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语言凝练,朗朗上口;意境深刻,情韵深远。古诗词学习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需要,更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熏陶的媒介。重视古诗词教学质量需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促成有效吸纳和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学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古代诗文是历代文人语言艺术和思想情感的载体,是我们现代文为人为文的不竭活水。小学阶段,重视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力的培养,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一生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因此,改变传统填鸭、注入式的串讲,引领和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情感和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品读感悟凝练含蓄语言下意境美、情感美和思想美,获得艺术熏陶、思想启迪、性情陶冶则是课堂教学优化与教学质量提升的使命。
一、消除阅读障碍,在诵读中体会古诗词内涵
古诗词是优美的,但是因为其失去的语言使用的空间;所以虽然是比较简单的内容,也可能超过了我们学生理解的水平。因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首先是教学生消除阅读障碍。如《登鹳雀楼》教学中,我们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诗中的6个生字,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引导他们学会想象感受诗歌的丰富意蕴。然后,通过范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朗读方法。当然,消除学生古诗词的朗读障碍要注意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纠错,如《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句的“见”肯定有学生在自读中会读成“jiàn”,如果我们不指出,那么,学生就会误解诗歌的内容。
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代诗歌很多是只有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们在古诗词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内容、情感和思想。当然,这里的诵读需要教学生联想和形象,能够将一些古诗词的内容形象化。如《黄鹤楼送别》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想象送别的场景,想象送别的情感,然后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诵读,如此,学生就会提高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我们的课程标准在古诗词方面提出要求,也指出诵读古诗词以利于学生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形成。而诵读故事还能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获得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二、创设诗词情景,提升兴趣感受古诗文意境
小学生语言感受能力没有形象的画面感受效果好。我们教材所选的古诗词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诗情画意,可以画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诗歌的情景感受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的画面感就非常强烈。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呈现诗歌内容的画面,让学生去发现诗歌中意象,并感受这些意象的特点,从而在冷色调的图景中得出诗人的漂泊不定、流浪异乡的孤寂,体会诗人无眠的落寞。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主动性发挥起来,可以让他们自动动手选择诗句内容进行绘画展示。然后,谈谈自己画的画面的含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还能增强他们个性表达和展示能力,有可能形成一种创新阅读。
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新奇。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多用“声、色、画、乐”集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图景中获得对诗歌意象的认识和诗歌内容的理解。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增强课堂交流探讨的活力,促成学生主动去解诗的能力提升。
三、联系生活体验,激起情感共鸣学会鉴赏
古诗词是古人在生活中的一种经历,一种情感的表露。很多脍炙人口,流传颇广的古诗词都来源于生活。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有些古诗词内容还是会从生活中找到影子。如在《山行》教学时,我们先问问学生有没有在秋高气爽时节登山,让他们说说这样活动中自己的所见所感。思考一些自己将怎么地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合理的表达出来。等学生们都激起生活体验之后,我们让学生先读读《山行》,然后说说诗人的所见,谈谈诗人抓住什么特点,又是按什么顺序把所见的景物形象的展示出来的。这样,学生就是在阅读和思考中得出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和谐优美的山林秋色图,并在诗画的感受中提高了自己表达秋游写作的能力。再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学习中,我们就让学生认真研读题目,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一个老人离开家乡很多年之后回乡会看到什么,会想到什么?带着一定的思考所得去读诗,学生可能就会理解“少小离家老大回”中“少小”“老大”“乡音”“鬓毛”等含义。也能在对比的阅读思考中,获得思想情感的提升。
另外,我们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诗歌理解和分析鉴赏的运用中获得诗歌阅读能力的提升。如《四时田园杂兴》学习中,就可以将其与以前学过的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谈谈《四时田园杂兴》“童孙”与《清平乐村居》的哪个儿子最相似?为什么?谈谈这首诗歌的主题的异同等等。如此,我们学生就能在复习巩固中得到迁移,获得鉴赏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力,能够为其以后的诗歌和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帮助消除阅读障碍,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诵读;创设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在生活回顾中理解体会诗歌思想情感,并在对比中提高他们初步的鉴赏能力,那么,学生诗歌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安艳.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启迪与智慧,2015(7).
[2]鲁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15(10).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学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古代诗文是历代文人语言艺术和思想情感的载体,是我们现代文为人为文的不竭活水。小学阶段,重视学生学习古诗词能力的培养,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一生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因此,改变传统填鸭、注入式的串讲,引领和提升学生古诗词学习情感和能力,指导学生学会品读感悟凝练含蓄语言下意境美、情感美和思想美,获得艺术熏陶、思想启迪、性情陶冶则是课堂教学优化与教学质量提升的使命。
一、消除阅读障碍,在诵读中体会古诗词内涵
古诗词是优美的,但是因为其失去的语言使用的空间;所以虽然是比较简单的内容,也可能超过了我们学生理解的水平。因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首先是教学生消除阅读障碍。如《登鹳雀楼》教学中,我们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诗中的6个生字,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引导他们学会想象感受诗歌的丰富意蕴。然后,通过范读指导,让学生感受古代诗歌的朗读方法。当然,消除学生古诗词的朗读障碍要注意对学生的问题及时纠错,如《敕勒歌》“风吹草低见牛羊”句的“见”肯定有学生在自读中会读成“jiàn”,如果我们不指出,那么,学生就会误解诗歌的内容。
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古代诗歌很多是只有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们在古诗词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的内容、情感和思想。当然,这里的诵读需要教学生联想和形象,能够将一些古诗词的内容形象化。如《黄鹤楼送别》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想象送别的场景,想象送别的情感,然后融入自己的情感进行诵读,如此,学生就会提高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我们的课程标准在古诗词方面提出要求,也指出诵读古诗词以利于学生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形成。而诵读故事还能让学生沉浸于美好的艺术享受中获得学习古诗词的浓厚兴趣。
二、创设诗词情景,提升兴趣感受古诗文意境
小学生语言感受能力没有形象的画面感受效果好。我们教材所选的古诗词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诗情画意,可以画面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诗歌的情景感受中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如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的画面感就非常强烈。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呈现诗歌内容的画面,让学生去发现诗歌中意象,并感受这些意象的特点,从而在冷色调的图景中得出诗人的漂泊不定、流浪异乡的孤寂,体会诗人无眠的落寞。当然,我们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主动性发挥起来,可以让他们自动动手选择诗句内容进行绘画展示。然后,谈谈自己画的画面的含义,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还能增强他们个性表达和展示能力,有可能形成一种创新阅读。
小学生天真活泼,喜欢新奇。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要多用“声、色、画、乐”集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图景中获得对诗歌意象的认识和诗歌内容的理解。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增强课堂交流探讨的活力,促成学生主动去解诗的能力提升。
三、联系生活体验,激起情感共鸣学会鉴赏
古诗词是古人在生活中的一种经历,一种情感的表露。很多脍炙人口,流传颇广的古诗词都来源于生活。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有些古诗词内容还是会从生活中找到影子。如在《山行》教学时,我们先问问学生有没有在秋高气爽时节登山,让他们说说这样活动中自己的所见所感。思考一些自己将怎么地将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合理的表达出来。等学生们都激起生活体验之后,我们让学生先读读《山行》,然后说说诗人的所见,谈谈诗人抓住什么特点,又是按什么顺序把所见的景物形象的展示出来的。这样,学生就是在阅读和思考中得出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叶构成的和谐优美的山林秋色图,并在诗画的感受中提高了自己表达秋游写作的能力。再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学习中,我们就让学生认真研读题目,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一个老人离开家乡很多年之后回乡会看到什么,会想到什么?带着一定的思考所得去读诗,学生可能就会理解“少小离家老大回”中“少小”“老大”“乡音”“鬓毛”等含义。也能在对比的阅读思考中,获得思想情感的提升。
另外,我们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诗歌理解和分析鉴赏的运用中获得诗歌阅读能力的提升。如《四时田园杂兴》学习中,就可以将其与以前学过的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谈谈《四时田园杂兴》“童孙”与《清平乐村居》的哪个儿子最相似?为什么?谈谈这首诗歌的主题的异同等等。如此,我们学生就能在复习巩固中得到迁移,获得鉴赏能力的提升。
总之,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能力,能够为其以后的诗歌和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帮助消除阅读障碍,指导他们进行有效的诵读;创设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在生活回顾中理解体会诗歌思想情感,并在对比中提高他们初步的鉴赏能力,那么,学生诗歌学习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安艳.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启迪与智慧,2015(7).
[2]鲁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15(1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