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实施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54lu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当前初中历史活动课开展的现状,指出了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制订了有效进行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活动课;现状分析;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64-1
  在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为学生营造相对自主的探究活动空间,从而提高其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热情,并能最终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学习技能与团队合作精神。
  一、初中历史活动课开展的现状
  根据多年参加的座谈与听课情况,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尚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对历史活动课的认识不足。首先不少学校领导及部分历史老师对历史活动课认识不足,不重视。其次,还有一些老师,自身对历史活动课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关系认识同样模糊不清,没有将活动课与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搞明白,还停留在让学生自由活动的层面上。
  2.历史活动课的教学有效性差。不少学校历史活动课教学随意性非常大,教学目标不明确,历史活动课和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没什么区别,而有的教师敷衍了事,胡乱讲解,根本没有一套系统的教学计划与目标。
  3.历史活动课教材匮乏。由于没有统一规定的大纲,当前的历史活动课教材在编排上便显得相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从而导致活动课的安排过于依赖任课老师,因不同学校不同老师认知和教学能力存在差异,就很难保证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质量。
  二、初中历史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初中历史活动课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用很大,活动课中的学生是真正的课堂主体,教师尊重学生的每一种个性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竞赛活动或相应历史话剧表演,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更为充分地了解所学的历史知识,从而从中汲取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各种养分,进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因此,笔者认为,初中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应采用下列策略。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既然是活动课,必然意味着更多的强调一种学习上的主观动态性,这就要求學生应成为活动课的主体,教师在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相对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思路、方法去参与活动、发表观点与展示活动成果。教师自身应有限度的将课堂让位于学生,在必要的时候加以指导与示范即可。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将是对知识机械而呆板的记忆。开展历史活动课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的活动课内容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心理需要,从而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在调动学生求知欲的同时,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3.提供学生实践机会。所谓实践,是指历史活动课要能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与社会实践过程融入到一起,从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在初一历史活动课中设计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这一课题时,便可以安排如下的活动课内容: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北宋、清朝、民国时期的地图,引出南京这一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名称变化这一活动内容,从而让学生参与观察,学会通过搜集、分析教师给出的信息寻找相应答案。
  三、历史活动课的教学活动模式
  在历史活动课中构建“布置任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竞争”等为主的教学模式。
  1.布置任务。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师安排活动课,给学生布置活动任务,如初一历史活动课中关于“运用历史地图认识历史”这一课题,便可以安排从“认识历史地图”、“地名的变化”、“从历史地图中学习历史”等一系列活动,并为学生布置具体的活动任务如对比现在的中国地图与“清朝的疆域图”等
  2.自主学习。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首先自己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得出自己的观点并准备拿到合作小组准备讨论。以初一活动课中的“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为例,教师在展示《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示意图》后,便可以让学生对出使西域的出发点是今天的哪个城市并途径了今天哪些省份城市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自我搜集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后得出结论。
  3.合作探究。对于自主学习过程中得出的结论,进一步拿到学习小组进行讨论,通过互相启发,找出彼此不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并进一步总结出较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
  4.小组竞争。小组之间在教师组织下,可以安排知识闯关内竞赛或表演方面的竞争。通过竞争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并培养小组内部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因每一个小组成员的成绩好坏直接关系到团队的成绩,这就使得每一个学生将更为主动的进行自我学习,以便为小组争取更高的成绩,就此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此外,通过竞争的形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与拼搏精神,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历史活动课的开展和设计应以丰富性、特色性、系统性作为其重要参照标准,在实践过程中既要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有计划、师资、时间、空间及激励等措施的保证。为此,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下,以活动课程为突破口,通过自我角色的转变,来引导、构建充满活力与趣味的历史课堂,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春风化雨中实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齐键,魏效冰.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历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课程教材研究所.活动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黎信科.浅析如何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3.
  [4]谢修民.怎样上好初中历史活动课[J].中外交流,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如今,素质教育崛起,不断取代应试教育,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最大的区别便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应试教育是指学生被动学习,而素质教育是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由学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的同时,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在增加。因此,为了保证人才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对体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并解决,培养学生的运动精神,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
摘 要:仿写训练是在把握仿写要义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人,生来就有模仿的天性,从咿呀学语,到学些走路等等都有模仿的影子,可以说人生一切的学习都包括在模仿的范畴之中,因此,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有目的地进行仿写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仿写训练是能够快速达成目的的一条有效之法。本文阐述了小学作文“形式上、方法上、内容上”仿写的三大策略  关键词:读写结合;课例;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摘要:人类的社会性活动经验实际上从婴儿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逐步到幼儿期进入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在幼儿期,很多孩子的日常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问题行为表现,这些行为表现,将会影响幼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度。考虑到幼儿的主要生活范围是家庭和幼儿园,因此,我们决定从家园合作的角度来解决幼儿问题行为,其识别将是第一步。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问题行为;识别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身处当今这个合作与竞争的时代,一个人拥有一副好口才,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将对其事业的发展、人际关系的和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平日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口语交际很多的内涵不是笔试所能检测出来的,而逐个学生的面试又耗时多,牵扯精力大,所以,口语交际一直游走在评价的边缘,老师们恰恰又普遍存在“为考而教”的思想。介于此,口语交际教学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带。如何培
摘 要:图象法是研究物理规律和解答物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图像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在解物理题目时,利用图像,能够将复杂的运算过程变得简单,将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意思表达出来,因此,在实际解题过程中学会使用坐标图像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学会使用图象法分析物理问题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物理;坐标图象;物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摘 要:教师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当前关注点的不同,采用分层策略,有侧重点地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达到“育人无痕 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德育;语文教学;分层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76-2  学生不同的年龄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为此,笔者根据不同年龄段采用分层的策略,有侧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课的广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越发受到重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如何培养学习兴趣,提高信息素养,则成为教学重点研究对象。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但是,由于信息技术没有被列入中考范畴,学生对其积极性不高,重视度不足。那么,如何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呢?本文以优化情境教学作为支点,从以下几点展开介绍,具体分析如下: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摘 要:本文结合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Part A部分的教学案例,通过观察同行们的教学过程和反思自身的教学,并采用行动研究法,对听力内容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20-061-1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已全面开始实施,与以前使用的人
摘 要:笔者推崇像叶圣陶那样教语文,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本文以课内现代文小说《孔乙己》中的语段为例,结合教学实践,从沉入词语,细细咀嚼;把握关键句,理清语段层次;引发对语言的敏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情味三个方面谈了一些在指导学生精读语段时所采取的策略。  关键词:精读;词语;句子;情味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1-061-2  叶圣陶在《
摘 要:区域材料的提供和整理是幼儿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基础,我们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特征、发展水平、学习需要合理地设计活动区域,投放适宜的活动材料。  关键词:材料投放;区域活动;整理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43-2  在幼儿园区域环境的创设中,区域材料的有效投放对幼儿的游戏内容、游戏过程,以及幼儿的自我学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