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绘本焕发光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beikb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中班幼儿对初步的数学知识,数、量、形、时空等都有所掌握,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中就不是那么尽入人意,课程中的数学内容,虽然有些关注幼儿生活中碰到的数学知识,在教材中却出现了空白和遗漏。传统的数学学习相对比较枯燥,而充满数学元素的绘本,能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简单、易懂的数学概念,快速地增加对基础数学的认知,促进思维发展。
  绘本数学教学就是通过有趣的童话情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巧妙地融入孩子喜欢、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它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有趣,并将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自然地整合于一体,充分发挥综合教育的增益功能。中班孩子非常喜欢绘本,老师配合生动传神的画面,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对孩子永远有着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优秀的数学绘本更能让孩子们有机会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在她们熟悉和喜欢的生活情境中。将数学绘本融入中班數学的教学可提供该年龄段孩子倾听、 操作及讨论理解数学概念的机会,让孩子通过阅读、讨论、探索、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并应用于生活,最终获得感性的、具体的数学经验。
  一、精心选择数学绘本
  数学绘本让孩子在有意义的情境中使用并拓展数学的知识,一本合适的数学绘本是“情节和数学”相辅相成的。利用绘本开展中班数学教育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是一个慎重选择,周密分析和精心设计的过程。
  数学绘本中蕴涵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首先,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及中班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绘本作相应的删选或拓展,并进行设计活动,这样才能使绘本充分发挥其多元化的教育价值。其次,在对数学绘本进行分析、研讨,挑选合适的教学内容时,通过将“故事”和“数学”作为两条并进的线索,挖掘其数学教育资源创设数学活动。最后,以故事书为素材,选取故事中包含的数学内容,引导孩子学习用数学的思维来理解故事、进而解决故事中出现的问题,就能更好地拉近幼儿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增强数学教育的情境化和生活化,也能够提高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有效性。孩子喜欢充满挑战和具有奇特情节的故事,因此,我们要顺应孩子的兴趣,寻找一些有故事情节的、有推理和挑战性的、能够调动孩子积极性的绘本。如在设计《魔法图形》的集体教学活动时,首先选取了有数学元素的趣味性强的绘本《有魔法的哈哈阿姨》,它吸引中班孩子的是绘本的故事情节,通过故事中一位有魔法的哈哈阿姨为线索,运用魔法将图形进行排列组合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孩子们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教授式的数学学习,而是一个个有趣的数学魔术游戏表演,孩子们深深地沉浸在这种有趣而又神秘的的故事情节中,数学知识学得自然,学得巧妙。
  二、细细品味绘本精髓
  1.突出重点、科学制定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目标的制定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关系到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的结果。它不仅在方向上对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作用,而且对教学过程中的步骤和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功能。所以我们力求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明确知识点、合理、科学地制定,只要教学目标明确了,活动设计也有据可依了。
  2.创设情景、引导数学操作
  在教学中,我尝试制作一些与绘本文本相匹配的教学具,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在故事情境下进行数学操作活动,真真切切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3.精心设计、注重提问艺术
  陶行知说得好:“发明千千问,起点在一问。”那么,如何在数学绘本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呢?我想应该从提问着手,加强提问的有效性,使提问更具有魅力与艺术,更能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幼儿主动从多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并真正地会思考、会学习。数学绘本教学又该如何提问、提什么样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幼儿的思考,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围绕活动的教学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问题,使提问更具有效性。
  (1)以猜想式提问导入活动。数学绘本《世界上最帅的猪》教学活动导入时,可以这样问:公主喜欢的是数数先生,那请你猜一猜,数数先生会怎么数数呢?让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数数先生数数的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用开放式提问突破重难点。数学绘本《让谁先吃好呢》教学活动中,重难点是让幼儿根据动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排序,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长颈鹿想第一个吃桃子,为什么?(从高—矮)犀牛想第一个为什么?(从重—轻)每一种小动物都想第一个吃到桃子,它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呢?然后让幼儿根据每种动物的特征进行探索、思考,想出不同的排序方法,通过开放式提问,在教学中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给了孩子更宽的思维空间。
  三、有效整合各科教学
  《新纲要》指出:幼儿园各科幼儿园教学应相互融入一体,以幼儿为主体,教师既是幼儿园活动的引导者,又是幼儿园活动的合作者,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学习的情趣。如中班数学绘本《美术馆里遇到的数学》,让孩子欣赏到每一幅美术作品中都蕴含着几何图形、对称、点、线、面等多种多样的数学概念,孩子在欣赏美术作品同时,更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魅力。又如中班数学绘本《很特别的音乐故事》,孩子通过阅读绘本,知道音的高低、长短、拍子和节奏等构成音乐的很多要素里面都隐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从而让孩子明白要完成优美的音乐,数学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数学绘本通过有趣的情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不仅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绘本的魅力,而且还为教师提高数学幼儿园教学的有效性搭建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为孩子们开心、快乐的学习创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
  【作者单位: 苏州市吴江区机关幼儿园
其他文献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思想的精髓与核心,蕴藏着的广博深遂的内涵和奥妙绝伦的哲学智慧,老子主张行道,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乱为、妄为。“无为”是讲从“无为”的态度去“有为”。这对于少先队辅导工作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无为”不是“不为”,而是要求辅导员用最少的行为达到最大的辅导效果,实现由“事事干预”到“抓大放小”的转变,由
《全日制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应该尽力避免机械僵硬地纯语言的训练模式,而要让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贴近的真实活动,让学生扎实有效的言语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那如何才能科学有效的设计英语活动,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言语实践服务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策略:  一、英语活动要关注外显形式,更要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效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策略和载体。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注意力极易受到影响,注意的持续性也不强。所以,要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想方设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老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情景教学法。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更好的运用情景教学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供同仁参考:  一、图画再现,加深学生理解能力  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
一、与“洞洞书”的第一次约见  新学期,图书区的“洞洞书”首先吸引小朋友的目光,用完午餐纷纷挑上一本开始阅读:(省略)  我的思考:“洞洞书”与图画书的PK战:自从班里有了“洞洞书”,幼儿画报及撕不烂图书都受了冷落,小朋友们争相选择自己喜欢的“洞洞书”。从材质上看,“洞洞书”用的是厚纸板,不易撕破的同时,又给幼儿带来触摸“洞洞”的层次感。“洞洞书”的“洞洞”带给幼儿新的触觉及视觉体验。  1、托班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小学科学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的科学教学不再是知识灌输的简单过程,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很多教师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意识明显增强。但我们也发现不少教师把科学教学片面地理解为“活动”教学,将探究活动泛化,学科味被活动味所替代,淡化了学科本真。科学学习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所以科学课要真正体现“学科味”,就必须把焦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现代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数学显得既抽象又枯燥,在小学数学课上,教师如何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自觉地学习数学,继而敲开学生数学智慧的大门,是至关重要的。  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方面,相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储备,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另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形成,学
随着数学思想、方法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数学的语言也日益成为人们交流的科学语言。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数学交流”的要求:“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课堂交流有利于学习主体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利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对于农村小学的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这就要求学生善于主动挖掘生活、乐于积极表达思想、勤于自觉动笔习作。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解放学生的头脑、眼睛、双手,激活习作的源泉,在习作中描绘出生活本真呢?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关键在于教师应该有效地挖掘文本资源,赐予学生一些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崭新内容,经作为语文学习五种能力单列一项而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主题要广泛化、灵活化,活动的任务要明确化、激趣化,活动的体验要亲历化、程序化,活动的收获要多元化、立体化。从而充分发挥它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价值功能。为此,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探索了一点应用综合性学习的做法。  一、确立活动主题,激发学生求知内趋力  1、利用教材资源,确立活动主题。在新课
“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只有在人际交往中才能真正掌握”。口语训练是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英语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口语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需要教师花大力气的难点,学生往往都有不同程度的怕开口,羞于开口的现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说,会说,善说.作为英语教师,应当寻求对策,加强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教学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