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不仅是为了现在的成绩,学生掌握写作能力会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助力。学生想要掌握写作能力,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将听说读三项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高年级的学生将会受到来自小升初的考试压力,而写作作为试卷中分数占比较大的部分,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这也会影响学生的语文总成绩。所以教师要明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单单是会在学生语文成绩提升方面有积极的助力,其能力还会对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以及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产生很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写作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写作教学对于教师而言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教学部分,学生的作文在一定程度上会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质量,也会体现出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情况以及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水平。所以教师要要积极运用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但是在实际学习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出现无话可说、无词可用、跑题等问题,这些问题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单纯的讲解范文,让学生更多的学习写作技巧,这些就导致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也就没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储备,最后出现写不出优秀的文章。
  一、初试技巧,快乐仿写
  教师想要更好的进行写作教学最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学生的写作技巧。学生在写作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阅读的辅助,只有有效的阅读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提供更丰富的写作素材,所以阅读也是写作重要的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方法、情感等,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既能够练习写作技巧又能记忆的更加的深刻。例如:教师在学生讲解《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时,课后有一道习题:“作者在文章中既对人物群体进行了描写,有详细的写了每一位战士,结合文章内容阐述这样写的好处”这个问题的侧重点就是在说在文中运用“点面结合”和方法有何好处,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仔细的阅读文章,从中去体会“点面结合”,并能够将此方法灵活的掌握,最终在自己写作时进行仿写。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学生的写作兴趣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可能会因为缺乏素材等原因对写作丧失兴趣,没有兴趣的助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就会受到阻碍,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实际生活进行观察和记录,学生对这样的方式会更有兴趣。另外教师对学生要多表扬多鼓励,对于作文中出现的错误要态度温和的去纠正和教导,这样学生才会对写作充满信心,进而才愿意积极去写作。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在阅读过后写下读后感,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解六年级第四单元的知识时,这一单元的内容全都是以故事为主题的,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而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故事,通过这一单元知识的教授,学生就能清晰故事的开始、过程、高潮以及结束等写作结构,之后教师就可以以故事为主题让学生自由创作,从而更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加强课外阅读,拓展写作思路
  学生在写作时会涉及很多心理因素,写作活动作为综合性实践活动,它不仅能够体现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很好的表现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生活经验以及基础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量少,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这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是学生写作学习的基础阶段,基础牢固之后的教与学才有效果,所以在六年级这个阶段教师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以及阅读量,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写作能力才能有所提升。例如:教师在学生讲解《桥》这篇文章的阅读知识时,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解释“文章为什么在最后交代任务关系”这样的方式比较简单直接也比较生硬,学生并不会有太深刻的记忆,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小小说意外结局”的写作手法来阐述学生就会理解的更加透彻。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文章《雪夜》,通过对两篇文章的对比下,学生就掌握了小小说言虽简但意无穷的特点。结果虽然“出人意料”但是教师并没有突然就结束,而是引导学生去寻找与结果相关的句子以此来做铺垫,从而让学生更透彻的理解文章的情节为何如此安排。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在上课时利用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将近期自己通过阅读积累的好词好句与大家一起分享,按照座位顺序依次分享,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写作思路也更加清晰,从而更好的进行写作。
  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的写作要求会比低中年级的要求更高一些,所以会更加考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写作教学时,不仅要巩固学生之前的写作基础要求,而且在学生能够正确运用逻辑以及言辞的基础上,给学生进一步的讲解学习文章的技巧以及更加深入的知识。处在高年级这个阶段的学生写出的文章除了要有真情实感更需要有深度,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从浅层写作的阶段进入到深层写作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吴珍珍.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策略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75-76.
  [2]章春燕. 小学语文高年级学生写作能力培养路径[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2):3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及教育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关情境与数学的教学探索可谓与时俱进,不断地推陈出新。虽为老生常谈话题,可本文还是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出发,就如何在教学中构建情境与数学联姻的教学谈谈粗浅的体会。  关键词:培养兴趣;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深入,情境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在教学中,把课堂教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很荣幸作为临颍县南街学校八(5)班班主任代表,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在发言之前,我想问问大家:当班主任辛苦吗?  辛苦!  为什么觉得辛苦?  因为除了教学之外,还要与学生斗智斗勇、处理各种班级事务。常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不断认识到当班主任的艰辛与不易。班主任是一个专业性很高,综合性很强的职业,要想成为一名
摘要:践行创新型教学方式,实现传统方式的改革,是新课程标准落实下对于广大知识传授者所提出的重要要求。语文作为初中阶段基础性学科,主要以语言知识教学为主,并对学生语言能力、理解能力等提升具有较强意义,直接关系到了学生日后的学习与成长。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之下,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思考创新方式的原因,并积极研究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并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打破传统束缚的基础之上,
摘要:學习了教育部考试中心姜钢主任2017年3月3日在《中国教育报》的文章《牢记立德树人使命 写好教育考试奋进之笔》“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即高考评价体系。通过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这一高考核心立场,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即高考考查目标。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考什么”的问题;“四翼”即高考考查要求。通过明确“基
一、病例介绍例1:患儿男,7岁,出生后发现面部异常,口角过大,一直木进行治疗,2009年6月23日入院。专科枪食:左侧面部小,口角过大,过瞳孔中线,耳前有附耳,同是双侧耳偏小。CT检查发现左侧下颌骨升支短,水平支后缩,颈椎有畸形,CT重建示环椎板和第4椎板发育不良。人院诊断:面-耳-椎综合征。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两个互不相同,但紧密相通的教学。若是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有效整合起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那么就可以让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在彼此的作用下,发挥出最大的效用。对此,本文将会以小学五年级为例,对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整合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就是最重要的环节。阅
摘要:立德树人是我国现阶段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初中教师在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要将德育全面渗透于学科教学中,从而为教育的深化改革助力。本文结合初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与阐述。  关键词:初中体育与健康;立德树人;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立德樹人”教育理念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所谓“德”,是指好的德行,良好的品德与涵养,初中体育与健康
摘要:教師在选择科学探究活动内容和题材时首先要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同时,要综合参照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选择一些易于幼儿接触开展,同时能够激发幼儿兴趣与好奇,具备很好的教育实施价值的活动类型。这样才能够基于这些活动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外部世界,让学生的视野可以得到拓宽,丰富他们的各种生活常识。这才是在幼教时期设计各种科学探究实践活动要达到的综合效果,也是帮助幼儿更加积极健康地成长,让他们获
摘要:在当下的教学发展中,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深度思考能力,通过数学问题的提出,引导學生进行深度的思考,独立完成数学题目的解答,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知识中的规律和主体结构。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深度学习;教学引导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的引导,来引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独立的思维意识,构建出规范的数学思维结构,从而快速
摘要:着眼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应该给孩子们展示一个视界:我们所学的知识并非孤立存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可以串成线、连成网的。通过开学第一课设计,引领学生有意识的了解知识的源与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  关键字:数学生活化、乘法分配律、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学情背景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数学体系上已经初步掌握《大数的认识》以及统计、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