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世界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c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提倡教师开发教学资源,教师是科学课程资源的利用者和实质上的开发者,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主人。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利用身边现有资源,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农村小学也可以上好科学课。
  我自己设计的一节科学课——《显微镜下的世界》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上面所说的道理。
  一、课前准备不为难学生
  星期三上完科学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星期四科学课上需要学生准备的实验物品:白糖、冰糖、盐、碱面、味精等晶体,还有洋葱。这些物品学生都能找到,并不为难,我的科学课应该说有充分的物质基础。
  我为这节课还关注了固原未来几天天气预报(在显微镜下观察微生物需要光线好)。我准备了四个放大镜、一台显微镜(学校就一台)、几根洋葱、一枚缝衣服的大针、滴管、稀释碘酒、镊子、玻璃载片、卫生纸等。上课之前我检查了学生的课前准备,发现学生把白糖、冰糖、盐、碱面、味精、针等拿来了,但是没有准备洋葱;我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带洋葱,各组说法一样,大概的意思是洋葱要到集市上去买来不及。我说幸亏老师在灶上拿了一些做饭时剥下来的洋葱外层,虽然不多,但够各组用了。这事提醒我,任何一节课都要做好“预案”,才能临事不慌张。接下来,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一把放大镜,准备观察显微镜下的晶体。
  二、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不吓唬学生
  学习任务:借助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白糖、冰糖、盐、碱面、味精。
  学习目标:发现肉眼看不见的“世界”,把自己的发现“画”下来,说出来。
  三、老师的演示给学生一个好的示范
  1、在一个洗净的玻璃载片上滴一滴清水。2、用镊子把剥下的洋葱表皮放到水滴的中央,标本要平展不能折叠或褶皱。3、用盖玻片盖住标本,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汽包。4、在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璃片微微倾斜,用卫生纸吸取多余的水。
  四、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
  1.学生先用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记录本上。2.再用放大镜观察洋葱表皮,将看到的“画”在记录本上。3.学生交流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有什么不同。
  学生的发言大多是朴素的描述,教师先充分肯定他们的发言,然后进行“科学”总结:食盐和白糖都是立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这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
  五、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1、老师将洋葱表皮玻片放到显微镜下,为了节约时间我讲解如何调节显微镜旋钮以真切的观察切片,然后我为学生调好放大镜。2、学生排队观察,将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画”在科学记录本上。3、学生交流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又有什么不同。4、教师小结:洋葱表皮由一个个比较规则的多边形组成,洋葱表皮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细胞。
  课上到这里,学生兴味盎然,教师继续领导学生深入微观世界。
  六、老师演示怎样制作血液标本
  1、老师准备好玻片,针。2、邀请一位学生用消过毒的针刺破皮肤献血一滴。我小心翼翼地用吸管将血移到玻片上,慢慢倾斜玻片,让血液均匀涂在玻片上,用卫生纸吸取多余的血液,为了节约时间我讲解如何调节显微镜旋钮以观察切片并调好了显微镜。3、老师将制作好的血液玻片标本放到显微镜的载物台上,学生排队观察,将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画”在记录本上。4、学生交流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和课本上面画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小结:我们绘制的图和书上的几乎一样,但我们还“亲自”看到了其他细胞,水泡泡之类的。5、老师小结:血液中除了红细胞外还有其它细胞,血液中的红细胞能运输吸入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我们身体里的白细胞能和病毒、细菌作战。绿色植物的一些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具有遗传作用,能使物种的特征延续到下一代……
  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不同的功能。
  OK!一堂自己设计,自备教具、学具的科学课在学生的欣喜和若有所思中结束了,我要为自己鼓掌。
  教学反思 笔者以为开发课程资源的基本原则应该是简便易行、经济高效,不需要花费师生过多的时间、精力,又能密切联系师生实际及教学条件与校园环境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且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实验器材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器材是否优化,准备的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学生探究兴趣和水平。如引导学生测量太阳高度,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要求,必须让学生动手,利用太阳高度测量仪,选择不同时段进行观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器材,让学生自行探究,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有时,现有的器材对学生的探究没有多大帮助,这事就需要鼓励学生把原有的仪器改装或重新制作,形成新的探究情景,给学生提供发现科学奥秘的机会。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育,传统的传授式教育是很难达到这个目标的。小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好动、好奇心强,对周围新奇的事物和现象兴趣浓烈,是天生的探究家。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他们熟悉的容易亲近的、喜欢的、能动手做的、有兴趣参与的现象和事物,精心设计,耐心细致地组织引领他们像科学家一样真刀真枪地亲历探究过程,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从众多的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不懈地坚持下去,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就一定能养成。
  【作者单位:固原市原州区开城镇二十里铺小学 宁夏】
其他文献
《全日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该尽力避免机械僵硬地纯语言的训练模式,而要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真实活动,让学生扎实有效的言语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那如何才能科学有效的设计英语活动,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服务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策略:  一、英语活动要关注外显形式,更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效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策略和载体。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极易受到影响,注意的持续性也不强。所以,要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想方设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情景教学法。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更好的运用情景教学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供同仁参考:  一、图画再现,加深学生理解能力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
一、与“洞洞书”的第一次约见  新学期,图书区的“洞洞书”首先吸引小朋友的目光,用完午餐纷纷挑上一本开始阅读:(省略)  我的思考:“洞洞书”与图画书的PK战:自从班里有了“洞洞书”,幼儿画报及撕不烂图书都受了冷落,小朋友们争相选择自己喜欢的“洞洞书”。从材质上看,“洞洞书”用的是厚纸板,不易撕破的同时,又给幼儿带来触摸“洞洞”的层次感。“洞洞书”的“洞洞”带给幼儿新的触觉及视觉体验。  1、托班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小学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的科学教学不再是知识灌输的简单过程,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很多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意识明显增强。但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把科学教学片面地理解为“活动”教学,将探究活动泛化,学科味被活动味所替代,淡化了学科本真。科学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所以科学课要真正体现“学科味”,就必须把焦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显得既抽象又枯燥,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如何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自觉地学习数学,继而敲开学生数学智慧的大门,是至关重要的。  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相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学
随着数学思想、方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数学的语言也日益成为人们交流的科学语言。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数学交流”的要求:“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交流有利于学习主体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利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农村小学的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这就要求学生善于主动挖掘生活、乐于积极表达思想、勤于自觉动笔习作。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解放学生的头脑、眼睛、双手,激活习作的源泉,在习作中描绘出生活本真呢?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应该有效地挖掘文本资源,赐予学生一些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经作为语文学习五种能力单列一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要广泛化、灵活化,活动的任务要明确化、激趣化,活动的体验要亲历化、程序化,活动的收获要多元化、立体化。从而充分发挥它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功能。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探索了一点应用综合性学习的做法。  一、确立活动主题,激发学生求知内趋力  1、利用教材资源,确立活动主题。在新课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口语训练是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英语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需要教师花大力气的难点,学生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怕开口,羞于开口的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说,会说,善说.作为英语教师,应当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学艺术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中班幼儿对初步的数学知识,数、量、形、时空等都有所掌握,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中就不是那么尽入人意,课程中的数学内容,虽然有些关注幼儿生活中碰到的数学知识,在教材中却出现了空白和遗漏。传统的数学学习相对比较枯燥,而充满数学元素的绘本,能让孩子在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