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应具体体现。
关键词: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任务型”;教学观念;多媒体技术;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在新课程改革下,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对高中英语学科的新课改必然会加以巨大关注。这次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领悟。
学习了新课程的理论后,教师应把它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高中阶段是学生在智力、身体、情感与社会行为等各个方面取得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学习。因此,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应具体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一、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听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课本所附的录音带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声音与口音。因此,听录音很有好处。其二,教师本身也是听力材料的重要来源。教师在课堂上最好使用较为简单的英语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听力材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为学生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听人讲英语的真情实景。
2.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新教材的词汇量很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重点放在词汇上,因为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词汇时可利用多媒体,联想法,串联法,典型句等手段,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他们对单词的记忆。
3.学生的情感态度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关注点之一。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让他们获得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4.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步骤,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作为英语教师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并且为他们提供条件。新学期开始,可帮助学生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5.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重要方面之一,在以往的教材中很少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能让他们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二、提倡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的重要特点。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它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任务型教学通过交互活动相互沟通,有利于牢记语言知识,形成熟练技巧。任务型教学把语言及其相关因素融为整体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过程中的正确度和速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语言编排要做认真的研究,依据不同单元的特征,给学生编排任务,在具体实施中分为:A.在第一阶段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介绍话题,提示相关词语。教师要通过一些方式对影响阅读的词汇或语言现象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作好准备。B.学生以各种形式执行并完成任务,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流利程度,教师不必纠错。C.最后,这是语言焦点阶段。在此阶段学生要做一些与任务实施中听力和阅读有关的语言形式方面的分析、练习和活动。
三.英语教学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新教材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我的理解是“全体学生”是量,“全面发展”是质。质和量要一起抓,一个不能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过程要经过“要我学——我要学——我能学”的阶段。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变成独立学习。同时比以往的教学我们还更应关注学学习的情感,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宽松的态度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不用训斥性、讥讽性的语言,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多用鼓励性话语,多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少用命令式的语言,多用建议性语言。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与新课程同步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种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四、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教育的极大变革。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解决英语教学的视听等有关教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英语教学要改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在课堂评价方面,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阵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堂教学过程应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不仅要运用测试性评价(测验、听写),还要大量运用非测试性评价(观察、提问、抢答、小组讨论),学生针对自已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制订一个新的学习计划。教师针对自已的教学进行反思,改进自已的教学计划。这就是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与常规性课堂教学不同。
作为新世纪的英语老师,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提高自己的发展能力,争取做教学的研究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学习英语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新课程教学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外教学研究》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2004.4
[3]《中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12
[4]《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任务型”;教学观念;多媒体技术;形成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
在新课程改革下,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对高中英语学科的新课改必然会加以巨大关注。这次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学生总是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从而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领悟。
学习了新课程的理论后,教师应把它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高中阶段是学生在智力、身体、情感与社会行为等各个方面取得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学习。因此,我们英语教师的责任不只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教学应具体体现在下面几方面。
一、英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1.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听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课本所附的录音带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声音与口音。因此,听录音很有好处。其二,教师本身也是听力材料的重要来源。教师在课堂上最好使用较为简单的英语指导学生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听力材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也为学生提供了在现实生活中听人讲英语的真情实景。
2.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新教材的词汇量很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重点放在词汇上,因为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词汇时可利用多媒体,联想法,串联法,典型句等手段,尽可能做到通俗易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他们对单词的记忆。
3.学生的情感态度是这次课程改革的关注点之一。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是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让他们获得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
4.学习策略是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步骤,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作为英语教师起的作用就是引导、帮助学生,并且为他们提供条件。新学期开始,可帮助学生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5.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重要方面之一,在以往的教材中很少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能让他们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二、提倡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的重要特点。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它是一种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为用而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任务型教学通过交互活动相互沟通,有利于牢记语言知识,形成熟练技巧。任务型教学把语言及其相关因素融为整体进行学习,能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过程中的正确度和速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和语言编排要做认真的研究,依据不同单元的特征,给学生编排任务,在具体实施中分为:A.在第一阶段教师向学生提出任务要求,介绍话题,提示相关词语。教师要通过一些方式对影响阅读的词汇或语言现象进行讲解,帮助学生作好准备。B.学生以各种形式执行并完成任务,此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流利程度,教师不必纠错。C.最后,这是语言焦点阶段。在此阶段学生要做一些与任务实施中听力和阅读有关的语言形式方面的分析、练习和活动。
三.英语教学应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新教材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我的理解是“全体学生”是量,“全面发展”是质。质和量要一起抓,一个不能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过程要经过“要我学——我要学——我能学”的阶段。由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变成独立学习。同时比以往的教学我们还更应关注学学习的情感,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宽松的态度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不用训斥性、讥讽性的语言,尤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多用鼓励性话语,多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少用命令式的语言,多用建议性语言。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与新课程同步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种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四、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教育的极大变革。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合理适时地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创设学习英语的情境,解决英语教学的视听等有关教学问题,使学生通过视听感知英语语言素材,发展视听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进行量多而质优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的同时,语言基本技能得到训练,直接用英语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得到培养,并为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英语教学要改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在课堂评价方面,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主阵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程度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成效。课堂教学过程应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不仅要运用测试性评价(测验、听写),还要大量运用非测试性评价(观察、提问、抢答、小组讨论),学生针对自已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制订一个新的学习计划。教师针对自已的教学进行反思,改进自已的教学计划。这就是形成性评价课堂教学与常规性课堂教学不同。
作为新世纪的英语老师,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自身素质,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反思能力,提高自己的发展能力,争取做教学的研究者,在日常工作中,要努力学习英语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新课程教学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外教学研究》
[2]《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2004.4
[3]《中学英语形成性评价的探索与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12
[4]《新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