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阅读教学成为写作教学的隐形飞翼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改革理念盛行,要求教者要踊跃开发课程资源,要深入挖掘课程资源,教师要能够认真研读文本,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寻找适当的方法和途径,具体研究并活用教材中的作文资源进行写作指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体验感悟知识。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是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这就道出了“读写结合”的真意。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不会顺利,参与与探究,体验与感悟更是无从谈起。
  学生通过阅读获得写作素质,这毋庸置疑。学生从书本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吸取各种各样的养分。阅读书本,相当于摄入精神养料,通过它,学生能够更好地消化吸收书中知识,从而使表达能力的提升成为可能。
  如果仔细研究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你会发现,几乎每篇课文都是教写作的极好素材。
  通过阅读,学生的理解能力得以提升,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大大养成。阅读又是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知性的。
  初中语文课本中所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些文章可读性强,语言规范优美,写法灵活多样,是学生习作的典范,在语言的表达上、段落的衔接上和全文的谋篇布局上有很多值得学生借鉴学习的地方。
  一、紧扣教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实教材中有山川风物,有自然美景,无一不可以成为写作时参照和学习的对象。至于古诗文名句,更是写作中必不可少的精彩点缀。课文中丰富的人物、风景乃至故事,如果能善于运用,善于学用,无疑是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
  要表情达意,离不开语言。读透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传授给他们阅读方法,带领你的学生一起走进文本。你们一起感受泉声的悠扬和美好,泉声的变化多端,学生就能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好的文章,它本身就是提高学生水准的指导者。老师要坚持,学生先是愿读,接着是善读,最后是乐读,一定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够指导写作,阅读是克服中学生生活面狭窄的一个有效办法。当然,也可以治愈写作素材缺乏的毛病。
  为此,我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可以系统性的向学生传授一些适当的阅读方法,借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文章内容,如:摘抄,做批注,背诵等读书方法。
  二、分类归纳,形成习作素材系统
  作为老师,必须要能纵观全局,心里对教材编排做到有数。这样才能指导学生整理素材,关心学生的课文学习,关注课文学习的深度不断加深。就譬如写自然吧,七年级上册写的是自然之景,到了八年级下册,就不仅写自然界的景色了,还写作者体现在其中的深刻的象征含义。到了九年级上册,更是一边写景抒情,一邊生出哲理。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因为学段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对不同学段的素材进行比较,指引学生自己积累,在积累中能够比照,在比照中能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就会拓展自己的思维,积累自己逐步加深的素材系统。
  三、以读促写,习得写作的技法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运用书本中的写作资源指导学生,主要是模仿写作。在模仿中水平能得到提升,在提升的同时继续模仿。这样,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够获得一个良性的进步。
  初中语文书上的文章大部分文质兼美,生命力很强,完全应该去反复诵读,教师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把它们开发成写作教学的蓝本。书本里还有不少优秀篇章,其立意高妙,写作方法,技巧突出,对于这些文章可以运用“拿来主义”的方法,大胆学写、摹写。比如说,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童年趣事》一文的蓝本,《藤野先生》就是《我的老师》一类文章的蓝本。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时,或有意或无意,让学生去关注书本和教材里优秀文章的选材、立意、技巧以及方法等,如果再能让学生学会迁移,活学活用,学生的文章就会有章可循,持续进步。
  四、培养学生的个性,丰富写作的素材
  素质教育是现代的主流,它能养成人格,发展个性,弘扬创造精神。教师的作文教学嘛,当然也要紧紧跟住时代要求,让学生的个性和思维鲜活地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样学生的写作宽度就有了,写作自由性也就有了。从书本中,学生学会了用眼睛也用心灵去观察社会和体验生活,辨别生活中的各种真善美和各种假丑恶。学生用心灵去书写自己的情感,情感因而饱满舒张,写作素材更是丰富。老师的观念更要更新,要钻到书本和教材里去,以读来促进写,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不同的身心特点,捕捉学生的作文激情,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让学生活在情境之中,有情可抒,有感可发,文章自然真切动人。
  由此看来,能够善用、巧用教材,联系学生的写作实际,努力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技巧,开启想象之门,同时注意引导督促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自觉养成多抄多背的良好习惯,积极主动积累写作素材,以读代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并持之以恒,最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学效果。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那么,就让我们共同面对,去思考、去探究、去实践,进而解决学生写作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就让课堂阅读教学成为写作教学的一双隐形的翅膀,相信学生们一定能够在作文的广阔天空中搏击长空,迎风翱翔。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探讨PICC在化疗应用中的护理方法[1],提高对PICC置管后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了解正确的导管维护,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
为提高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质量,现将我院2000 年1 月~2009年12 月10 年间收治的267 例60 岁以上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对于初中学生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以学生作为主体,逐渐的培养
【摘要】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阅读是理解吸收书面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意味着学生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更多的终身受教育机会。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阅读 ;兴趣;习惯;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2
经典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彰显着灿烂的艺术魅力。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历久弥新,给后世以典范。语文教材中选取的都是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
平淡是文章风格的一种类型,它通过细小的生活细节表现生活中的真实与美好,表达作者自然率真的生活情趣和真实深厚的内在感情,平淡风格的文章其写作材料往往是平凡细小普通多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语言凝练,朗朗上口;意境深刻,情韵深远。古诗词学习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需要,更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熏陶的媒介。重视古诗词教学质量需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促成有效吸纳和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学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古代诗文是历代文人语言艺术和思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障碍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应该更注重对初中语文阅读的指导,阅读关乎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与否。但当下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重视却很微妙。笔者下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解能力;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语文就必须学会阅读,
【摘要】小学作文起步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往往体现出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实际教学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写作能力是学生重要的语文能力,关乎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重要正面作用,其中语文学科更有较高影响,尤其是学会说与写,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仔细思考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根据优秀老师的实际运用,发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读写教模”)可以达到理想效果,本文将从“读写教模”的正面作用出发,对如何运用进行合理思考,为小学语文学科提升阅读课的效果予以重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