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jsj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有重要正面作用,其中语文学科更有较高影响,尤其是学会说与写,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仔细思考如何进行阅读教学,根据优秀老师的实际运用,发现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读写教模”)可以达到理想效果,本文将从“读写教模”的正面作用出发,对如何运用进行合理思考,为小学语文学科提升阅读课的效果予以重要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之中,语文学科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因为通过语文学科,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包括读、写和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对于小学语文学科来说,阅读课的比率较高,老师单一方向讲解认字和阅读需要注意等内容,不容易抓住小学生的注意方向,甚至使得小学生们不愿意听讲,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而运用“读写教模”,正好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相应人员要仔细研究。
  一、小学语文学科阅读课运用“读写教模”的正面作用
  “读写教模”就是在讲解语文知识的时候,一部分时间让学生阅读,另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从而提升两方面的能力,这个方面对小学语文学科有重要的正面作用:第一,在阅读课中,通过让学生们读,可以让小学生们深刻理解课文中的内容,认识更多的字和词语,学会组织字、词和修辞的方法,在作文写作的时候加以应用,提升写作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会在日常的生活中,恰当地应用阅读内容中的字、词语、故事等,对自身的语文素质予以提升;另一方面,因为读和写本来就是互相促进的,反过来讲,运用“读写教模”之后学生们可以提升写作的效率和质量,也会更加熟悉字、词等的运用,在读的过程之中,会更加快速地理解。
  二、关于小学语文学科阅读课如何运用“读写教模”的几点思考
  明确小学语文学科阅读课运用“读写教模”的正面作用之后,各个小学语文老师就要思考如何具体的应用,这需要先明确“读写教模”的内容和需要遵循的准则,国家将其加入到相关规定中,然后再从下面三个方面思考:
  (一)小学语文老师对阅读课的内容予以整合,确定读和写的内容
  第一,我国重视教育,已经推动其进行改革,在这个过程之中,小学语文学科的教科书内容已经变化,选择的课文具有新的特点,所以各个小学学校负责人,对语文老师进行培训,推动他们熟练掌握教科书的内容和目标,制定完备的方案,对于阅读课来说,主要从讲解课文开始,老师们要将阅读课的内容进行整合,根据每一篇课文的要求,整理出条框,保证在运用“读写教模”的时候加以参考;第二,做好上面一点内容之后,小学语文老师们就要根据整合的条框和方案,确定读和写的内容,按照方案逐步开展,确定运用“读写教模”方案包括怎么读、什么时间读、写什么、根据什么内容布置写的任务,运用完备的方案指导课堂的顺序,使讲解知识的时候效率更高;第三,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运用“读写教模”的方法,以小学一年级的课文《秋姑娘的信》为例子,这是一首描写秋天的诗歌,语句非常优美,所以老师在讲解之前,根据诗歌之中的话语选择图片和歌曲,然后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开始的时候,将诗歌的内容引入,抓住小学生的阅读方向,然后可以播放别人朗读的录音,也可以自己先朗读,注意语调和情感,然后将课文中的字、词等读音教给小学生们,给学生们时间,让他们自己练习,然后老师开始提问,“同学们,谁来示范朗读啊,朗读之后谈一谈你的感想”,这个环节结束之后,老师开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结合现在的天气,也写一首诗歌,这样就可以自然地将读和写予以结合。
  (二)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顺序运用“读写教模”
  做好上一点内容的同时,小学语文老师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运用“读写教模”;一方面,注意不能过多运用,因为这样使得阅读课和写作课会没有区别,而且过于平均地运用也会使实际的效果下降,因为每一节课都要分为两个部分,只有一半的时间来阅读,不能良好完成阅读课的任务,而且频繁地让学生们写,小学生会弄混课堂的内容,不知道到底应该怎样做,所以一节课一般为四十五分钟,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的时间来进行写作,可以取得较理想效果;另一方面,在运用“读写教模”的时候,要注意按照顺序的准则,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掌握的字、词等比较少,一开始就运用“读写教模”,对他们来说有难度,所以要简单,不要让学生们全部自己创作,而要适当让他们默写字词,然后再开始创作。
  (三)读和写的练习要一致
  除了上面两点内容之外,小学语文老师还要注意运用“读写教模”的时候,将读和写一致运用,先按照顺序,让小学生们先读,读透之后再开始写,而写的过程中,对于课堂上来说,让学生们先抄写,然后模仿,然后再自己创作,写完之后,让学生们勇敢读出来,保证一致。
  三、结论
  总之,“读写教模”对于小学语文学科阅读课有重要的正面作用,相应人员一定要仔细研究。除了文中提到的內容外,老师们还要不断对“读写教模”予以提升和创新,促进运用之后的效果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寿宗.读中学写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詹笑兰.实现小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共存共荣——论小学语文读写一体的有效教学[J].华夏教师,2014(10).
  [3]高克强.导学—品读—训练—检测——浅谈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3(12).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语文课堂已经逐渐转变,各小学都展开了多样化的教学改革,鼓励小学语文老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实施教学,在确保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增添语文学习趣味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终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本文将简单分析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过程及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
探讨PICC在化疗应用中的护理方法[1],提高对PICC置管后的护理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了解正确的导管维护,延长PICC的使用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
为提高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质量,现将我院2000 年1 月~2009年12 月10 年间收治的267 例60 岁以上老年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提高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对于初中学生阅读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够以学生作为主体,逐渐的培养
【摘要】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阅读是理解吸收书面信息的重要手段,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意味着学生有可能获得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更多的终身受教育机会。对小学生来说,做好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意志,提高语文能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涵养,塑造良好的品质和健康的人格。  【关键词】阅读 ;兴趣;习惯;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2
经典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意蕴,彰显着灿烂的艺术魅力。它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历久弥新,给后世以典范。语文教材中选取的都是经典文学作品,这些作
平淡是文章风格的一种类型,它通过细小的生活细节表现生活中的真实与美好,表达作者自然率真的生活情趣和真实深厚的内在感情,平淡风格的文章其写作材料往往是平凡细小普通多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语言凝练,朗朗上口;意境深刻,情韵深远。古诗词学习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需要,更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熏陶的媒介。重视古诗词教学质量需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促成有效吸纳和运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教学;学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獻标识码】A  古代诗文是历代文人语言艺术和思
【摘要】初中语文阅读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障碍点,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应该更注重对初中语文阅读的指导,阅读关乎着语文教学的成败与否。但当下语文阅读教学得到的重视却很微妙。笔者下文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理解能力;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习语文就必须学会阅读,
【摘要】小学作文起步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关键时期,而小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往往体现出一些共性的问题,笔者对这些共性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根据实际教学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以供一线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作文;作文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写作能力是学生重要的语文能力,关乎学生整体的语文素养。小学中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