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提高自身创新素养的几点建议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yuns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诸多学科中,语文课涉及的知识范围最广,最不好备课,因此语文教师最辛苦。因语文课是基础的基础,与各门学科都有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学生人格的形成,性格的定型,智慧之门的打开,形成一定的思辨力、创造力,甚至他们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都与我们这些语文老师有着绝大的关系,既与我们的知识涵养、人格魅力有关,也是由语文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功能决定的。
  只有我们具备了创新素养,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条件。我们素养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素养。古语说:“法乎其上,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我们就是学生“法”的对象,可见只有我们创新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创新素养呢?
  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从书本中汲取营养,使自己拥有科学系统的理念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教育科研知识的实践者。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缺少理论指导只会劳而无功。因而对于我们这些在教育一线工作的人来说,理论学习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利用教学的空余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美学、逻辑学、文章学、语言学、古今中外的名著名篇,开阔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我们必须搞好创新教学,而创新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教育、教学行为对教育科研的依赖性,创新教学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而要搞好教育科研,没有丰厚的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奋斗在教育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受条件所限和环境影响,当中有的想搞好教育科研,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无论从教学的实际出发还是教育科研着想,我们都得重视理论学习,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教育理论素养和执教能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丰厚理论知识的教育实践者。
  二是要更新理念,转换角色。变“主演”为“导演”,变“讲堂”为“学堂”;变传授者为促进者、合作者,变传递者为研究者、设计者、开发者。
  传统课程关注的是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我们教师的职责主要定位在知识的输出和传递上,只是把传播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主要任务,教科书成了“圣经”,教师成了“搬运工”,致使学生形成了一种依附权威的思想,以及“教师说该怎样做,他们就怎样做”的行为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大包大揽,滔滔不绝。要知道学生的可塑性很强,你不去调动他的思维,他只是被动地等待,被动地接受。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脑力劳动中,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那么,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而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一个有效途径。它需要我们加强教学理论学习,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教改中出现的问题,研究教学规律,结合教材和学校实际设计好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课堂结构及教学方法,摆正师生在课堂上的位置,放下架子,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设最大的思维活动空间,积极主动地去开发学生的创造个性。引导他们的思维创新活动,互相启迪、相互合作,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要不断研究校情、学情、教情,做到因校择教、因人用教。“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校不仅是我们的工作场所,也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场所。工作中,我们除了不断从书本上学习知识,还可以从优秀的有经验的老师那儿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也可以通过优秀教师的示范性教学方案或教学实例中得到启示,从而提高自己教学素养。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要立足于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主。教学时,我们考虑更多的是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如何去调动?怎样去发挥呢?这就需要我们去了解学生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志趣,学习习惯,应变能力,甚至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那是教学的剧本,但如果我们对它研究得不透彻,怎么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恰如其分地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研究以及考虑学生会从哪个方面提出怎样的问题。所以研究好“三情”非常重要。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的素养提高了,我们才能运用创新教育的教學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知、情、意、行,也只有我们的创新素养提高了,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亲其师而信其道”才能获得双赢。
  编辑 徐绒绒
其他文献
一、从整体规划中进行品德渗透  语文教学是渗透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教师要有意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准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详细研究教材,列出计划,逐步形成序列,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全体语文教师要认真领会每学期教材思想教育重点,统筹规划,做到心中有数。教材知识由浅入深,以教材为载体的德育渗透也应由浅入深。另一方面,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顺序
水彩画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巧妙抓住其特点并最大程度地将其运用于课堂,使之成为辅助教学的有效资源。  一、培养学生的色彩观察力  色彩是美术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是直接的视觉感知方式,教师可以借助水彩画来培养学生的色彩观察力。比如,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黑色、白色、红色、蓝色等各种不一样的色彩,实际上,在色彩学中,有“三原色”这一个概念,其为红色、黄色、蓝色。这三种颜色无法由
对1975—2008年发生在湖北省及其周边地区的14场24h雨量≥200mm,或48h雨量≥300mm的极端暴雨事件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极端暴雨事件与南亚高压的东西向移动密切相关。当南亚
小学生正处在形成数学思维,发展数学综合能力,培养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起步阶段。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小学数学课内有效作业,可以使小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实现小学
赵镜中教授说:"群文阅读要以最大的真诚,充分信任儿童母语学习的能力,打破以单篇独进,深探细究为主要特征的精读教学一统天下的状况,通过全面的阅读指导,拓宽孩子的阅读视野,引
利用常规高空观测资料和NCEP/NCAR 6 h再分析资料等,着重从水汽和上升运动的垂直结构上对发生在渭河流域的三次致灾暴雨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次暴雨过程具有相似的
心理学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分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是指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所施加的积极影响。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经作过一个类比:“妈妈越勤快,女儿就越懒惰。”同样,教师越勤快,学生也会越懒惰。因此,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师也要让自己懒惰一些,让学生勤快一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处理好“懒”与“勤”的关系。  一、讲解上“偷懒”些  实际教学中教师总想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全都教给学生,能讲多少就讲多少,由于是教师一味地给予,学生养成了依赖性,教学效果甚微。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偷懒”,少讲
英国数学家哈尔莫则说:“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不再是生硬的公式的传授、方法的讲解,它更强调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更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努力为学生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用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挖掘学生创造的潜能,把美丽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田。  一、 充分挖掘美的实体,让
几乎每节课的间隙,总有三五个学生拥我办公桌前或征询意见,或呢喃争辩。原来我们正在热烈探讨写作的话题。许多同仁很不解:你的弟子为何如此热衷于写作?凝神细思,我也并无神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