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血怪杰

来源 :汽车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te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蓝旗亚和WRC,相信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那辆为GroupB量身打造的超级怪兽——Delta S4。不过我们本期介绍的并非那辆疯狂的怪兽,而是比它更早诞生的一个混血怪杰——蓝旗亚Stratos HF。
  之所以将蓝旗亚称之为怪杰,首先是因为这辆车奇怪甚至丑陋的长相,而杰则是因为这款车在WRC Group4组别中的辉煌战绩,至于混血,则是因为这辆车并非完全是蓝旗亚自行打造的。
  其实关于这辆车的诞生及由来,我们还要从上世纪70年代,蓝旗亚与意大利著名设计室博通之间的那场合作说起。在那个时期,这个著名设计室曾设计过一款极具未来感的概念车——Stratos Zero,而这款车的一些部件则是来自之前从未有过合作的蓝旗亚。因此博通设计这辆概念车对外是完全保密的,因此蓝旗亚自然对于该车的研发情况也是完全不曾知晓。直到新车发布时,意大利人才意识到,这家意大利设计室做了什么。据介绍,当时主管蓝旗亚运动部的大佬曾多次向博通方面示好,但不知是博通方面反映迟钝还是太过高傲,总之他们从未给对方予以官方回应。以至于当后来博通方面主动寻找蓝旗亚进行合作时,吃到了闭门羹。直到曾参与兰博基尼Miura和Countach的马塞洛·甘迪尼提出博通将为蓝旗亚设计和打造WRC拉力赛车后,蓝旗亚的高层才敞开了合作的大门。
  而在敲定合作的短短几个月后,双方就合作打造出了拉力版的Stratos,也就是本文的主角——蓝旗亚Stratos HF原型车,只不过这辆在1971年的都灵车展上首发的原型赛车还没有属于它的动力系统。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名为Stratos HF,却与之前的概念车没有太多的关联,和那辆未来感极强的概念车相比,这辆原型车的长相却十分怪异,至少如此丑陋的长相我是无法接受的。
  作为一辆打算在赛场厮杀的赛车,没有动力系统自然是不行的,但当时的蓝旗亚却并没有具有足够竞争力的动力系统,而负责车辆设计的博通就更不用提了。于是蓝旗亚的高层们想到了同属菲亚特旗下的法拉利,而他们看中的正是同样采用中置布局,搭载V6发动机的Dino。而在一番协商之后,这台流淌着跃马血统的动力系统便出现在了这款WRC赛车之中,博通、蓝旗亚再加法拉利,这也让Stratos HF成为了一匹标准的混血马!
  由于当时的WRC Group4组别,需要参赛车型生产至少400辆量产车型之后,才能获得比赛许可,因此直到1974年,拉力版的Stratos赛车才得以亮相WRC赛场。当然,得益于这漫长的准备期,这辆后驱拉力赛车的战斗力相比之前的最初版也有了巨幅跃升。在1974至1976这三个赛季之中,蓝旗亚Stratos赛车几乎是以一种无可阻挡之势豪取车队冠军3连冠(当年的WRC还未设置车手总冠军奖项,如若设置,相信这个冠军也将是他们的囊中之物),3年间,这款赛车其帮助蓝旗亚拉力车队获得了11场胜利。而即便是到了职业生涯的末年,这款赛车还是具有极强的争冠实力。据统计,在这款赛车为蓝旗亚车队服役的8年间,Stratos拉力赛车总计为蓝旗亚斩获过18次分站赛冠军。而在之后,蓝旗亚的拉力大旗则由人们更加熟悉的蓝旗亚037以及Delta S4接过。
其他文献
可曾想过,将法拉利F50、F40以及经典GT0车型的元素集于一辆跃马之上,会是怎样的样貌?也许你不敢想,但这并不证明没有人敢做!  在这辆为纪念法拉利进入日本市场50周年所发售的特别版车型J50身上,你就可以看到这样大胆的设计,例如酷似F50的20英寸星形轮圈,以及在288GT0、F40以及F50上都曾出现的黑色饰条。  除了这些曾在经典车型上出现过的设计元素外,这款基于法拉利488 Spider
期刊
一个月之后,米其林Primacy SUV旅悦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和之前丽江的简单接触不同,这一次的接触时间更长,而且项目也更多。  这已是米其林Primacy SUV旅悦在今年第二次出现在轮胎试驾评测栏目中了,难道是我搞错产品了,又或者是市场缺乏新品,我们没“戏”可唱了?当然不是,之所以这款为城市SUV量身定制的轮胎会再次出现,是因为我想让更多的看官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这款产品的表现,毕竟活动上的简
期刊
一台车动力的大小不仅能决定它的极速,还有影响跑到极速时所需要的距离。所以我们这次在有3000米长直道的Papenburg环形跑道上设立了一个对比赛事1,看看这些车能跑多快  如今,在实际生活中衡量一台车的功率大小,主要是有两种方法,而这两种方法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一种是测量从静止加速到1/4英里所需要的时间,另一种则是尽可能把这台车开到极限,记录当时的极速。就这么一眼看上去,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这两个
期刊
大众汽车集团旗下品牌斯柯达完成了明锐车型的Facelift改款工作,打破传统的外观设计完全超过了我们的预期。不信?你看看下面的图片。  精致的面孔,线条所勾勒的优美身材曲线,编辑的内心充满了好奇。“改款斯柯达明锐的变化如此之大,真的让人有点不敢相信!”从车辆前部看过去,它完全就像是一款全新车型。与同平台生产的奥迪A3、西雅特Leon和大众高尔夫相比,捷克人显然更加谨慎,他们希望自己的作品会带给消费
期刊
德国大众发布了中期改款的高尔夫7车型,最大的改变就是引入了手势控制功能。AUTO BILD编辑亲赴狼堡,实际测试了下新高尔夫7的手势控制功能,并与宝马7系进行了对比。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  左挥挥,右挥挥,用力一擦,桌子上的脏东西转瞬即逝!——这是德国某纸巾公司在20世纪90年代的广告语。实际上,现在我们也在做着与20年前家庭主妇类似的事情,只不过不是在充满油渍的灶台前,而是换到了汽车的中控台
期刊
这辆名为I-Pace的SUV对于捷豹而言言意义非凡,因为这并不是一辆利用传统能源驱动的车型,而是捷豹历史上首款电驱车型。  2016年9月8日,捷豹用来征战电驱方程式Formula E的战车I-Type正式亮相,这不仅象征着捷豹品牌在赛事层面的改变,更代表了捷豹未来的发展方向——电动车型。所以在I-Type亮相后不久,我们便看到了这辆同属“I”系的电动SUV——I-Pace。  捷豹I-Pace对
期刊
从外貌来看,2017款的保时捷911 RSR赛车除了拥有一个更大的尾部扩散器以外,似乎再无其它改变,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911 RSR,前沿栏目为何会关注一辆与民用毫无干系的赛车?或许会有朋友对这篇文章发出如此质疑。的确,前沿的文章关注的多为即将或是刚刚发布的民用领域新车,而保时捷为征战2017赛季勒芒24小时耐力赛打造的全新保时捷911 RSR战车也确实是一辆不折不扣的赛车,但这并不意味着
期刊
我们有话说  申强/测试总监刚刚宣布退役的马萨最近接受了威廉姆斯车队的新合同,促成交易是因奔驰欲挖走威廉姆斯的主力车手博塔斯,但追其缘由却又是尼克的突然退役。他的离开不仅让车手市场出现“大震荡”,同时也促成了马萨的火速“复出”。  轩岩/编辑  天气渐凉,出差减少本地试车增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您将能看到激动人心的性能车对决,务实的家用车对比,以及更多的新车体验直播。年后可能还会试到一款重磅车型
期刊
allroad车型,在奥迪家族中属于异类。十几年的时间,它几乎发展成最全面的车型。好在全面不一定不意味着平庸,总能在它身上找到些新东西。  我这个人买车比较特别,不喜欢满大街的SUV,对德系还有一些小偏好,所以最近一年看车时对于旅行车及从旅行车变化而来的跨界车型关注的非常多。因为口味比较奇特,所以能够进入视野的车型屈指可数,品牌也就局限在了德系BBA加上沃尔沃和大众。我是个极端实用主义的人,这一点
期刊
从伪装车试驾到全球首发仪式,再到广州车展以及这次组织的媒体海外试驾活动,何迪亚克的热度—直未减。它将奋不顾身地冲入拼杀激烈的7座SUV市场。  记得在人山人海的广州车展,各路媒体记者为了抢一手资料已经无暇顾虑所谓的行业道德或者行为规范了。偶然路过某展馆时,西装革履的厂家工作人员都挤到了某展台的旁边。由于手里没有邀请函,他们只能默默地在通道内举着手机拍照。镜头瞄准的对象就是斯柯达Kodiaq,中文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