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样态与生成逻辑

来源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lw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的生存样态和生成逻辑具象为学科结构与质量、发展路径和未来走向.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结构呈现综合性的学科结构是主流、一流学科是支撑、基础学科发展是共识、跨学科发展方兴未艾的生存样态;成长逻辑上,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聚焦发力、牵引全局”“专注深耕、行稳致远”“交叉融合、创新发展”等三种发展模式;发展趋势上,工学和医学是重点聚焦的学科领域.建议我国一流大学建设应强化学科自觉和内生动力,倡导多样化的学科发展模式,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充分彰显学术影响与社会影响.
其他文献
通过研究吸取中华文化中二十四节气、中医学养生理念、民间游戏、传统节日、民间手工艺术等的精髓来探索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设计与实践.通过行动研究法形成了一系列以幼儿园五大领域为出发点的主题课程、整合课程.其目的 一是为了丰富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二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目的 的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实现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幼儿综合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追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廉政文化建设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把握发展机遇、应对发展难题、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是一个持续性的新课题.手机媒体以信息量大、方便快捷、低成本、低风险等优势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在我国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扩大宣传思想工作阵地、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有利于加强权力监督、捍卫制度的笼子.利用好、管理好手机媒体在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媒介作用,是当前我国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
心理理解对于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父母缺位的成长经历可能对其心理理解发展产生一定消极影响.基于过往研究,留守儿童的认知共情、他人指向的情绪共情,以及心理理论能力低于同等条件下的非留守儿童.而亲子依恋和互动方式,以及个体人格发展可能是留守经历对心理理解产生负性影响的介导因素.同时,在线亲子交流、同伴交往互动等家庭学校环境因素以及一般认知能力、自我构念等个体因素则可能在其中发挥潜在的保护作用.未来研究可从多角度科学全面地探究留守儿童心理理解能力的发展情况,建立留守儿童社会适应的理论模型;家庭
基于西安市外出务工者的返乡创业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返乡创业人群创业素质正向影响创业能力的因素及路径.结果 显示:创业素质对创业能力正向影响较强,其他因素在问卷中以及在模型构建中影响微弱.笔者认为应该通过提升创业人群素质影响创业人群创业能力的路径,进而采用创业业务与精准扶贫工作迭代结合的模式,才能促进返乡创业人群返乡创业水平的提升.
在新时代背景下,生态文明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劳动是人塑造生态的根本方式,生态劳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面向生态正义构建生态劳动教育体系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使命.生态劳动教育通过基于生态正义的劳动伦理教育、观照互惠共生的劳动技术教育、指向协同进化的劳动创造教育三个层面架构核心内容,以回应生态劳动所指向的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理想目标,实现利用自然与呵护自然的统一.在实践层面,生态劳动教育从培育面向生态整体的劳动思维、构建五育融合的生态劳动知识体系、形成内外协同的生态
从具身认知理论视角对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进行心理学的研究,不仅可以改变人们对传统隐喻概念的认知模式,还可以为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提供心理学的科学实验基础.我们采用心理学的行为研究方法和认知神经科学技术,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显示:(1)人们普遍存在着“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的心理表征.(2)与未卷入者相反的是,直接欺负者和受欺负者形成的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是“道德是下,不道德是上”;青少年犯罪者虽然形成的是“道德是上,不道德是下”心理表征,但道德概念与垂直空间之间的隐喻联结强度比起正常青少年来
学术界基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从治理理论寻找“选择性传统”研究教育治理议题的做法割裂了教育与国家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无法准确、完整地理解教育和权力关系以及教育自主性问题.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探讨教育自主性问题,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自主性的生成机制不仅来自微观视角下教师个体或群体主动寻求的结果,也来自宏观视野下国家作为现代社会的治理主体及其所具有的特征对教育自主性产生的影响.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国家作为治理的主体并不意味着教育自主性的丧失.教育自主性之所以必要是为了弥补国家失败导致的主体缺位,教育自主性的可能空间源
以运动学视角为切入点,在提出安全可靠的约束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制动控制、转向控制和安全距离模型的方式,实现对智能汽车自动紧急避撞系统的仿真计算.从汽车自动紧急避撞模型理论稳定构建出发,研究了制动、转向及二者综合的转向方式,并对高附着路面和低附着路面下安全距离进行分析,确保模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为自动紧急避撞系统高效应用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技术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挑战.面对人工智能时代可能的威胁与挑战,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采取了积极的应对举措,而最根本的应对举措在于教育.高等教育需要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利益出发,深入思考目标定位,变革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以便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运用教育治理的“共治”机制,重视教育决策过程中“弱势群体”的话语权,是提升教育资源分配的水平、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通过聚焦“一所新学校”的诞生过程,分析家长参与学校资源分配和调整的动员与行动机制,可以透视多元主体参与区域教育治理的可能性.家长作为资源分配的利益相关者,在相对剥夺感、群体认同、信息传播、群体情绪、速生规范等因素的影响下成为区域教育治理体系的参与主体,为争取自身利益和实现教育公平开展了集体性行动.在区域教育治理体系中,家长起着教育公平的“调节阀”的作用,其主体力量的发挥需要社会多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