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的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中,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单打独斗的教学行为已经很难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教师间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合力学习、合作教学、合作研讨的团队模式将成为教学的必然趋势。
  一、区域教研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模式:
  所谓的区域教研就是指以地理位置相近、教育环境相似的几所学校或者一个县、一个区联合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
  区域教研的基本模式:①在活动时间上:一般每周专门安排一天下午进行区域教研活动;②在组织单位上:一般以县区学科教研员主持,以具体的学科为单位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区域教研活动;③在活动内容上:有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组织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开展课例研究,组织同课异构,培训教学反思与教学随笔的撰写,观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的打磨课,研究高考考试大纲,组织高考复习备考研讨,统一县区学科教学进度,命制县区统测试卷等等。
  二、区域教研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作用:
  区域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年轻教师从教学新手成长为专家型教师,需要一定的成长环境和氛围的支撑,许多年轻教师正是在区域教研的驱动下得以迅速成长,成为学校甚至是洋浦区高中数学教学的中坚力量。
  1、区域教研可有效的预防教师职业倦怠。
  区域教研的有效开展,在按计划方案实施的进程中,给教师创造条件在被动的教研行动中提高自身需求,在任务驱动中去参加各项区域教研活动,有展示、有交流、有创新和教育智慧,忙得紧张,忙得充实,在区域教研这一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平台中反思教学、研究问题、体验成功,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有效减轻了教师职业倦怠。
  2、区域教研能弥补教育教学理论支撑缺失。
  教育目标从片面追求升学率变为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及提高人的综合素质;高考命题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课程功能更强调基础性、发展性、创造性,课程的实施更注重主动参与、探究发展、合作交流;师生关系转变为民主、平等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关系。这些变化需要教师专业化发展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不断提升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用新课改倡导的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观去指导教学行动,逐步形成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魅力。
  3、区域教研能突出学科专业引领。
  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一种环境和氛围,在区域教研活动中,观摩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课,研讨青年教师的公开课、打磨课,分享名师的教科研成长历程,发挥名师效应,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教师有了榜样和示范,名师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教学经验等都引导和带领着一大批一线教师专业成长。
  4、区域教研能有效发挥团队力量和培养合作意识。
  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建设,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师团队的力量。在区域教研中,各种听评课活动、教学案例分析、同课异构、高考复习备考研讨等等,都会显现出每一位教师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成长经历,有个性化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使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既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专长,又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区域教研使所有教师资源共享,在平等、交流、分享的区域教研平台中,感受团结协作的激励作用和专业关怀,用一个县区教师的集体力量打造区域内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既培养了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与合作精神,又让区域教研成为强县区高中教育之本。
  5、区域教研能有效地推动一个县区的教育均衡发展。
  一个县区不同学校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性包括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招生生源差异等等,其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又是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关键和核心。区域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区域教研的有效开展,可以促进和带动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专业成长,所以把握好区域教研这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着力点,使区域教研制度化、常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就能建立一支素质高、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从而有效地推动一个县区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鉴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实际文言文教学体验,总结出“读·译·述·掘·诵”这一教学模式,以助于学生文言能力的有效提高。  一、读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  1、初读感知整体:学生自由地、大声地
期刊
阅读能力历来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它既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又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語文教学必须花大力气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这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以下的方法:  一、在语文课中进行美感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合理使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崭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实现了由静态变动态、无声变有声、抽象变具体的可
期刊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教改的理念已渗透到广大一线教师之中,语文教师在教改中也逐渐意识到:语文教学活动不仅是传授知识,训练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特别要注重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培养。因此,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重视良好的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基石,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知识的基础。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语文
期刊
“写作文很难!”这是许多学生的烦恼。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培养小学生学会写作文呢?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培养  一、培养写作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写作兴趣我们知道,“新课标”关于写作的要求比《大纲》有了明显的降低,写作训练重点应放在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方面。要注意从材料入手,尽可能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作文评价更要多表扬多鼓励,以肯定成绩为主。我们可以
期刊
一、试题类型与试卷结构  (一)题型: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古文断句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题等,其中选择题32分。  (二)试卷结构:1.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分必考题和选考题。必考题。2.全卷20题左右,结构如下: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①现代文阅读考一般论述类文章,选取1则阅读材料。3题左右,约9分。②古代
期刊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陶行知先生亦曾经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看似繁琐的班主任工作,其实就是和学生一次次心灵上的触碰。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始终牢记着我们的教育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教育,更是人格的培养、情感的教育。只有用爱耕耘,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教育作用,才能收获成功和快乐。  一、爱在我心中  “没有爱心
期刊
语文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要教好语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成功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重要作用。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改变以往威严、居高临下的形象,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
期刊
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在语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是学习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的,因而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培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 教师要充分寻找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鼓励,赋予他们真挚、纯真的爱,理解和热爱学生  对教师来说,大而言之是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小而言之则是教师的修养,是师德。教师对学生要充满爱和赏识,这种出于真挚的“赏识”
期刊
在规范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除审题立意外,事例论据的选择与处理也是决定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而学生的普遍问题,一是因为平时的阅读面太窄,积累的素材太少,难以找到典型事例去论证观点,只好随便找一个能扯得上关系的凑数;二是所选事例虽然能論证观点,却又处理不好事例的详略取舍,或是中心论点、分论点处理不当。下面,就一次学生的作文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这次的作文材料是:徐志摩说他在少年的时候,疯狂地
期刊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是人成才、成长的“起点”。学科兴趣是学生兴趣发展的重要方面。在我国95%左右的学生都能明确指出自己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学科,这也表明他们对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兴趣。因此,学生对学科有无兴趣直接关系到该学科教学活动的成败与否。  一、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很必要的。  我对学校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