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叙述”角度的选择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an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充当的角色是叙述者,语文教师上的每一节课基本上都是转述别人的作品。同一个作品,由于叙述者身份、学识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那么叙述的效果自然就千差万别。
  对一篇文章的解读,一个好的叙述角度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探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同时也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在优化教学过程中的体现。于漪曾说:老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度和宽度往往决定了教学的高度,文本解读程度的高低,决定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也就决定了指导学生的练眼力、练脑力练到什么程度。叙述角度恰恰是打开教材解读大门的钥匙,好的叙述角度给人的感受应该类似“豁然开朗”“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心旷神怡。教学时,除了考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外,我考虑更多的是,针对这个文本,如何叙述才能更好地介绍这个作品,通过什么样的叙述角度,才能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走进新的作品。下面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我选择叙述角度的思路。
  《故都的秋》,这篇文章与中学生的情感经验有一定的距离,也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审美误差。根据以前的教学经验,我知道有一部分学生凭直觉能感到这篇文章“好”,但是说不清好在哪里,许多学生读后的感觉是“很一般”,也有人觉得“不太好”,但是出于对郁达夫的景仰而不敢说“不好”。他们觉得这就是一篇普通的写景物的散文,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写景名篇很多,不明白为什么要把这样的文章选到课本中来。学生对这篇经典文章的情感距离让我一直思索,从哪里开始叙述才能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而且达到朱自清说的那样:欣赏文学作品,明白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体会为什么只能这样写。
  首先看《故都的秋》,这是一篇写景散文,孤立地看这篇文章,它的特点并不是很明显,如果找一篇类似的文章比较阅读,就能发现其特点。一般来说,只有当熟悉的事物与“文本”有了链接,学生才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去主动地、深入地了解未知的新内容,才会对之产生兴趣,才能对文本中的事、物、情真正产生共鸣。在这个过程中,我挑选出老舍在《一些印象》中所描写的“济南的秋天”与《故都的秋》进行比较阅读,从差异性和矛盾性中找出《故都的秋》独有的特点。
  在“济南的秋天”中,老舍称赞了秋天的“清”,秋天的“静”,以此为主线构成了秋天的“诗意”: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个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请你到济南来吧。
  而郁达夫这样开头: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老舍笔下的秋天是诗境的,是山清水秀和天蓝地暖的。通览全文,老舍也表现了济南的秋天的“清与静”,但是郁达夫的秋天又比老舍多了一个“悲凉”。对于文章的“清”“静”学生比较好理解,但是怎么理解“悲凉”呢?郁达夫把“悲凉”当作美,这是中学生经验里很少有的。作者在开篇用“悲凉”概括出故都的秋的特点,而在下文中,写了落叶、漏下来的日光、秋蝉、秋雨等景物,把这种“悲凉”用一连串的景物加以强调,可见郁达夫显然有意把秋的悲凉作为美来欣赏。
  那么,秋天的悲凉为什么是美的?又如何让学生理解秋天的“悲凉”?北平的秋天有西山的红叶、公园的菊花,但是,作者所选中的公园,不是游人多的地方,而是比较幽静的陶然亭,喜欢的是那平淡得只剩下了影子的柳条,西山的虫唱,潭柘寺的钟声,驯鸽的扑翅声,秋蝉的残声,作者似乎更加偏爱后两者,认为这才是北平秋天的代表性声音。作者写青天下驯鸽的扑翅声,这声音在“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中回荡,让人产生一种高远清旷之感,同时也衬托得天空更加高远,声音也显得更加清晰。正如“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秋天的清静在这里凸显出来。“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秋蝉的声音是“衰弱”的,是“残声”,衰弱的蝉声极其细微,却能被作者听到,说明环境的幽静、悲凉。同时,秋蝉那衰弱的蝉声鸣唱着清静悲凉,预示着即将消逝的生命,让人不禁觉得秋意的萧索。在大城市中,没有宁静的心情是感觉不到这种境界之美的。文章中说“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着”“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这里的“破屋”“破壁腰”“疏疏落落的尖细”的描述没有美感,但是作者悠静的审美心理,精细的审美眼光,自得其乐地欣赏故都的秋景,从平民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的角度,用平民化的视角去欣赏美景,让人感到亲切自然。从这里可以感到,郁达夫所营造的故都之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更具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
  老舍笔下的秋天是“轻轻的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象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郁达夫不像老舍那样去欣赏欣欣向荣的自然景观,相反,他欣赏的是残败的生命,如“落蕊的柔软”“扫帚丝纹的细腻”“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这里的“落蕊的柔软”“扫帚丝纹的细腻”给人以质感,增加了触摸感。特别是文章中把“秋蝉” 声和“耗子”声作比,“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耗子”在这里也变成赏心悦目的对象,这应该是该文学作品中独有的,或许能够看出,作者不因世俗而改变欣赏美的角度,凡是属于生命的都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表现了对每一个生命的尊重。
  看文中对枣子的描写:
  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这一段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变化的特征,从时间变动的角度描绘色彩。枣子由淡绿到微黄再到红完,是由生涩到成熟再到熟透的过程,这红透的枣子不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吗?在“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来终结生命,给终结者增加了绚丽的悲凉之美。作者用细腻的笔尖触摸那生命的衰败,触碰生命的消亡,表现在萧索、清静、悲凉的秋的“佳日”中生命衰亡的美好,这里对生命周期的沉思,是何等的诗意,也是一种对生命的至尚感受。
  学生曾经学过一些关于秋天的诗句,如马致远《天净沙》“断肠人在天涯”,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还有俗语“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些是把“秋愁”当作一种人生的悲苦来抒写的。但在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中,传统的悲秋主题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那就是感受到自然的更替,日月的变幻,秋天的悲凉以及秋天带来的死亡,作者沉浸在其中,却并不是什么悲苦,而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感受秋的衰败和死亡是人生的一种高雅的境界。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以“悲凉”作为叙述角度,但是这个“悲凉”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悲秋”,而是包含了对生命的思考,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一种直面生命衰败的气度。教学中,通过对叙述角度的强调,能引导学生从传统的审美思维定势中走出,学会辩证地看待“悲凉”之内涵。
其他文献
初听到“以读代讲”,我困惑不已,教师可以不用讲,只让学生读,就能成一堂课?在江苏省通州区实验中学听了几节同题异构课之后,我不禁暗笑自己太“迂”,这几节课让我对“以读代讲”有了新的认识。“以读代讲”的提出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设定了新的高度。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以读代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一、以读促读,书声琅琅  1.以教师的读促学生的读  《义务教育
目前,观察占据着我们教学课时半壁江山的阅读课,教师往往以“粗略的文本信息梳理→详尽的语言知识讲解”的教学方式为主导,学生思维也往往以“理解”“识记”为主,而“分析”“对比”“评判”等高层次思维活动较少。教师的“阅读”替代了学生的“阅读”。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质疑,宁可相信教师和教材的权威,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质疑能力,甚至没了自己的观点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惰性,认为这些问题老师会讲,用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節课是浙教版八上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起始课。本节的内容是继等量关系之后,继续学习现实世界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另一关系——不等关系。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不等关系与等量关系一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等关系是建立不等式、掌握不等式性质及解法的基础,也是后续整体构建方程、不等式与函数关系的基石。因此,本节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教学内容解
[摘 要:美术教育是促进我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无疑担负起了更重的使命、无疑凝聚了更多人的期望,因此,强化美术教育、创新美术教育是必然的结果。在实现该目标的道路上,促成设计思维导向与美术教学的融合,已然是众望所归。基于此,我们就针对设计思维导向融入高中美术教学展开深入探索与研究,进一步阐述两者融合的办法,希望可以让美术教师、高中生受益匪浅。  关键词: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基于此,作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语文教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在培养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上下功夫,出实招,还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尤其要引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是戏剧,古有关汉卿《窦娥冤》,今有曹禺《雷雨》,外有莎翁巨作《哈姆雷特》,可谓古今中外名剧荟萃,历届学子见之每每心驰神往,满怀期待,总觉在此当会遇见别样的风光。而在现实教学中,语文老师要么涛声依舊,与小说、散文教学一样,只注重文本鉴赏;要么标新立异,将相关影视作品逐一放映一遍了事;要么直接充当“戏剧导游”的角色,一节课带学生“游”完一个单元;更有甚者,因不得其门而入
小说的叙述视角是指叙述语言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叙述视角通常由叙述人称决定。传统小说多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这是一种全知视角,叙述者可以无所不知和毫无阻碍地讲述故事。他可以同一时间出现在不同地点,可以从各个方面观察人物的生活,还可以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第二人称是一种极少见的叙述视角,“你”不再是古典小说中的“各位看官”,不再是作者期待的对话者,而是作为故事的主要人物,给读者全新的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能力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文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各级升学考试中,作文分占的比重就非常大,几乎是半壁江山。而学生作文分的高低,可以说直接影响他们的升学情况。  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激发他们
散文作品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和考查的重点和难点。从日常教学情况来看,就文本内容而言,学生更喜欢阅读小说,而对于散文的学习,则呈现“敬畏”心理。散文也是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以浙江省近十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为例,其中就有六年考查的是散文。它们分别为:2004年刘长春的《白鹤翔集的记忆》,2005年李汉荣的《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2007年蔡家园的《泰山之恩》,2010年李丽娟的《静流》,2012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势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中学德育的发展。社会德育教学环境复杂性提高、教师德育教学应用能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方面“互联网”的应用对传统道德造成很大冲击、学校未充分利用并提高“互联网”实效性、一些教育工作者对“互联网”技术重视利用程度不高等等。本文針对这些问题,着重阐述了一下措施来具体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互联网”;德育;中学]  随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