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广泛。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日积月累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本文通过列举数种情境教学的策略,分析了情境教学案例,并研究了情境教学在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1-069-2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正是遵循着“以情动情”的教育规律,使学生主动积极投入学习过程,达到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在情境中进行阅读教学,能使学生感到“易、趣、活”。
  一、语言描述情境,与儿童心灵亲密接触
  语言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媒介,是学生向文本靠近的桥梁。以美的、神奇的语言描述情境,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人在情境中”,可以让孩子受到人文熏陶,启迪孩子的创新思维,进一步培养孩子的高级审美情感。
  片段:
  李吉林老师执教的《小小的船》,以朗诵的方式为学生描述情境后,让学生自由想象,尽情表达,引起了孩子们对夜空的无限遐想,和对大自然的由衷热爱。
  师动情朗诵:蓝蓝的天空,好大好大,像无边的大海,月儿弯弯的像一艘小船,星星一闪一闪的,眨着小眼睛,小朋友们多想坐着月儿到天空中飞翔啊!小朋友是不是也坐到月兒上去了呢?哪些小朋友坐到月儿上去了呢?
  生纷纷举手。
  师:那你告诉我,你坐在月儿上看到了什么?
  生:我在月儿上看到了蓝蓝的天和闪闪的星星。
  生:我看到许多小星星和小朋友。
  师:你想对它们说什么呢?
  生:我想对地球上的小朋友说:“你想上来吗?”
  生:我坐在月亮上的时候,看着天像大海,星星就像一条小鱼。
  师请这位小朋友再说一遍。
  生重复:我坐在月亮上的时候,看着天像大海,月亮像小船,星星就像一条条小鱼。
  师:真好,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什么?想和他说什么?
  生:我看到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
  生:我看到了杨利伟叔叔。
  师:你想对他说什么?
  生:杨利伟叔叔,我要是你就好了,可以上天去看那么多美丽的东西。
  李吉林老师通过语言描述,创设了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情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感悟,在情境中想象,畅所欲言。
  二、实物演示情境,与文本心心相印
  语文来源于生活。阅读教学中文本所表达的事物,有些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可以通过图片观察或者回忆再现体会文本情感。有些事物学生很少亲眼所见,唯有让孩子亲自观察,亲手触碰,才能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生成更深层次的感悟。
  片段: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这是五年级《郑和远航》中的一段话,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认知能力和生活经历,很快就能明白这里强调的是中国产品的精美和沿途百姓的友好。但是我校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城郊,平时与丝绸和瓷器的接触并不多,这时候如果仅仅从字面含义进行解释,只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于是,课前我从家里带了一条丝绸围巾和一个陶瓷花瓶。在教学这段时,我问孩子们:“想不想亲眼瞧一瞧丝绸和瓷器?”孩子们异口同声道:“想。”我便把藏在讲台下的物件拿了出来。
  师:哪些孩子愿意来到它们身边欣赏?
  生纷纷举手
  师给予学生充分时间上台欣赏。
  师:如果你是沿途的老百姓,看到这些会有什么感想?
  生:我会觉得中国的丝绸的颜色很亮,很好看!
  生:我没有接触过丝绸,会觉得丝绸摸起来滑滑的,很特别。
  生:我很想把它变成衣服,夏天穿在身上,应该会很凉爽。
  师:小鉴赏师们,观察的真仔细,那瓷器呢?
  生:瓷器的花纹很精美,我愿意买一个回家,也许会吸引客人的目光。
  生:咱们这儿没有,如果我拥有一件瓷器,大家一定会羡慕我的!
  生:我会觉得中国的瓷器这样精美,难怪早就名扬海外,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师:那就带着咱们的感受和体悟,再好好的读一读这句话!
  以“丝绸”、“瓷器”为中心,略设“如果你是沿途的老百姓”这一必要背景,构成一个整体,演示当时情境。课堂上,学生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对老百姓的心情也能感同身受。
  三、躬行更不疑,表演体会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俗话说“躬行更不疑”,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转换角色和现场采访的方式创设课文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模拟的情境中,走进人物内心,走进文本。毕竟“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片段:
  我在教学《鞋匠的儿子》这一课时,让孩子们大胆把自己的想法倾吐出来之后,以分角色表演的方式,在课堂中亲身经历,加深对词句的理解。
  师:林肯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参议员们为什么都会很尴尬甚至想羞辱他呢?(教师补充介绍:在美国的奴隶制没有推翻以前,美国人,尤其是一些上流社会的名门望族,对他们血统和和贵族身份是非常注重的,在林肯之前,美国历史上历届总统都出自上流社会)
  生:林肯是鞋匠的儿子,与参议员们地位悬殊,如果他当总统,参议员心里不舒服,就想羞辱他。   生:因为林肯是平民,参议员是贵族,贵族被平民管,肯定不开心。
  师:好,现在起,我是记者,你们就是参议员,一分钟后你们的会议结束,我会对你们进行现场采访!(给学生一分钟时间准备)
  师:参议员们,请你们告诉我,你们这么羞辱林肯,究竟想干什么?
  生高昂着脑袋不屑的说:哼,我就是想让他出丑,你能把我怎么样?
  生做吸烟的动作,说:他的地位没有我们高,想当我们的领导!没那么容易!
  生:我就是要他下不来台,他这种人,只配给我们擦鞋!(说完还看了看自己擦得锃亮的鞋)
  生双手叉腰,怒气冲冲地说:我想让他知道,就算他当了总统,也不会长久的,别高兴得太早!
  ……
  在《鞋匠的儿子》这课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参议员们想羞辱林肯的感觉,我采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由我充當记者的角色,由全班孩子充当参议员们,学生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感受到作为参议员的不情愿、不甘心,从而更深层次的理解文本中“羞辱”的意思、参议员们此刻的心理体验以及林肯所面临的艰难处境!
  四、感心动耳,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作为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音乐是反应生活、表情达意的载体。
  片段: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二泉映月》,在学生初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播放《二泉映月》二胡曲,使学生的耳与心都被带入到了那个月光如水、静影沉璧的中秋夜,触动于耳,感动于心,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生齐: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师:这样坎坷的经历,怎能不让他深沉的叹息?怎能不让他伤心的哭泣?怎能不让他激愤的倾诉?怎能不让他倔强的呐喊?就这样,《二泉映月》诞生了……(播放《二泉映月》音乐,全体静听。)
  师:好,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了著名的二胡曲《二泉映月》。什么感觉?
  生:真美。
  生:它好像在哭泣。
  生:它好像在叹息,他的经历很坎坷的。
  生:有美妙的感觉。
  生:我感受到了他坎坷的经历,我同情他。
  生:我感觉到了这首乐曲表达了阿炳当时的心情。
  生:我感觉到了《二泉映月》就是一首曲子,如果阿炳没有这个坎坷的经历,他就不会拉出这个曲子来。
  师:你们都是阿炳的知音。是的,你们想说的,你们要说的,书上有长长的一段话,把它找出来,自己好好地读一读,课文当中直接来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那一段话,慢慢地读一读。
  情境教学以人的感受为主体,学生在聆听《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后,用自己的脑来思考,用自己的心来感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用耳朵听,用眼睛看,而且还要以“情”去拨动他们的“心弦”,促使他们用“心眼”去学习。这样,主客观的—致,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就统一在整个情境中。这种整体和谐的情境,必然带来儿童认知能力及心理品质共同发展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人类的社会性活动经验实际上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逐步到幼儿期进入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在幼儿期,很多孩子的日常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行为表现,这些行为表现,将会影响幼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度。考虑到幼儿的主要生活范围是家庭和幼儿园,因此,我们决定从家园合作的角度来解决幼儿问题行为,其识别将是第一步。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问题行为;识别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身处当今这个合作与竞争的时代,一个人拥有一副好口才,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将对其事业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和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口语交际很多的内涵不是笔试所能检测出来的,而逐个学生的面试又耗时多,牵扯精力大,所以,口语交际一直游走在评价的边缘,老师们恰恰又普遍存在“为考而教”的思想。介于此,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带。如何培
摘 要:图象法是研究物理规律和解答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图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在解物理题目时,利用图像,能够将复杂的运算过程变得简单,将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意思表达出来,因此,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学会使用坐标图像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学会使用图象法分析物理问题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物理;坐标图象;物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当前关注点的不同,采用分层策略,有侧重点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达到“育人无痕 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分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76-2  学生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此,笔者根据不同年龄段采用分层的策略,有侧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的广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越发受到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则成为教学重点研究对象。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没有被列入中考范畴,学生对其积极性不高,重视度不足。那么,如何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本文以优化情境教学作为支点,从以下几点展开介绍,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摘 要:本文结合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Part A部分的教学案例,通过观察同行们的教学过程和反思自身的教学,并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听力内容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61-1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已全面开始实施,与以前使用的人
摘 要:笔者推崇像叶圣陶那样教语文,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本文以课内现代文小说《孔乙己》中的语段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沉入词语,细细咀嚼;把握关键句,理清语段层次;引发对语言的敏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情味三个方面谈了一些在指导学生精读语段时所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精读;词语;句子;情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61-2  叶圣陶在《
摘 要:区域材料的提供和整理是幼儿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基础,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特征、发展水平、学习需要合理地设计活动区域,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关键词:材料投放;区域活动;整理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43-2  在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中,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对幼儿的游戏内容、游戏过程,以及幼儿的自我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
摘 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初中历史活动课开展的现状,指出了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了有效进行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现状分析;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64-1  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为学生营造相对自主的探究活动空间,从而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与
摘要:问题导学法以教师提问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对问题的深思,对问题解决的创新方法的追求。问题导学法对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等能力具有重大作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逻辑思维;空间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