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老师”进入高中语文戏剧课堂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fang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4第一单元是戏剧,古有关汉卿《窦娥冤》,今有曹禺《雷雨》,外有莎翁巨作《哈姆雷特》,可谓古今中外名剧荟萃,历届学子见之每每心驰神往,满怀期待,总觉在此当会遇见别样的风光。而在现实教学中,语文老师要么涛声依舊,与小说、散文教学一样,只注重文本鉴赏;要么标新立异,将相关影视作品逐一放映一遍了事;要么直接充当“戏剧导游”的角色,一节课带学生“游”完一个单元;更有甚者,因不得其门而入或无关高考痛痒,便有意无意忽略不提。这样的课堂要么沉闷如缸,要么喧闹如市,学生对剧中人物丰富的台词、细腻的情感根本无法深入理解,单元教学完毕往往只留下学生满眼的失望与教师满脑的困惑!
  笔者认为,剧本作为一种文学体裁与其他文体有相通之处,但也有其独特性。小说如文字在走路,散文似文字在散步,诗歌像文字在跳舞,而戏剧则像文字在“比武”,光靠练嘴皮子是无法见真章的,一句话——戏剧鉴赏的独特之处在于“演”。因此,笔者认为戏剧教学必须既立足于文学共性,又彰显其舞台特性,二者结合才能尽显其妙。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依据戏剧的特点,充分挖掘并发挥各种“才艺小老师”的特长,将“读”与“演”结合起来,收获了许多意外的喜悦。下面以《雷雨》一课的教学过程为例略作说明。
  课前准备:领取任务
  提前一个月布置预习,下发《雷雨》自学展示菜单,让学生协商领取任务,上课前两周上交给教师,教师定稿后粘贴公布。
  附:
  《雷雨》自学展示菜单
  ——依教学下任务,分小组定名单
  原则:自由组合,小组协调,人人参与,允许客串。
  一、主持人(1人)(学生1 )
  任务:点击菜单,串联全场
  二、介绍分析组“小老师”(7人)
  任务一:戏剧常识介绍和检测(学生2 )
  任务二:曹禺及其作品简介(学生3 )
  任务三:《雷雨》四幕戏的故事梗概及本文相关剧情介绍(学生4 )
  任务四:主要人物关系说明(学生5 )
  任务五: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安排在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后进行)
  周朴园(学生6 )
  鲁侍萍(学生7 )
  鲁大海(学生8 )
  三、角色朗读组“小老师”(6人)
  周朴园(学生9 )
  鲁侍萍(学生10 )
  鲁大海(学生11 )
  周 萍(学生12 )
  周 冲(学生13 )
  仆 人(学生14 )
  四、课堂表演组“小老师”(12人)
  (以本文第二场戏“周朴园与鲁大海父子重逢,鲁侍萍与周萍母子相见”片段表演为例)
  周朴园(学生15 )
  鲁侍萍(学生16 )
  鲁大海(学生17 )
  周 萍(学生18 )
  周 冲(学生19 )
  仆 人(学生20 )
  摄 像(学生21 )
  道 具(学生22 )
  声 音(学生23 )
  服 装(学生24 )
  场 务(学生25 )
  (学生26 )
  五、表演评鉴组“小老师”(7人)
  任务一:点评同学的课堂表演
  主评1(学生27 )
  主评2(学生28 )
  辅评1(学生29 )
  辅评2(学生30 )
  任务二:评选环节的统计与反馈
  “最佳演员”( 学生31 )
  “最好读者”( 学生32 )
  “最利评客”( 学生33 )
  六、质疑拾漏组“小老师”(学生若干≥7)
  任务一:人物形象之我见
  ( 学生34 )
  ( 学生35 )
  ( 学生36 )
  任务二:好一场“雷雨”
  ( 学生37 )
  ( 学生38 )
  任务三:舞台说明的说明
  (学生39 )
  ( 学生40 )
  任务四:“雷雨”论坛(话题学生自定,人员不限)
  设计说明:首先,在使用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全面合理,流程简单明了,方便学生学习和主持人操作;其次,在作用上,把全班同学按教学流程分成五个小组,教学任务细化到个人,直接参与人数至少达到40人,使得“课堂无闲人,人人皆主人”;同时,不同的环节由不同的“小老师”承担,可以让“小老师”各展身手,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并从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最后,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变得空前高涨,创造力和想象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第一课时:剧本解读
  环节1——导入新课(PPT播放“雷雨”的画面及声音)
  主持人依教学环节设计开场白与串台词,按自学展示程序依次进行。
  环节2——介绍与说明
  由介绍分析“小老师”介绍戏剧常识、作者、剧情等,并说明人物间的关系(由“自学展示菜单”中的学生2到学生5依次完成,可借助幻灯片展示)
  环节3——朗读与分析
  先由角色朗读组“小老师”分角色速读课文,后由分析组“小老师”对剧中三个主要人物周朴园、鲁侍萍和鲁大海做性格分析。(由“自学展示菜单”中的学生6到学生14依次完成)
  环节4——质疑与拾遗
  由质疑拾漏组“小老师”针对上面环节的人物分析提出质疑,此外,对上面环节未涉及到的有关剧本鉴赏的其他方面进行补充。(由“自学展示菜单”中的学生34到学生40依次完成)   设计说明:解读剧本是鉴赏戏剧文学的重要途径,也是舞台表演的前提和基础。读错了、读偏了或读浅了都直接影響表演的品质档次。那么,怎样在一节课中有效地解读剧本呢?课堂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以上环节:“大家搜”让阅读网络化,“大家做”让任务具体化,“大家说”让印象深刻化,“大家上”让分享全班化,你方读罢我登场,实现了课堂学习总动员,剧本解读无死角。不知不觉中,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不知不觉中,人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周朴园,都有一个鲁侍萍,都有一部《雷雨》,为后面的课堂表演搭建了扎实的“舞台”。
  第二课时:课堂表演
  环节1——现场表演
  由表演组“小老师”登台演出。(场务清移桌椅布置舞台,灯光师、音响师、摄影师到位,表演组学生15到学生26共12人上场)
  环节2——自评与他评
  先让表演小组的“小老师”自评,主要演员谈表演后的感受与对戏剧语言的体会,然后请评鉴组“小老师”( 学生27到学生30)点评。
  环节3——评选与总结
  1.班级同学评选“最佳演员”“最好读者”和“最利评客”。(表演评鉴组学生31到学生33分三类统计票数,做好下节课反馈工作)
  2.教师总结(热情洋溢,肯定为主)
  环节4——布置作业
  观看电影《雷雨》相关片段,比较揣摩专业演员的表演及其对剧中人物的把握。
  设计说明:第一课先解读剧本,第二课再表演剧本。两节课的时间不能少,保证“读”与“演”两个环节饱满;两节课的内容不能换,先“读”再“演”,合乎科学规律。本节课主要是表演。首先,《雷雨》所反映的时代生活离这些学生太遥远,仅凭教师枯燥的讲解,同学机械的讨论,很难使他们理解剧中人物复杂的情感,而戏剧文学的特点是除了可以做文本分析外,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通过表演形式来展现。其次,00后出生的高中生长时间大批量接触影视作品,比初中生在体会成年人情感上更有优势。最后,在各种偶像剧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学生对影视表演有浓厚的兴趣,在“天有巨星,家有明星”的群星璀璨的时代,人人都有“过一把戏瘾”的渴望。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只有将课堂变成舞台,将文字变成生活,才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才能深解戏中味。
  戏剧文学,它是文学,可以品读,它又是戏剧,也可以表演。当代的高中生从小参加各种培训与表演,多才多艺,有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而语文大课堂下的“小老师”的设立又可以让其展示听、说、读、写、演的能力。“但有一技之长,皆可上台为师”,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深相信,只要给学生一些时间和一次机会,学生一定会还你一课精彩和一份惊喜。
其他文献
作为教师的我们总在要求学生课外多阅读,但往往收效甚微。说起来,似乎每个人都知道阅读的重要性,除了教师要求学生多阅读外,家长也给孩子买了很多的名著,可现实是孩子不爱看啊。  之前我在班上很随意地了解了下,请看过《海底两万里》的同学举手,班里三分之二的孩子举起了手。这让我心里略感欣慰,因为还没有要求学生必须阅读,学生已走到前面。紧接着就有一次语文测试,里面有一道题,要求写出《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主人公
教育是一门“心”的艺术,教师要想转化孩子。我实施了以下几点真爱的教育:  一、教育从“动心”一刻开始  开学还不到两周,学生对小林的投诉声就不断。“老师,小林没参加值日”“老师,小林乱扔垃圾”“老师,小林用铅笔刀划破了我的书包”……有一次下课后我在办公室准备休息,刚坐下不到一分钟,班长提着一袋垃圾递给我看,撅起的小嘴巴告诉我她有些愤怒,“怎么啦?这垃圾怎么惹你啦?”我低声问道。“小林上课的时候丢在
一、一个奇怪现象的背后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曾经呼吁:“高中同学们,请多多写记叙文,多多写自己吧!”“单从高考‘拿分’来看,写记叙文也分明优胜于议论文。”“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毋庸置疑,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写作文最大的追求以及成就感的来源便是取得理想的分数
[摘 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还要让其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本文对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进行论述,根据实际英语教学情况,合理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文化魅力,拓宽一线英语教师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文化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甚至沉溺于西方国家的节日氛围中难以自拔,渐渐弱化了对中国传统
一年一度的百花奖教学竞赛是我们青年教师竞争、学习、成长的舞台。在教学竞赛的过程中,我们探究文本,分析学情,揣摩语言,形成了自己的教学设想,在课堂实践中学会尊重学生、尊重自主、尊重规律。  《紫藤萝瀑布》是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执教的两位老师对文本的开掘都从对紫藤萝花的描写入手,逐渐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从而获知文本背后传达的正能量: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投入全新的生活。但
初听到“以读代讲”,我困惑不已,教师可以不用讲,只让学生读,就能成一堂课?在江苏省通州区实验中学听了几节同题异构课之后,我不禁暗笑自己太“迂”,这几节课让我对“以读代讲”有了新的认识。“以读代讲”的提出无疑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设定了新的高度。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运用“以读代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一、以读促读,书声琅琅  1.以教师的读促学生的读  《义务教育
目前,观察占据着我们教学课时半壁江山的阅读课,教师往往以“粗略的文本信息梳理→详尽的语言知识讲解”的教学方式为主导,学生思维也往往以“理解”“识记”为主,而“分析”“对比”“评判”等高层次思维活动较少。教师的“阅读”替代了学生的“阅读”。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质疑,宁可相信教师和教材的权威,也不相信自己的判断﹑质疑能力,甚至没了自己的观点看法。长此以往,学生就形成了惰性,认为这些问题老师会讲,用
一、内容与内容解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節课是浙教版八上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起始课。本节的内容是继等量关系之后,继续学习现实世界与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另一关系——不等关系。在数学研究和数学应用中,不等关系与等量关系一样,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等关系是建立不等式、掌握不等式性质及解法的基础,也是后续整体构建方程、不等式与函数关系的基石。因此,本节的内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二)教学内容解
[摘 要:美术教育是促进我国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美术教育无疑担负起了更重的使命、无疑凝聚了更多人的期望,因此,强化美术教育、创新美术教育是必然的结果。在实现该目标的道路上,促成设计思维导向与美术教学的融合,已然是众望所归。基于此,我们就针对设计思维导向融入高中美术教学展开深入探索与研究,进一步阐述两者融合的办法,希望可以让美术教师、高中生受益匪浅。  关键词: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基于此,作为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语文教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仅要在培养学生深厚的语文素养上下功夫,出实招,还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文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尤其要引领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