学生中的弱势群体,重视成绩还不理想的学生,努力做到人人成才的目标;不再单纯地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性理解,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健全的人格;不再只关心学生知识能力的提升,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注重学生的身心发展。
  因此,高效课堂对教师作出了如下要求:教师要快速适应高校课堂的教学,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卸去原来的严苛、不苟言笑,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努力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的推动者。通过师生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师生都有幸福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高效课堂对学困生的负担
  高效课堂对学困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一方面给学困生带来心理上的负担;另一方面更加凸显出学困生在知识结构上的缺憾,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困生成为课堂上的“弱势群体”,究其原因,离不开他们在学习中养成的不良习惯,例如预习习惯、听课习惯、作业习惯、复习习惯等。当然,学困生的形成也与其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性格缺憾等有关。
  要顺利完成高效课堂的任务,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重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良好性格、健全人格的培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精神生活,重视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充分展示个性,真正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领悟到掌握知识的“高效”。是学困生通常有知识链的短缺这一缺陷,而高效课堂又对学生知识的完整有更高的要求。不健全的知识链阻挡了学困生在高效课堂下的学习道路。所以,教师必须纠正学困生在学习上的不良习惯,指导有效的学习方法途径,避免再一次的知识“断链”。
  二、高效课堂下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高效课堂的理念和本质要求达到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对学困生给与同样的重视与培养。然而,学困生受知识和心理缺陷的影响,一听到“高效”就“害怕”,甚至“回避”,带有明显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做不到高效的要求,不愿面对新课程改革,明显地逃避。所以,对于数学教师来说,应当调查高效课堂对学困生的困扰,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心理,针对性地给学生以心理辅导与学法指导,逐步完成学困生转变,有效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1.心理上的辅导
  这里所说的心理辅导就是要引导学生准确了解高效课堂,克服心理负担,自由主动地投身于课堂。优等生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优势,对于每一次的教学改革,都十分欢迎,充满了希望。但是,对于学困生,则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学困生一听到“高效课堂”这个词语,心里就不自觉地产生了压力和困扰,本能的反应就是“高效课堂”是针对优等生的,而自己则永远无法融入。因此,数学教师要向每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讲解新课程改革中“高效课堂”的概念以及要求,让学困生了解“高效课堂”的根本目的是要重视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注重学生良好性格、健全人格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心理变化、精神生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愉快地进行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消除学困生对于“高效课堂”的恐惧与逃避心理,让学困生与优等生一起在“高效课堂”中主动参与教学,实现知识的增长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对学困生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学好。在高效课堂上,教师通过不断的讲解,让学困生了解自己不足的地方,明确知道自己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是知识链的断裂,让他们能勇敢面对自己的薄弱环节。通过辅导,学困生理解高效课堂可以给他们的知识提供焊接断链的机遇,只要改变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步骤。让学困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好预习、作业、复习等工作,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享受“高效课堂”的学习乐趣,重新树立起学习的勇气与信心,肯学、想学,并在自己的努力下学会,摆脱学困生的负担。
  2.学习方法的指导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在教师的课堂教授下直接进行学习;二是学生进行的一系列自学活动,包括课前预习、自发作业与课后复习等。因此,对学困生的“学”有以下几点指导:
  (1)严格做好预习工作
  高效课堂离不开学生的课前预习,预习能有效节省课堂时间,学困生尤其要做好预习工作。对学困生的指导应做到以下两点:
  制定预习提纲。在自习或课件时间,数学教师可以整理好下节课的大致内容和知识难点,特别为学困生制定出预习的提纲,让学困生根据提纲内容开展预习工作,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也可让学生记下预习笔记,养成良好习惯。
  预习辅导。学困生受知识结构和心理的影响,需要更多的学法指导与疑难点的解答,这对是否顺利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至关重要。所以,数学教师应尽可能地陪在他们身边,监督预习的进程,对学困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及时给于辅导,贯通知识点。
  (2)顺利完成课堂学习
   注重投入课堂,参与课堂教学,达到身心的全面发展。高效课堂注重学生的全身心发展,要求学困生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要让学困生充分享受高效课堂的愉悦,必须鼓励他们共同参加课堂活动。教师要指导学困生在做好预习工作的基础上,鼓励他们主动融入课堂教学,逐渐体会“高效课堂”带来的享受,感受成功的喜悦。
  做好师生交流与互动,在师生的团结合作中感受高校课堂。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当适当地增添学生的操作活动,向学困生提供展示自我与个性的机会。教师鼓励学困生进行个体展示,聚焦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达到高效课堂。
  课后牢牢巩固所学知识,防止知识再次“掉链”。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牢牢记住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让它们成为自己记忆的一部分,指导学困生正确地记忆:
  提前提出记忆要求。教师立足于所学数学知识的疑难点,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该知识点说要牢记的要求,尤其重视对学困生所布置的任务,把任务一一列出来,让学困生能清楚地明白自己所要掌握的内容。
  指導学生正确地记忆。数学教师可以指导学困生学会数学学科专门的记忆方式,准确地记忆。要指导学困生边阅读边思考,养成随时记忆的好习惯;指导他们正确分配时间,提高复习效率;指导他们随时联想、回忆所学知识,反复推论等。
  课后做好复习工作,巩固已学知识,能加固新老知识链,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让学困生“脱贫”,最终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张明甡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11月1日
  [2]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綦春霞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4月1日
  [3]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吕世虎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年6月1日.
其他文献
【摘 要】新班到手,平稳过渡是第一要务。巧妙进行心灵导游,会尽快调整学生的情绪。面对一个特别恋旧的集体,新班主任更要煞费苦心。笔者在工作中接到过一个特别恋旧的毕业班,和学生见面的第一天,我用“解字”“析诗”“读文”“演讲”四个步骤、四种方式对沉溺于师生离别的伤痛中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心灵导游,班级过渡平稳,师生相处和谐。  【关键词】新班 心灵 导游    当我以新班主任的身份第一次走进301班
自任教以来,我一直担任英语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充分地认识到要教好英语,就必须精通所任学科的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体系和它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与邻近学科的关系等。尤其在现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老化速度加快的形势下,老师只有不断在教学中更新内容,做到常备常新、常教常新,才能使自己所任学科充满生机,使学生学起来也更有趣。作为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举,不仅要靠课堂上,也需要课下的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以来,校本课程建设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识,“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进行教学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认为,要进行校本课程建设必須要有充足的课程资源作后盾,如果没有充足的课程资源供选择和开发,那么这课改的精神将不会得到充分地贯彻落实,课改也不会更好地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因此,我认为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搞好新一轮课改的重要前提之一。  那么,如何利用现代
摘要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很紧密的学科,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要想大面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必须从课堂抓起,所以如何实施初中化学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初中化学 新课标 兴趣 提高能力 实验    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初中化学教学,应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人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课时少、任务重
【摘 要】完形填空是英语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也是让学生感到头痛的题型。因此,要提高完形填空的得分,掌握完形填空的解题技巧就显得格外重要。完形填空就是在一篇语意完整的短文中有目的地制造一些空白,让考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常识,对每个题的备选项尽可能做出合理分析、判断,从而做出正确或最佳的答案,使重新构建的文章主旨鲜明,文意畅达,逻辑严密
著名的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与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儿童获得了语言,就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恶,来认知和探索周边的世界,来和他人沟通。3-6岁是幼儿口语能力发展最快的年龄阶段。由于动作的发展,活动范围的扩大,接触的人更多,因此,发展语言的机会较多,与别人交际的愿望就更为迫切了。
【摘 要】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心田。如果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   【关键词】小学生 注意力 课堂训练 学习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如何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  一、巧妙安排,免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小学生本性活泼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设计、运用教学手段、重视有效交流、适时全面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并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尝试中学会探索。为了高效、活力的课堂教学,本人总结以下几点看法。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主要活动形式是让学生有可能从个人实际需要与可能展开学习活动为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出发点。
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突破了过时的传统教法,为了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对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一、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即: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
【摘 要】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队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本文从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方面谈论了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旨在教学的实践中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效率 提高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